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祝贺成都微力特斯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1月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p> <p class="ql-block">公司生产的全自动高通量压入系统</p> <p class="ql-block">公司原创服役结构高通量压入仪</p> <p class="ql-block">开国主席在《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2年6月10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毛泽东同志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摘</p><p class="ql-block">1910年,年轻毛泽东离家来到湘乡的东山高等小学堂(现东山学校)读书,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正规的体育课。彼时的体育课内容以枯燥的兵操为主,但年轻毛泽东对体育课的态度却十分认真,不管春夏秋冬都穿着训练服。</p><p class="ql-block">1913年至1918年期间是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他于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之研究》。文中,毛泽东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即“何为体育真义”——</p><p class="ql-block">“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体育果有如何之价值,效果则云何,着手何处,皆茫乎如在雾中,其无效亦宜……”</p><p class="ql-block">“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也,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毛泽东认为,不论是中国的传统武术还是西方的击剑武士道,都是通过锻炼身体的方式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同时,毛泽东还十分重视体育的实用性,在文中他严厉地反驳了“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的体育运动形式,他曾说:“我们搞体育运动,不是未来当选手,出风头,而是为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期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力学大家钱伟长</p> <p class="ql-block">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p><p class="ql-block">“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p><p class="ql-block">“教育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p><p class="ql-block">“是体育给了我们大家报国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钟南山代表北京医科大学于1959年首届全运会以54.4秒的成绩打破<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男子400米栏全</span>国纪录</p><p class="ql-block">钟南山:运动应该像吃饭一样,成为生活的必要条件</p> <p class="ql-block">摘自马宏伟校长PPT</p> <p class="ql-block">郑强:在浙江大学,在贵州大学,在太原理工,对学生的教育,我与通常的提法有些不同,我一直坚持把<b>体魄放在第一,把人格放第二,把知识放第三</b>。只有在这三点的基础上,才能讲理想。我说过,没身体,一切免谈。</p> <p class="ql-block">2023.5</p> <p class="ql-block">仁力夫</p><p class="ql-block">田径作为人生奋斗试验田,在体育的纯竞争中刻骨体验到从不能到能、从低能到较能继至高能的美妙过程。</p><p class="ql-block">凡成者必循其内秉之哲学、韵理,内自之中、自外之间无不在积累中孕育至突发,体育是践行人生向上、自信立本及命理得运的试验好田地。</p> <p class="ql-block">追求基础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交大峨眉时代田径队全能二级运动员贾林昌攀登目标不懈终于达梦登顶珠峰</p> <p class="ql-block">1985年11月力夫冲刺2.02m全国大学生纪录(摄影:李小红)</p> <p class="ql-block">刘江部长、潘煜处长、力夫</p><p class="ql-block">推动西南交大普通大学生体育运动创立交大峨眉时代田径队发起的校双优基金</p> <p class="ql-block">2017.12</p><p class="ql-block">力夫代表西南交大峨眉时代田径队、谭建新处长代表校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p><p class="ql-block">——交大体育部部长刘江教授、交大党委副书记沈火明教授、峨眉时代交大田径记录保持者刘菲教授见证为促进普通大学生田径运动的校双优基金协议签订</p> <p class="ql-block">双优基金发起人之一的交大力85李宗明</p> <p class="ql-block">李宗明</p><p class="ql-block">西南交通大学工力85, 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生物力学研89,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力学博95。