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珍余韵》——参观沈阳金融博物馆(二)

老冷

<p class="ql-block">在沈阳金融博物馆地下金库,是“千年遗珍、犹存余韵”主题展出</p> <p class="ql-block">我馆筹建伊始,馆藏文物阙如。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树立精品意识,广开征集渠道,历四载岁月,行万里旅程,购拍并举,多方求索,终小有所成。</p><p class="ql-block">这里以“遗珍遗韵”为主题,展出的近百年馆藏文物,上起先秦时期,下至北京奥运,时间跨度近三千年。它们或中或西,或金或银,或圆或方,或轻或重,都曾经过时代变迁的洗礼,都是往日风云岁月的见证,都有些神秘感,都有点故事性,都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历史,都是我们仍可触碰的昨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千载遗珍,犹存余韵。</span></p> <p class="ql-block">展厅布置</p> <p class="ql-block">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作为人类开采历史最久的金属矿产之一,黄金很早就成为财富的象征。目前发现的时代最为久远的黄金货币,出现于公元前一千年间的中国、古罗马和波斯。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虽然黄金作为货币的具体形态不断发生改变,但其财富贮藏、大额交易、赋秘支付等职能却延续了两千余年,始终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们所珍视。</p> <p class="ql-block">西汉·金饼</p><p class="ql-block">西汉王朝(公元前 206年---公元8年)是中国古代使用黄金量最盛的时期。黄金一般不直接参与流通,而是作为贮藏、赏赐、馈赠、进贡、赎罪等用途。西汉金饼通常形如圆饼状,背略凸起,有滴铸产生的不规则空洞,面则凹下,多有冰裂纹现象,且有刻划标记、戳印文字等。西汉金饼的含金量很高,多在 980%以上,重约 250 克左右,即汉制一斤,若按当时的比价计算,一枚金饼可值民间流通的五铢铜钱万余枚。</p> <p class="ql-block">唐宋-一两金叶子</p> <p class="ql-block">南宋 双葫芦印八两金铤</p><p class="ql-block">该金铤为存世孤品,是研究南宋时期社会经济金融状况的珍贵实物。南宋(公元 1127年--1279 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十分发达、海外贸易往来频繁、对外交往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因而价值极高的黄金也进入了流通领域。但是,各种黄金货币并不参与日常的商贾交易,而是用于海外贸易、大宗商贸、国务开支等特定领域。</p><p class="ql-block">葫芦印是宋代金银铺为了昭示信誉、宣传自我的一种特定押记。该件金铤上的葫芦形戳记中钤有“吕"字,应为铺主人或工匠的姓氏。</p><p class="ql-block">铭文:葫芦形戳记吕。</p> <p class="ql-block">明代-十两金锭</p> <p class="ql-block">民国-中央造币厂五两金条</p> <p class="ql-block">民国-全狮牌金叶子</p> <p class="ql-block">北京奥运会纪念金币</p> <p class="ql-block">白银帝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博物馆或文物商店里见到数量不少、造型各异的中国古代白银货币,它们似乎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几个世纪以来华夏大地上的人们,一直生活在一座白银帝国之中:从房屋田地到粮盐茶丝的价格,从婚丧嫁娶到吃喝玩乐的花费,从卖官鬻爵到战败赔款的数字,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只有两个字--白银。</p> <p class="ql-block">唐代五十两笏形银铤;南宋全洲宝祐二年(1254年)五十两银铤。</p> <p class="ql-block">金代五十两银铤;明代永康县粮银五十两银锭。</p> <p class="ql-block">清代法码</p> <p class="ql-block">唐代罗江县庸调四十两银饼</p><p class="ql-block">该银饼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世反映唐代租庸调制度的四十两重白银实物。</p><p class="ql-block">唐玄宗统治时期,租庸调制度开始遭到破坏,“折纳”之事已十分普遍,编篡于同一时期的《大唐六典》中有“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的记载。该件银饼即为罗江县将征收的庸调(注:布帛铜钱等)赋税,“变造”成“轻货”--白银送解国库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罗江县,位于今四川省德阳市东北,作为县名始见于唐代。唐玄宗天宝五年,即公元746 年。</p><p class="ql-block">铭文:罗江县天宝五年庸调银四十两专知官张喆李德银匠王远</p> <p class="ql-block">唐代十两银饼</p> <p class="ql-block">宋代”宣和年造”铜权;元代”大德三年”铜权</p><p class="ql-block">铜权、表示的是重量的标准,相当于现代的标准础码,与通常所说的称砣功能类似。