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请先懂我,蒙台梭利教你读懂孩子内心真正需求

璐璐

<p class="ql-block">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p><p class="ql-block">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超人父母,而是一个懂自己的知己。</p><p class="ql-block"> 孩子最需要的,真的不是“完美的家长”,而是有“心力”的家长,一个真正能读懂自己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那么,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需求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希望父母这样读懂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过: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很痛苦,那你一定是用错了方法。</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轻松的职业,如果把父母也看成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和其他职业相比,养育一个孩子真的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每一丝变化、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父母的神经,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立个体,教养之道自然不能生搬硬套。</p> <p class="ql-block">  因此读懂孩子,也就成为了每一位父母必修的一门功课。</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一个读懂孩子的父母呢?</p> <p class="ql-block">1、准备一个适合孩子安全活动的空间,并提供和孩子的体格相当的优质的美好的实物,满足孩子喜欢使用和成人一样的物品的愿望。</p><p class="ql-block">2、家庭中应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孩子可以自由地活动,做他想做的事情,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脱衣服、用餐、扫地等,就应放手让他自己去做。</p> <p class="ql-block">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遵守的规则,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而不是由父母单方面制定。</p> <p class="ql-block">3、在生活中尽量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成人要以步骤清晰和放慢的动作向孩子展示每件事情的正确做法,并相应为孩子提供他易于使用的物品,这样孩子便会模仿与操作。</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进了自信心,提升了自主探索学习的意愿。</p><p class="ql-block">4、家长不要轻率地使用“真笨”、“这样做不对”、“你怎么没记性”等指责性词语,这样容易使孩子有自卑感和失去进取心。</p> <p class="ql-block">  家长应换之以称赞、鼓励、肯定、感谢等积极态度,容忍孩子的失误,放手让孩子再做尝试,孩子的时间感觉差,动作尚不协调,所以做事速度自然缓慢。</p><p class="ql-block"> 家长切记,绝不要催促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速度,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按自己的速度行事,这将产生积极地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5、多创造在家庭之外和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由于中国现在的家庭结构,3岁以下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过少,会造成其长大后不会主动去找朋友的社交障碍。</p><p class="ql-block">家长应积极寻找机会,有条件的可带孩子参加亲子园活动,在充满教育性的亲子园中既有利于孩子增长智慧,又有利于其社交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你所走过的每一段路,遇见的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命运。&nbsp;</p><p class="ql-block"> 满足孩子的成长真正需求,才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需求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懂孩子就要给予孩子自由的权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蒙台梭利博士说过的:“我们要尊重、理解每一位幼儿。”</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感受孩子所想,知道孩子所想,懂得孩子所想,只有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以一颗孩子的心来看待孩子的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了解孩子、懂得孩子。</p> <p class="ql-block">  因为只有真正意义上懂得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为孩子服务。</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许多成人都认为,自己对待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态度,根本谈不上对孩子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比如,当孩子自己吃饭慢的时候,成人就会不自觉地去喂他;当孩子正努力尝试系扣子时,成人又会急不可耐地主动去帮忙。</p><p class="ql-block"> 总之,生活中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成人的干扰,而这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节奏,有些事情是不能太心急的。</p> <p class="ql-block">  多数成人都能很容易地理解给予儿童自由探索的重要性,但真正愿意放手让他们去做得却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家长只有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和体验世界的机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因此,蒙台梭利博士才会大声呐喊“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就像蒙台梭利一再强调的那样,一是为儿童预备好一个适宜的环境;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人为地为孩子正常化的成长设置障碍。</p><p class="ql-block"> 家长适当放手,孩子才有成长的空间,尊重孩子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孩子身上每一个具体的行为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