美国亚利桑那大学Rubin讲座教授, 骨科副系主任, 关节炎中心副主任,骨科研究室主任,手研究室主任。</p><p class="ql-block">曾任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主席和美国生物力学协会执行委员。现任国际手生物力学协会主席。在生物医学工程和骨科领域担任7个国际杂志副主编和10余杂志编委。发表论文126篇。</p><p class="ql-block">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会士和美国生物力学协会(ASB)会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永正,校双优基金热情支持者,老唐院五老之一黄寿恒之孙,1977年恢复高考首届交大学子,交大峨眉时代田径二级运动员,体育伴随大学4年,上进、坚韧、幸福伴随一生。</p> <p class="ql-block">8月15日晚,在经历了6天的激烈角逐后,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落幕,这是继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后的一次全国性体育盛会。西南交通大学田径队16名参赛学生中有6人6次携手为我校捧回了4银2铜共计六枚奖牌,是四川省高校参赛代表团中夺得奖牌数最多的高校,其中5人5次打破5项校纪录,并获得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七名,时隔12年再次登上单项前三名的颁奖台。</p> <p class="ql-block">甲组:高校普通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在双优基金目标引领下,西南交大涌现出了一批双优普通大学生,其中申请一等奖的土木学院茅班的谭启龙和利兹学院的黄炯涛,两位同学学业优良,经国际田径健将曾秀君老师训练,在交大121届运动会上破、平由沈剑鸣1983年创立的11.3s校普通大学生百米纪录,并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p> <p class="ql-block">谭启龙、曾秀君、黄炯涛</p> <p class="ql-block">2021年记录</p> <p class="ql-block">张天任同学达二级运动员标准,获首届双优基金奖(二等)</p> <p class="ql-block">2023年记录</p> <p class="ql-block">自2016年交大百廿校庆、2017年交大峨眉时代普通大学生校田径纪录重启以来,2021年、2022年阳光运动会和刚刚结束的122届校运会,分别有男子100米、500米、400米(new)、铅球和女子400米等5项西南交大普通大学生校田径纪录被陆续打破。</p><p class="ql-block"> 祝贺交大普通大学生勇破校纪录,为自己青春和一生健康记录值得纪念的一笔[爱心][爱心][爱心]</p> <p class="ql-block">1985年11月</p><p class="ql-block">力夫以2.01m破5类跳高纪录</p><p class="ql-block">西南交大校纪录、四川省高校纪录、铁路高校纪录、全国铁路火车头纪录、成都市纪录(摄影:李小红)</p> <p class="ql-block">徐家增先生认真检判(右下为舒广益教练)</p><p class="ql-block">(徐家增与西南交大如马约翰与清华)</p> <p class="ql-block">共和国1960年代前后出生的,体验了红旗下成长的经历,这些人只要耳边响起运动员进行曲就鼓血激荡,只要呼喊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催心翻浪。德智体全面发展是那个时代经受的正面教育,没缺过行好事、做好人的榜样,没少过对敌如秋、对友如春的态度。虽然身边敌人太少,但值得学习的榜样却一直涌现,那是一个青少年拥有纯洁理想的时代。在充满榜样的岁岁月月,有多少青年因收获无数纸奖而拥有荣誉感。</p> <p class="ql-block">力夫主编的《建院体育》</p> <p class="ql-block">重建工原校长、新重大首任书记祝家麟教授为《建院体育》作序</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青春年华和奋进的壮年能够遇上改革开放的伟大新时代是幸运,能平静温馨地回忆那些触动心灵的时刻是幸福。我们共同回忆的交集是“重庆建院”,尽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简称重庆建院)的名称后来更改为重庆建筑大学,在2000年原重大、建大、建专合并组建新的重庆大学后就成了历史。我认为一个大学的历史不仅存在于书面的文字记载里,同时也会存在于一群拥有共同成长摇篮的热血青年心里。那红墙灰瓦、那黄葛树道、那球场跑道、那朗朗书声和师生情谊难道能够忘记么?一代又一代的记忆汇成我们对母校眷恋之情的长河。</p><p class="ql-block">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尽管是在冬天,却是改革开放的春雷,迎来了神州大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这个深得民心的举措为1978年启始的改革开放大潮推波助澜。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看着40年来国家的沧桑巨变,回顾个人经历的曲折艰辛,品味遂心如意的欢乐,是何等的快意!这本纪念册的作者都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幸运者,是通过高考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聚集到了重庆建院这个大家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祝家麟:本书开篇的作者写到:“回望4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说的真好!