据考古资利显示,钢权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民间称之为”公道佬儿”,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衡器</p><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白银货币开始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铜双由政府监餐制造、并与大小银锭配合使用、成为商品交换,货币交易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宣和”(1119年-1125年)楚北宋徽宗的年号,”大德”(1297年--1307年)是元代成宗的年号、这两枚铜权、为研究术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计量制度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清代光绪年间银锭</p> <p class="ql-block">清未民初银锭</p> <p class="ql-block">清代银锭</p> <p class="ql-block">清未民初一两银锭</p> <p class="ql-block">民国风云</p><p class="ql-block">满清覆亡,民国肇兴,一批政治人物纷纷踏上历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而其中大部分攀上政治顶峰者,或为了“昭示尊荣”或由于“ 因循成例”,造了以自己头像或半身像为主要图案的纪念币、纪念章我们今天留下了几页可以鉴赏、品味的“读图"历史。</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张学良纪念银章</p> <p class="ql-block">民国五年(1916年)·洪宪飞龙拾圆金币</p><p class="ql-block">民国四年(1915 年)十二月,袁世凯宜布恢复帝制,定次年元旦废民国纪年,改称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天津造币厂奉命铸造该枚金币以迎合袁氏的逆行.金币模具由该厂首席雕刻技师-金大利人乔治· 鲁奇亲自操刀,样币送审通过后进行了试制,由于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被迫于 1916年3月22 日取消了帝制,因此这种金币铸量颇少,存世无多。</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奉天省赵都督褒功奖章</p><p class="ql-block">该枚文物是辛亥革命时期东北地区政治风云变幻、首脑人物更迭的历史见证、奖章图案所示人物,是清末民初两次主政东北的著名政治人物赵尔巽。</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戎装像</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戎装像</p> <p class="ql-block">“洪宪皇帝”袁世凯</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年(1921年)·徐世昌仁寿同登纪念银币</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年(1921 年)、恰逢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六十七岁寿辰,天津造币厂特此铸造了“仁寿同登”币、章正而为徐世昌半身像:背面为中南海居仁堂外景及“仁寿同登”吉语,上部为“中华民国十年九月"八字。</p><p class="ql-block">徐世昌,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人物,曾于 1918年--1922 年任中华民国总统。</p> <p class="ql-block">民国九年(1920年)·唐继尧拥护共和纪念伍圆金币</p><p class="ql-block">民国八年(1919年)·唐继尧拥护共和纪念拾圆金币</p><p class="ql-block">民国八年、九年(1919、1920 年)云南富滇银行为“俾人人於共和纪念永誌不忘”而铸造发行了这两枚金币。唐继尧,滇系军阀首领。辛亥革命中参加旨在推翻满清统治的昆明重九起义,1915 年唐继尧与蔡锷、李烈钧共举拥护共和讨伐袁世凯的义旗,发动护国运动,1916年5 月被推举为护国军军务院抚军长。</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三省壹分铜币(大字版)</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三省一分铜币</p><p class="ql-block">该件文物虽然是面值仅为壹分的钢质辅币,但却是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东北易帜”、“振兴东北经济”“恢复造币工业“等诸多历史风云的真贵实物见证</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东三省营壹分铜币共有三种版别:大写“壹分”铜币分为大字版和小字版两种,均为试铸样币,从未公开发行,因而存世极罕:小写“一分“贺币,为正式流通品.据设料记载其发行量在千万枚以上,因而较为常见。</p> <p class="ql-block">唐继尧像</p><p class="ql-block">徐世昌像</p> <p class="ql-block">龙凤图案设计者—鲁迅</p> <p class="ql-block">段祺瑞像</p><p class="ql-block">曹锟像</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二年(1923年)·龙凤图案壹圆银币</p><p class="ql-block">该枚银币为民国十二年(1923 年)天津造币厂铸造,为样币性质,并未公开发行,故而存世极少。当时,因为袁世凯背叛民国恢复帝制,所以受到国人的唾弃,民意欲废除流通的袁世凯像银币(注:即俗称的“袁大头”),另铸新币代之。天津造币厂曾选用鲁迅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 年)设计的“龙凤国徽图”作为新币图案,但由于该图案仍带有封建帝王色彩,终未采用。