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街小学五(3)班家委会</p><p class="ql-block">参与:东街小学五(3)班全体家长</p><p class="ql-block">主 持:张盛语妈妈</p><p class="ql-block">分 享:赖琪轩爸爸</p><p class="ql-block">编 辑:吴建贺妈妈</p><p class="ql-block">审 核:任老师、杜老师</p> <p class="ql-block">于丹老师曾经说过∶“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形成的基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世界观通常都是在家里逐渐形成的。不管是言传身教,还是刻意教育,都会给孩子启蒙,逐渐产生影响。</p> <p class="ql-block">生死始终是一个沉痛的话题,但是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作为家长,首先我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而稳固的空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与爱。即便我们平时的工作都很忙,但也应该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容许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绪,倾听并接纳她所传递出的一切。 家长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尽量避免成人的情绪或环境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张盛羽妈妈</p> <p class="ql-block">本次通过赖琪轩爸爸分享的如何跟孩子谈论生死以及教育孩子需要把握的一些原则等内容,让我们明白了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必不可少,这让孩子既更加珍惜和享受生活,又让其明白和感受生活当中的各种情感。同时也告诫家长当孩子询问死亡问题的时候,应该严谨和认真的去回答而不是敷衍。在教育孩子的原则中批评惩罚尤为重要,这是很多家长都疏忽的一个环节,批评时不要讽刺,谩骂。惩罚时不要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给家长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p><p class="ql-block"> 张峻熙爸爸</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赖爸爸的分享学习!父母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死观。“家长对生死的错误理解会传递给孩子,比如有些父母提到死亡非常焦虑或恐惧,这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家长一个很大的误区是忽视孩子的感受,比如想当然地认为宠物狗死了不过是件小事,而没有关注孩子所受到的冲击。家长应该去观察和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陪伴、倾听并引导孩子,与他们互相安慰、互相倾诉。 许梦瑶爸爸</p> <p class="ql-block">每天督促孩子,当然不是好状态,父母和孩子公陷入互相纠缠的状态无法摆脱。但是能对这种状态做点什么的,只能是父母,不是孩子。</p> <p class="ql-block">通过赖琪轩爸爸分享的如何跟孩子谈论生死以及教育孩子需要把握的一些原则等内容,使我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性格的塑造是非常有益的,如果父母能够认真学习,潜移默化中,不用父母念叨,孩子也会主动学习,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一旦好的习惯养成,对孩子一生都会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 杜雨凌妈妈</p> <p class="ql-block">无论孩子多大,都要带着他一起做计划,并充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做监工,只做孩子坚强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感谢赖爸爸精彩的分享,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作为父母我们要把握和孩子谈论生死的适合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父母首先要对生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我们只有给孩子正确的生命教育,孩子才会对生命有敬畏之情。</p><p class="ql-block"> 丁家伟妈妈</p> <p class="ql-block">表达对孩子的爱与关心!只有真正无条件的爱,才能给孩子是够的力量,让孩子有能力与人生中的风雨抗衡。</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赖爸爸的分享学习! 父母要知道,如果我们不学习教育孩子这门学问,我们在形使教育职能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无意识地犯下一些教育的错误,而这对孩子而言无是一种终身的伤害。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完善。父母只有,了解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够给孩子更科学的爱。</p><p class="ql-block"> — 张佳欣妈妈</p> <p class="ql-block">在年后听了一堂家庭教育课,感触颇深,赖爸爸用朴实的语言,结合自身教育孩子的经验,深入浅出的讨论了孩子慢慢长大后思想发生的变化,特别是举例"方便面"的故事进行了说明,对于我们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很有教育指导意义。同时,赖爸爸还阐述了表扬孩子的观点,由此我也有类似的观点,表扬孩子要具体,就事论事,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p><p class="ql-block"> ___孙若菲爸爸</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赖爸爸的分享学习!花有花谢花开,草有草荣草枯,人有生老病死。从生命诞生之初就注定要走向死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越来越能看到这样的现实并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尤其是死亡的话题,很多大人往往会忌讳这个词语,避而不谈。其实,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有一个合理的认识,要明白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马润桦妈妈</p> <p class="ql-block">学习没有捷径,教育孩子也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下到了,自然就会有好结果,把目标定得低一点,不看差距,只看孩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