书中的文章就讲述了时代铭刻在他们心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本书的作者们在重庆建院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学到了体育教育的真谛,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把工作和生活的磨练当成赛场上的较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所以能写出充满正能量的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祝家麟书记、张四平常务副校长出席建院体育重庆发布会</p> <p class="ql-block">北京新重大校友会长高祝元学长亲书"建院体育"</p> <p class="ql-block">北京之重建工运动队纪念册发布会</p> <p class="ql-block">深圳之纪念册发布</p> <p class="ql-block">力夫与央视主播崔志刚(校田径队员)策划并参与主编的《交大田径》</p> <p class="ql-block">西南交大王顺洪书记作序</p> <p class="ql-block">西南交大峨眉时代大学生田径队在建校一百二十周年聚会快乐</p> <p class="ql-block">与崔志刚</p> <p class="ql-block">与肖守讷、贾林昌、沈音、许一凡、林西朗、刘菲等成都队友共同组织的交大峨眉时代田径队友120校庆返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2019.5.29</p> <p class="ql-block">不缺体育英雄的时代</p><p class="ql-block">恢复高考后持续十余年的高校体育制度,面向普通学生,令人至今难以忘怀。学校可以让基层班级的学生有自己的体育追求,自觉参加锻炼。当时包括重庆建院、西南交大等大学的各系可以举办涵盖100m到3000m,铅球、铁饼、标枪(早期还有手榴弹),跳远、跳高、三级跳远等多个项目的田径运动会,班际、系际组织有篮球和排球比赛,校级有春季甚至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成绩稍好的可以加入校运动队,有机会参加校际、省市高校甚至全国高校比赛。那时高校田径场、篮球场塞满了锻炼的同学,体育运动气氛热烈,加上郎平、汪嘉伟时代国家女排、男排,左树生时代国家足球,以及洛杉矶奥运会带来的全民激昂,令高校学子对体育运动普遍着迷,涌现出很多体育爱好者。一些国内外明星成为大家崇拜、效仿的偶像。对田径而言,包括被广为熟知的陈家全(100m,10s)、倪志钦(跳高,2.29m)、朱建华(跳高,2.39m)、蔡舒(跳高,2.29m)、邹振先(三级跳远,17.32m),美国刘易斯(100m,9.85s;跳远,8.91m)、德国默根堡(跳高,2.39m),瑞典舍贝里(跳高,2.41m)、苏联(乌克兰)布勃卡(撑杆跳高,6.15m)等等。</p> <p class="ql-block">1981年于重庆</p> <p class="ql-block">1982年至1985年从三级(运动员)到一级,非理想、坚持而不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英雄辈出的群众体育氛围里,以竞技精神和创新突破来树立人生诸元应持的敬业态度,从刚进大学时跳高成绩1.49m到大学毕业时超过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的1.85m,之间发生了36cm跨越,以及努力学习,成为1983年全国万名研究生之一的学业成绩,研究生期间跳高11次创新高再超16cm达2.01m高度,成为1985年前中国正考研究生中唯一(1985年前各省、全国高校普通大学生纪录可考)超过国家一级运动员田径等级标准的普通在校生,一次次体验了年青人生的刻苦坚韧、目标至达的如梦升华。</p> <p class="ql-block">新生运动会跳高1.49m</p><p class="ql-block">(1979年9月)</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82年11月25日,第三次获得 “三好生” 荣誉,都令力夫珍惜。这个学期有6门新课程,加上决定考研,学习任务其实不轻。因为学习方法得当,日常计划有序,训练有序,身心快乐,大学生活未感有任何压力。说起建院的跳高偶像:78级卢德彬、宋东风、王莱,每次看他们跳高都有入髓般的享受感,他们背越式过杆的优美和高度常常令直到大三才加入校田径队的力夫羡慕不已。因为技术难度大,在他们离校前力夫一直没好意思尝试学练。 1982年12月3日下午17:00左右,训练中途突然有了强烈的想法,何不试验一下背越式?在几位练跳高的爱好者鼓励下,趁田教练不在,和大家一起把沙坑刨了又刨。力79同学命名的蔡式跳高,是在面对横杆稍左一点迎杆助跑,跨剪起跳至横杆顶部的刹那突然滚式反转而面沙入坑。想来,跳背越式,步点轨迹略呈弧线、起跳只需侧身背对横杆即可。按这种朴素想法,1.5m至1.75m的几个高度,一跃而过,也太轻松了,沙坑相对柔软并没造成背痛!伙伴们情绪热烈,也吸引了在场的其他田径队友,最后横杆升到1.78m居然也一跃而过!不能再跳了,背后感觉有点疼。抑制不住高兴,迅速将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消息告知了田德蓉教练。12月7日下午,在田老师的半信半疑见证下,在有跳高垫条件下轻松越过1.65m、1.72m、1.77m,最后到了从未想过的1.82m,内心热血沸腾,踏、踏、踏……,踏踏!身体推向高空,成功了!引起在场教练、队友和围观同学的一阵阵热烈掌声。是我吗?真是的吗?想让教练掐下脸,看看是不是在做梦!看到建院跳高后继有人,田老师十分高兴地说这个成绩与大运会第八名1.85m的成绩仅差3cm,与四川省大学生记录1.84m只差2公分。横杆又升到1.88m,面对横杆跳疯了,依然敢跑敢跳,虽次次掉杆,可并不腿软心虚。