</p> <p class="ql-block">纪念银币</p> <p class="ql-block">东北传奇</p><p class="ql-block">东北地区是满清政权的“龙兴之地”,也是物产丰富的的资源宝库。十九世纪中期以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迫于财政压力等诸多原因,逐步取消了对东北地区长期实行的封禁政策。于是,波澜壮阔的闯关东大潮、日俄侵略者的血腥掠夺、辛亥革命的星星之火、奉系张氏的逐步崛起、最早打响的抗日枪声、伪满洲国的穷途末路等一幕幕悲喜剧,就以这片神奇的土地为舞台依次上演了。</p> <p class="ql-block">晚清岁月</p> <p class="ql-block">光绪丙午年造大清一两金币光绪丁未年造大清一两金币</p><p class="ql-block">这两枚金币是中国近代机制金币的开山之作,分别于光绪三十二年(按:公元1906年,岁次丙午)和光绪三十三年(按:公元1907年,岁次丁未)由天津造币总厂铸造,该组金币既是近代机制币收藏中的大名誉品,也是反映晚清时期金融货币改革的珍贵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壹佰角券</p> <p class="ql-block">伍角券</p> <p class="ql-block">伍角券</p> <p class="ql-block">告示、股票</p> <p class="ql-block">保险公司保单</p> <p class="ql-block">执照</p> <p class="ql-block">边业银行样票</p> <p class="ql-block">边业银行纸币</p> <p class="ql-block">奉系天下</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五年(1926年)边业银行总行迁至奉天(今沈阳),后人通常称之为“东北边业银行”。该行发行的纸币由于准备金充足,商民乐用,成功地缓解了因奉票暴跌而引发的东北地区金融困局。</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三年(1924年)第二次真奉战争后,获胜一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成为了边业银行的新主人</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三年(1924年)东三省官银号汇兑券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券</p><p class="ql-block">东三省官路号汇兑券又披称为“一二大洋汇兑券”是因为当时发行的汇兑券一元即相当于小洋票一元二角,</p><p class="ql-block">这种纸币的发行背景,是奉系集团为了平息愈演愈烈的小洋票挤兑风潮,采用”重汇轻兑”的措施,令东三省官银号发行兑换券,由于方法得当,便利商民,故商收效甚好,稳定了东北的金融局势</p> <p class="ql-block">①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三省官银号大洋兑换券壹圆、伍圆、拾圆、壹佰圆券</p><p class="ql-block">东三省官银号大洋兑换券,又被称为“现大洋票”,是民国十七年前后奉系集团为挽救奉票暴跌的不利局面,令东三省官银号发行的纸币</p><p class="ql-block">该组纸币的发行,充分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准备金比较充足,尽力保证商民的兑现,因而颜受欢迎.流通较为广泛,</p><p class="ql-block">②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三省官银号加字天津壹圆样票</p><p class="ql-block">该件文物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声名显赫的金融机构东三省官银号,在张学良主政后进行金融整顿时发行的货币之一,是奉系集团为重新树立“奉票”形象所作努力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纸币上的民国风光</p> <p class="ql-block">兴业银行样票</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1928)张作霖一元纪念银币</p> <p class="ql-block">钢模</p> <p class="ql-block">英国银元钢模</p> <p class="ql-block">铜质钞板</p> <p class="ql-block">铜范、铜模</p> <p class="ql-block">石范、银锭模具</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金币</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银币</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金币;袁世凯银币</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银币;张作霖金币</p> <p class="ql-block">侵略始未</p> <p class="ql-block">华俄道胜银行天津改哈尔滨银元劵一百元券</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横滨正金银行拾圆券</p><p class="ql-block">横滨正金银行,1880年成立,总行设在日本横滨,是一家受到政府特殊优惠和保护的半官方性质的金融机构,1900年该行在奉天(今辽宁)牛庄设立了东北地区第一家分行,成为日本对华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工具。