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曾苛求生活给予我多少馈赠,只愿在安静的日子里做安静的事,不曾奢想岁月偏爱我多少深情,只是顺心率性走过春夏秋冬。然而,就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子里,时光沉淀下来的那些遇见,让人倍感温暖,久久回味。</p><p class="ql-block">◎看到你,想起我在外打工的儿子</p><p class="ql-block">那年回老家,和前几次一样,最终还是没有赶上最后的大班车。离家不到二十公里,但是偏偏又回不了。那一次,因为临近年关,归心似箭,我不想再在这个偏僻的乡镇住宿,我让我弟开三轮车来接我,我就在这个街道门口耐心等待三轮车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在寒冷的傍晚时分,这个小镇子格外冷清,只有对面的一家凉皮店里有人进出。时而一阵冷风狂卷着塑料袋从东头吹到西头,一个个老者迈着缓缓的步子都进了自家的屋子。那些拉砖拉混凝土的农用三轮车“突突突”地劳作着,好像还没有停歇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身旁,站立着一位阿姨,头上包着一个包巾,双手交叉在两只袖筒里,身后就是她的家。她和我聊着天,一遍遍给我说,应该快了,接你的车很快就会回来,毕竟路不是很远。我总以为她是闲人,所以和我聊着天,问我从哪里来,家里都是啥人,在外面房子是不是置办好了?……。随后,我才知道,这个陌生的阿姨一直在陪我等我弟的三轮车回来,她是在送我。</p> <p class="ql-block">天已经黑了下来,我弟的三轮车还不见来。阿姨说:“本来啊,我等着你走了我才回家,可我等不住了,我要去做饭了,你就一个人慢慢等着吧。唉,看你也很不容易,我看着你和我儿子的年龄差不多,看到你 ,我就想起了我在外打工的儿子!……”</p><p class="ql-block">听到这句话时,我瞬间感觉好温暖,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人能说出这样温情的话语,真的很难得。我一直默念着阿姨的这句话,她的善良与真诚,源自于她对在外打工儿子的牵挂,也源自于一个农村人的本心。</p> <p class="ql-block">◎“货拉拉”的兄弟,你还好吗?</p><p class="ql-block">去年国庆,我们一家三口到西安,妻子说她们当年的初中同学叫我们一起过去吃饭,那个同学在西安打工,工作也很辛苦,但是很念同学情,我们一定要去。这么多年,慢慢也发现,很多打工的同学其实很在乎同学情分,那种骨子里头的朴实和真情可万万不敢辜负。我们耐心在一个站牌前等待那个同学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半小时后,等到了同学的到来,个子高,皮肤黑,穿着一件时髦的毛衫,一看就是个干活很得力的兄弟,他的微笑中满是热情,招呼我们赶紧上车。他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车上面喷着“货拉拉”。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货拉拉”这个很调皮又让人一看就懂的名字。我故意问身边8岁的儿子,你说说“货拉拉”是干啥的?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但他也想来是怎么回事了,他告诉我说,就是通过手机接单拉货的。我给他补充说,就是和我们平常使用的“滴滴”是一个道理,“滴滴”拉人,“货拉拉”拉货。
</p><p class="ql-block">上了“货拉拉”车后,发现没坐的地方,他们两位朋友说委屈我们先蹲着,不远就到了。路上时有颠簸,蹲着坐车的感觉确实不好受,但是我想比起他们平日里的风吹雨淋,我们这几分钟的酸痛算不了啥。从车上这些常用的拉货的工具、部件上,我似乎已经感觉到了这份工作的不易与艰难。</p> <p class="ql-block">到了吃饭的地方后,发现很多地方人满为患,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环境很不错的地方。在吃饭的这不算太长的时间里,我了解了一位“货拉拉”打工兄弟的奋斗足迹。从他的言说中,他很详细地说到了西安生活确实很不容易,尽管他的活很多,有时候忙到没有白天和夜晚,房租以及各种生活的费用,让他始终感觉非常吃力。当他说到这些的时候,我马上想到了当时热播的电视剧《装台》,因为对这部作品的原著和电视剧我都看过了,所以感触很深。此刻,我就觉得眼前的“货拉拉”兄弟多么像作品里的主人公“顺子”,而两人都是在西安,一个在现实中,一个在文学、影视作品里。</p><p class="ql-block">他在无意中说到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他说:“当时没有好好读书,后来看到很多同学都上学后有了更好的出路,还是有些后悔。