伙伴们纷纷说,1.88m你是擦过的。“擦过去的”、“高出横杆好多!”在以后的多次比赛中这类言辞无论他认或自认,跳高时特有的超越激情和潜力自信伴随了后来的训练、比赛乃至学习、生活的方面面。在研究生阶段,舒广益老师在更高水准和持之以恒的教练下,经历了2年半11次突破带来的更多、更大喜悦和升华感。</p> <p class="ql-block">1986.8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1986年8月3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大连举行,甲组力夫随卢铁成为团长的四川高校代表团参加,赛后代表团安排车在看海途中简短逗留中,惟力夫下海,并由队友刁尚敏拍下。35年岁月流消,照片变模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片还能修复</p> <p class="ql-block">大运会赛后与同获名次的重建工校友刘平安在十三陵水库(时水库干枯)</p><p class="ql-block">拍摄:刁尚敏</p> <p class="ql-block">省代表团动员大会合影</p><p class="ql-block">——甲组(普通大学生)、丙组(大专)</p><p class="ql-block">——前排中四川省副省长康振黄</p><p class="ql-block">——力夫代表运动员发言</p> <p class="ql-block">作为四川省高校优秀运动员代表与各省代表集体受国家领导人(负责文教副总理李鹏)接见。</p> <p class="ql-block">与原省教委主任卢铁成在大连理工大学</p><p class="ql-block">摄影:舒广益</p> <p class="ql-block">大运会赛前和教练舒广益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p> <p class="ql-block">西南交通大学校庆纪念画册插图</p><p class="ql-block">(文字"破"应为"冲击",力夫最高纪录2.01m,不同场合数次以2.03m冲击2.02m全国大学生纪录)</p><p class="ql-block">(注1:历史记载也会有误,非当事人而难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3年4月8日</p><p class="ql-block">重庆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破1.84m重庆市高校记录(同时也破四川省高校跳高记录)</p> <p class="ql-block">1983年7月、9月、11月4个月提高4cm</p><p class="ql-block">刘天庚:我在老唐院1960年以俯卧式1.80米的成绩创造跳高纪录(刘学长<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唐院跳高记录创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注2:历史记载也会有误,报道中提1959,当事人纠为1960)</p> <p class="ql-block">训练1984</p> <p class="ql-block">在1984年4月西南交大春季运动会上连续以1.90m和1.92m破由自己创立的1.89m校纪录</p> <p class="ql-block">1984省运会</p> <p class="ql-block">1984年9月25日,四川省第五届运动会上以1.93m获第五名</p> <p class="ql-block">1984月8日</p><p class="ql-block">在北京第十二届全国优秀运动员测验赛中以1.95m破西南交大校纪录</p> <p class="ql-block">报道"1.90m"应为1.93m</p><p class="ql-block">(注3:历史记载也会有误,非当事人而难纠)</p> <p class="ql-block">在校职工运动会上以1.94m破1.93m校纪录(破省高校纪录)</p> <p class="ql-block">1984年11月以1.96m破8月在北京优秀运动员测验赛上创立的交大1.95m校纪录</p> <p class="ql-block">1984</p> <p class="ql-block">成都市体委回交大校体委函</p> <p class="ql-block">1986</p> <p class="ql-block">王润霖老校长为纪念册题字(校刊赠送力夫)</p> <p class="ql-block">与王润林老校长夫妇(2016.4)</p> <p class="ql-block">李植松书记题</p> <p class="ql-block">体育,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紫丁香读书会 8月9日</p><p class="ql-block">曾经,我们只有比赛,只有获胜。</p><p class="ql-block">竞技场上,胜者欢呼雀跃、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无论输赢都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会有人生的收获。有时,我们恰恰遗忘了体育最重要的教育功能。</p><p class="ql-block">卢梭在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况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从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体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却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是对卓越和荣誉的追求。付出的艰苦训练,考验的是敬业精神和意志力。而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又能完成自我实现和超越。