1946年横滨正金银行更名为东京银行,成为日本唯一的外汇专业银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0年横滨正金银行加字大连壹圆券</span></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银拾钱券</p> <p class="ql-block">定期存款单</p> <p class="ql-block">火災保险单</p> <p class="ql-block">日伪时期一元纸币</p> <p class="ql-block">伪满一分硬币</p> <p class="ql-block">货币钩沉</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对纸币的使用并非始自元朝,但元朝统治者却创造了令后世最为瞩目的纸币流通体制。元政府发行的纸币流通在横跨亚欧大陆的广阔国十上,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诸多国家。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1282年)中书省颁布的《整治钞法条划》,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管理条例。</p> <p class="ql-block">元代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钞</p><p class="ql-block">这件宝钞是七百多年前印制的元代纸币,保存至今极其难得。它是目前除元代中统交钞外,人类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纸币实物。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开始发行至元宝钞,共分十一种面额:伍文、拾文、贰十文、叁十文、伍十文、壹佰文、贰佰文、叁佰文、伍佰文、壹贯和贰贯。至元宝钞每贯折合中统交钞五贯。</p> <p class="ql-block">清代户部官票拾两票</p><p class="ql-block">清代户部官票伍拾两票</p><p class="ql-block">这两件文物是清代纸币中的珍品,且保存完整,非常难得。</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了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一方面税收锐减,造成国库空虚,另一方面为了镇压起义,又使得军费剧增、财政吃紧。为了应付危局,咸丰三年(1853 年)五月清政府开始发行户部官票,由于其以银两为单位,故又称“银票”。户部官票按照面额大小可分为壹两、叁两、伍两、拾两和伍拾两等五种,尤以大面额官票为罕见。</p><p class="ql-block">虽然户部官票的发行并不成功,很快就遭到商民的抵制,行用时间不过十年左右,但它与以铜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被人们合称为“钞票”,这个名词却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明代·大明通行宝钞壹贯钞</p><p class="ql-block">该件文物既是十分珍贵的中国古代纸币实物遗存、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行的票幅最大的纸币,相当于今天普通杂志的大小。</p><p class="ql-block">明太祖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设宝钞提举司、开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面额分别为壹佰文、贰佰文、叁佰文、肆佰文、伍佰文和壹贯等六种、明政府规定每贯宝钞折合铜钱壹仟文或白银壹两,由于宝钞只发行不回收或是多发行少回收,造成社会上的宝钞越积越多,最终形成钞值暴跌,几成废纸。明代中期以后,宝钞实际上已退出流通领域,不再“通行”。</p> <p class="ql-block">银票</p> <p class="ql-block">银票</p> <p class="ql-block">美国总统和开滦煤矿</p><p class="ql-block">一家中国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煤矿,一位发迹于中国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在清代晚期的动荡岁月中,两者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思考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01年开平矿务有限公司股票</p><p class="ql-block">这件文物是中国清代股票中的珍品,位于股票右下角的英文签字,书写人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赫伯特·C胡佛,使其更具历史价值和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开平矿务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开平矿务局,成立于光绪四年(1878年),是中国近代最早进行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1900 年英国商人利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机,勾结当时的开平矿务局总办张翼,以极低的价格骗购了该企业,更名为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委派在矿务局任技术顾问的美国人胡佛为新公司的总经理。</p> <p class="ql-block">外商经营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发行的纸币</p> <p class="ql-block">股票</p> <p class="ql-block">开滦集团</p> <p class="ql-block">展厅</p> <p class="ql-block">地库出入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