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由青年教师黄音与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在《穿行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中展开的一场两代教师的对话节选。<br><br>促膝长谈中,于漪老师回顾了数十年教育实践的风风雨雨,剖析了种种教育理念,回答了青年教师关切的诸多问题。<br><br>教育,是青少年生命涌动、生命成长的时代之歌。<br><br>两代教师的对话让我们看到时代背景下浓缩的教育情境片段,感受到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与忧思,体验到为破解难题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领悟到经过时间检验催人奋进的教育哲思。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黄音(右)讲述奶奶于漪对自己的言传身教。</h5> <h1><b>课堂教学结构改革</b></h1><br><b>黄音:</b>课堂教学要发挥多重功能的综合效应,这是就教学内容而言,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比较理想地把它们落到实处?<br><br><b>于漪:</b>你说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教育专业术语中讲的教育模式相近。教育模式有千百种,国外教育书籍、教育杂志列举起来可谓琳琅满目,对它的理解也多种多样。此处所谈的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模式,反映活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我的体会是讲“模式”容易定格,讲课堂教学结构既平实,又可随机而丰富、发展。<br><br><b>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是直线型的往复,教师讲,学生听;后来有所改进,是个别或少数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但直线往复未改变。</b><br><br>这种教学结构施教,部分学生得益或得益较多,而相当部分的学生是听众、观众,得益甚少甚微。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04年,黄音与奶奶于漪参观茅盾故居</h5>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下课以后,我请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复述当天上的语文课内容,包括教师讲的,自己怎么理解的,复述得最好的可还原90%,讲得头头是道,自己理解得也到位;较好的不过70%左右,一般的只能讲到百分之四五十,困难的20%都讲不清,差错很多。这叫什么效果?<br><br><b>教师认真讲了,学生似乎也听得认真,差别却如此之大。造成这种状况原因不少,但最根本的还是“目中无人”,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b><br><br>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方能真正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学生绝对不是知识的容器,听凭你教师“灌”。<br><br>青少年的好奇心往往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成年人更敏感。当代学生处于科技迅猛发展、多样文化并存、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生活知识丰富,对外界信息灵敏度高,对问题常有自己独特的乃至尖锐的认识。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尽管初中生与高中生有很大差异,但时代在他们身上的印记都很清晰。这些都是他们自主学习十分有利的条件。<br><br>遗憾在我们往往视而不见,只专注“教”,我说你听,误以为教师完成了“教”的过程,学生一定就能完成“学”的过程,直线输送,抑制了学生身上蕴含着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br><br> <h5 style="text-align: right;">1999年,黄音与奶奶于漪分享学校趣事</h5> 学生群体的时代特点是教学的有利条件,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样可使教学有声有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都有获得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进步。<br><br>班级教学给不同层次学生之间提供了互动合作、扬长补短、互相激励、切磋琢磨的极好机会,可小组合作,也可整班合作,形成求知的良好氛围。<br><br>可惜在我们以往很少向这方面想,连《礼记·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忘在脑后。其实,教师有责任促进学生之间成为亲密的学友,探讨、辨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举措之一就是改变课堂教学直线型结构,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发挥潜能,切实提高学习质量。<br><br>“教”要能在所有学生身上起作用,就必须明确课堂绝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精神成长的场所。<br><br><b>教师的作用在指导引路,点拨开窍。</b>通常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是喋喋不休,就是绘声绘色,实际上在训练自己的口才,训练自己的思维,认真听课的学生观摩欣赏,有如历其境的感觉。如历其境与身历其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让学生如历其境,好像进入这个境界中去了,实际上还是个旁观者。 <br><br>课堂教学师生如何定位,岂不是同样道理?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践,方能取得真经。学习实践不是只指课后训练,也不是支离破碎的机械操练,课堂学习实践就是最好的场所,听、说、读、写、思想、情感、意志、品质获得全面锤炼,产生综合效应。<br><br>改革直线型课堂教学结构,实际上是改变教师独占课堂的情况,改变教师不放心、不放手的状态。<b>教师的课堂教学定位应是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点拨者、引路人,引领学生身历其境,领略语文学习的大好风光。</b>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年,黄音和奶奶于漪同读《彷徨》</h5> <h1><b>网络式辐射型教学结构</b></h1><br><b>黄音:</b>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教学上的事倍功半往往是由于认识不到位,或肤浅,或片面,或主观臆断。认识提升,行动也会随之出现新气象。您是怎么改革的呢?<br><br><b>于漪:</b>下<b>决心把师生单向性的直线型联系,转换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辐射型联系。也就是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双边活动转换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边对话,形成网络式,使教学活动过程产生对话场的效应,教与学相互作用,学与学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不同层面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水涨船高,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学习的“发光体”。</b><br><br>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设计了这种网络式辐射型教学结构,并付诸实施,课堂教学出现了生机蓬勃,水涨船高的气象。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不同层面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里扩大了知识的流动量,能力的训练量,使课堂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语文、训练语文能力的场所,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均得到大面积提高。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于漪(中)</h5> 举当时教学的一个例子来说:教鲁彦的《听潮》,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按原本规定的三读一查一提问的要求认真阅读。“三读”即“读课文,读注释,读提示与练习”;“一查”,即查工具书及有关资料,扫除字词障碍,弄懂有关问题;“一问”,仍有疑难,提问。接着,学生提问,有一个学生问:“铙”和“钹”究竟是怎样的乐器,我查了词典,词典上的诠释与课本的注释不一样,请问老师,我相信书,还是相信辞典?<br><br>这个看似“冷门”的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大家目光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在课文下面的注释上。一位男学生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我查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也不一样,该怎样判断?”他上课经常眼睛看着你老师,很少发言,此时也开了金口。<br><br>大家七嘴八舌,询问“铙”和“钹”这两种古典打击乐器外形上究竟有什么区别,究竟哪个大哪个小?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年,于漪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h5> 我没有回答,而是抓住了这个问题,要求每个同学回去后找合适的辞典查检,汇总后再作判断。学生劲头很足,第二天大量信息反馈带到课堂上来了。有的查《辞源》,有的查《辞海》,有的查《康熙字典》,有查《新华字典》的,也有查不到的,查了《中华人名大字典》,有学生指出,这是查错了地方。<br><br>此时此刻,我拿出《辞海·艺术分册》告诉学生,像这样比较冷僻的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可以到《辞海·艺术分册》的音乐部分查检,查起来最快最准确。与课文下面注释对照,解决了学生的疑难。求解问题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了求知的快乐。<br><br>一个小小的质疑促动了全班学生的思考,“学”作用了“学”,也作用了“教”;教师要求学生查字典辨识,“教”作用“学”,“学”又作用“学”;教师指导如何查检这类知识,“教”又反馈“学”,促进“学”。<br><br>一个原本不被教师和绝大部分学生注意的知识点,因一个学生的注意而唤起了全体师生的注意,使全体师生学到了知识,学到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学到了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闪发各自的光芒,<b>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是指引学习之路的引路人。</b><br><br><b>黄:</b>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实质上是教育理念的提升。<br><br><b>于漪:</b>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学生也有个适应的过程,其中需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除教学设计更要注意从学情实际出发,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尤其是性格内向的,更要加温,课上即时的评价、鼓励、表扬也不可少。<div><br></div><div><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NjA5NzEwNQ==&mid=2247484872&idx=2&sn=7c90a1f05e06bd809ae8f77754c1183a&chksm=c23dce76f54a47607317501a1c483c3f4daf61256aae568e4f6747607adf3ec88ff0bd956d9d&token=1146047412&lang=zh_CN#rd"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更多教育教学前沿思考</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