重阳节 参观 武汉中国桥梁博物馆

JIWEN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桥读书会第七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 10 20出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在花桥读书会的书友的倡议下,10月18日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参观活动,来到位于汉阳的武汉中国桥梁博物馆。宽敞的展室把我们带进了火热的建桥工地,从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到具有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无数座现代化桥梁,令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不禁对建桥历史充满羡慕和崇敬,满怀豪情。</p> <p class="ql-block">  由李春设计建造的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就是一座杰出的代表作。它始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至今历时1400年。它的建成,没用一颗钉子,没取一根木头,石块代替了它们。牢固的镶嵌粘黏技术,领先国际,它又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设计灵魂。</p><p class="ql-block"> 赵州桥是中国第一座单孔石桥,就是这部杰作,开启了中国桥梁建筑史的先河。它的建成,经过世代专家们的评论:它是美学的化身,是建筑学的精髓。如此看来,他们何其古代,他们永远与现代与进步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 与赵州桥相提并论的唐朝元和年间建造的苏州宝带桥,是人们心中的圣典。它的建造,结合大运河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成为当地乃至历史以来津津乐道的话题:“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太湖。”讲的是苏州刺史王仲舒,为建桥带头捐献了一条据说是御赐的玉质宝带的故事。经过风雨沧桑,至今人们仍然把它形容为:“风韵犹存。”</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卢沟桥同样如此,蔚为壮观,狮吼天街。是建桥史上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建桥,古代人总结经验为:建桥特别要注重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协调性。选址、选材,设计体现东方审美情趣。包括对称,等跨结构。刚柔、动静、阴阳、虚实等“八纲”在桥梁上的运用,这都成为往后建桥者们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古代人十分重视造型与美的融合,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崭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一卷气势恢宏,一道磅礴的力量,是建设长江大桥的有力描述。第二展区,一幅幅近代建桥的展篇,在参观者的眼前铺开。尤为瞩目的武汉长江大桥,也是长江第一桥,让参观者不舍挪步。有的参观人亲眼见过大桥通车的盛大庆典:人山人海,欢呼雀跃。他们十分感叹,半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记忆,成为永生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那是建国初期的1955年,大桥建设者们,背着行囊,不顾坦途荆棘,浩浩荡荡,向着大桥建设的方向挺进。那是华夏的奋勇,是民族的搏击。又是一座华章,铺陈烟雨江南。面对长江大桥建设者的雄壮,心生崇拜。</p> <p class="ql-block"> 彩虹飞往港珠澳。步入第三展区,我们走进了新时代。来到港珠澳大桥投影展前,一如身临其境,那么传神,那么真切。似游览,似观摩,欣赏,又领略。它不同于其他桥梁,一条直线通达。而是像一条长长的波纹,蜿蜒地荡漾在海水里;它又像一条巨龙飞舞,仅仅用奇观来形容,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 简直就是海上长城,我们见证了它的开始,往后会成为亘古。古长城区分关内关外,这座桥梁通往世界。它是建桥史上的巅峰之作,是大国重器。又有何等的长远意义!</p><p class="ql-block"> 它的伟岸,把我带进了那遥遥的海域,湛蓝的天,湛蓝的海,空旷无垠。辽阔的视线,将它一览无余。我的心随之宏观而澎湃。</p> <p class="ql-block">  中国桥梁,是古国的一脉文化。它集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于一体,古建筑研究所原所长罗哲文说:“其科学技术的成分较之辉煌的宫殿、坛庙、寺观更为突出。”无可否认,桥梁是建筑学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虽然历史不断前行,我们不会忘记一代代桥梁建设的工匠们;不会忘记桥梁专家茅以升,詹天佑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茅以升主持设计和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享有盛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全场还展示了祖国各地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造型的各种桥梁。于浮、梁、拱、索等。可以说这都是从原始基础上发明创造而来。</p><p class="ql-block"> 层出不穷的桥梁建设,以空前发展的态势,促使国民经济突飞猛进。我们熟知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福州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等等,包括我们亲眼目睹的长江上相继矗立的几座,十几座大桥乃至祖国各地数不胜数。所有这些桥梁的建成,像一根红色的彩带飞舞在神州大地上,更飞舞在亿万人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桥梁文化之旅 ——武汉中国桥梁博物馆参观后记</p><p class="ql-block"> 一次桥梁博览的参观,耳畔时常回荡着桥梁建设的历史回声。穿越那道充满传奇的悠久岁月,那些惊魂般的奇迹,让灵魂得到启迪,让视野更宽广。</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桥梁建设一直在路上。它是国家富强的象征,是经济腾飞的动力。更有广泛的民生需求意义。</p><p class="ql-block"> 大家满怀豪情,吟诗诵词,载歌载舞。请欣赏大家的即兴的才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 大家激情满怀,每个人都表演了才艺,由于美篇对视频只能上传十篇的规定,就不能一一展示了,才艺随性表演达超四小时之久,餐馆内驻足围观,食客互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汉市花桥读书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会长:张国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顾问:张 戈、陈天放、熊新东、刘天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编:刘汉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赵玉兰、胡 科、李爱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制作:吉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