</p><p class="ql-block">有没有人想过,体育不就是这天下最基础,最好的教育吗?</p> <p class="ql-block">仁力夫小贴</p><p class="ql-block">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 曾长期任实验室主任、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专委会荣誉主委,中国材料研究会疲劳分会理事,全国钢标委力学与工艺力学性能分技术委会委员及微试样力学试验方法工作组副组长,《机械强度》、《中国测试》编委。从事疲劳、损伤与断裂力学及弹塑性试验理论与小试样试验方法研究,负责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负责修订断裂韧性试验国家标准GB21143-2014、制定压入试验国家标准GB/T37782-2019及T/CSTM 00278—2021圆环试验团体标准;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软件知识产权1项,培养力学专业博硕研究生获西南交通大学校级优秀论文奖17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次,中国钢结构协会特等奖1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9年四川夹江出生,祖籍山东曹县,9岁下乡老家务农俭学(13岁返城),18岁夹江城关中学高中毕业,19岁加入二机部第一研究设计院(今中国核动力院)务工,20岁入学重点大学重庆建工学院力学(力79),24岁升学重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研8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6岁获工学硕士学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7岁工程力学实验室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9岁讲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6岁副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7岁工程力学实验室主任(1996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2岁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6岁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7岁博士生导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9岁结构分析系主任(8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2岁提出裂纹扩展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4岁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6岁提出金属塑性破断准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7岁提出能量密度等效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8岁创立成都微力特斯科技有限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0岁主持的金属压入试验国家标准发布,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延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2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高通量、多微样统一试验方法发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国产首台商业压入仪面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提出断裂力学弹塑性裂尖场理论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3岁再延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5岁成都微力特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span></p> <p class="ql-block">历史照(待续……)</p> <p class="ql-block">大学篮球队</p> <p class="ql-block">与交大教练舒广义</p> <p class="ql-block">与导师孙训方</p> <p class="ql-block">与孙博华院士、李跃明教授</p> <p class="ql-block">宁方卯博士、蔡力勋教授、涂善东院士、 师金华总师、祁爽博士后</p><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于台山核电</p> <p class="ql-block">与弟子们</p> <p class="ql-block">与弟子们</p> <p class="ql-block">与弟子们</p> <p class="ql-block">与弟子们</p> <p class="ql-block">1970年11月8日倪志钦破跳高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2021年苏炳添创黄种人纪录</p> <p class="ql-block">力夫习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