所以,我现在别的也不想,就一心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所以我就在老家县城的一中附近买了一套房,想着孩子将来上高中的时候,就离学校近,念书方便……”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我顿时满怀敬意,这就是一个打工人最朴实的梦想,他就是这样一步步在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离开的时候,我想象着这位“货拉拉”的兄弟依然会穿行现在都市的每一个角落,他脸上洋溢的热情、潇洒和稳健伴随他迎接每一单的生意。“货拉拉”的兄弟,你还好吗?盼望着,下一次能再遇见你。</p><p class="ql-block"> ◎ 和任师傅交往的那些日子</p><p class="ql-block">任师傅是我的老乡,他是单位的临时工,主要是做一些修剪树木、绿化补植、卫生清洁和学生宿舍管理等工作。那些年,我的宿舍从五楼搬到一楼以后,我俩就成了“邻居”,随便路过,我都会进去和任师傅聊聊天,说说话。一家四口人吃饭都在他那件拥挤的房间内,每次进去,一家人都是腾板凳、让座位,非常热情。</p> <p class="ql-block">平日里,我们要用到某个东西,只要是自己没有的吗,甚至是商店里买不到的东西,去找任师傅一般都有。印象最深的是他有个熬中药的大瓷碗,自从哪一次他用完以后,那只碗就没有闲过,先是我用,后面是王用,然后又是刘用,反正一楼住宿的人,中药不断,那只碗熬过的中药确实也不算少。后来说起这件事,任师傅笑着说,最好那只碗再不要转到他跟前。</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我从老家回来后,岳父给我装了一些煮好的猪肘子肉,都是用心卤过的,切片后就可以吃的美食。没想到带回来后,妻子一口都不吃,我反复说这全是瘦肉,味道特别好,不管我怎么动员,妻子说他不想吃肉。看着这么好的肉,倒让我为难了,我不是一个吃肉很厉害的人,我一个人短时间内肯定是吃不完的,好歹不能糟蹋。于是,我把肉切好,倒了醋,把盘子端到任师傅宿舍。我说,“任师,来,咱俩吃肉,我媳妇人家不吃么,咱俩吃!”任师傅转身从冰箱里拿出来一瓶白酒,放了两个杯子,说那就喝着吃!我俩聊着天,捧着杯,一碟肉吃完了,他也不停地赞叹,老家带来的肉就是好吃。第二天,我把切好的肉又端到他那儿,他又一次拿出了白酒,我聊东一句西一句聊着,酒饱饭足后各自忙各自的。就这样,那些肉是借着任师傅的酒,我俩解决完的。</p> <p class="ql-block">任师傅是个很有心的人。记得有一次妻子无意中说,她最爱吃的是岷县的点心。后来,他们从老家回来的时候,带来了四包岷县点心,给我们拿过来。他说,他想不到来的时候带啥东西,就记得你媳妇说爱吃岷县点心,就给你们带了些。妻子感叹,自己说过都忘了,没想到任师傅却是这么有心。记得当初我结婚的时候,我父母来的时候,晚上在他那儿喝茶休息,我们刚坐下不久,任师傅一转眼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条鱼,不到几分钟时间,这条鱼已经上桌了,让父母尝尝他的手艺。
</p><p class="ql-block">和任师傅交往的时间很长,很多事也不一定全能记住,总感觉相处的很好。后来,那一年,定西老家地震了,他们所在的地方是重灾区,老家的院落成为一片废墟。任师傅带着一家人赶往老家去救灾了。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再也没有任师傅的消息,同事之间偶尔还会说起他,都想着,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大约过了两三年的时间,任师傅来了,他开着一辆皮卡车,一看就是搬家的样子。我知道,这次他走了以后,再也不会来庆阳了。</p><p class="ql-block">我赶紧召集了曾经在一楼住过的朋友们,招呼任师傅两口子一起吃个饭。见到二位的时候,他们话语也变少了,气色要比我想象的差很多,特别是嫂子消瘦最明显。也许,我真的无法想象过去的这两三年他们经历了什么,为了生活,为了两个孩子,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奔波。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记得在吃饭的时候,任师傅只是喜欢重复一句话:“反正,反正,在这儿这么多年,就认识了你们几位朋友!”</p> <p class="ql-block">经常有人说,且行且珍惜,如果要说在人生路上,真的应该珍惜什么的话,我想就应该珍惜每一种遇见,因为它们不负深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