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64年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号召迅速进行三线建设。1964年9月第五机械工业部针对兵器工业数量不足,品种不全,水平不高,工厂布局和产品分布不合理,特别是光学仪器行业是短线,基础相对薄弱的状况,确定以重庆市为中心建立新的兵器工业生产基地。国家投资2.25亿元,新建22个工厂。国营金光仪器厂就是四川北线光学仪器厂片区中的一个。1964年11、12月间,厂址选在达县地区。后考虑到交通不便,煤、电供应困难,经中央1965年2月21日室编【65】44号文批准,选址确定在南充专区岳池县东南,处于华蓥山系西北侧槽谷地形内的华蓥区鸡心公社观音溪,利用已停产的农机厂和铁厂厂址进行建设。</p><p class="ql-block"> 1965年4月下达“二六八厂计划任务书”,确定工厂第一厂名为【炮兵观测仪器制造厂】;第二厂名为【渝光仪器厂】;后改为【金光仪器制造厂】。代号二六八厂。</p><p class="ql-block"> 二六八厂由西安二四八厂为主包建外,另有三零四厂、八零三厂、八零四厂、八四三厂、八四四厂、八四七厂、八八四厂、四四七厂、六一七厂、二九六厂、二一八厂、六四三厂、二五六厂、二五八厂、四九七厂、七三二厂、五二四厂等17个老厂从生产、技术到政工、生活后勤,成套的输送了许多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干部、工人,配备了强有力领导干部,还给予许多物力、财力和技术上的支援。老厂对留厂的家属给予关怀备至的照顾,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力推动了新厂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有地方政府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1966年提前36天超额7.5%完成国家计划。实现了当年施工基建,当年建成,当年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观音溪建设桥</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元帅时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带队在华蓥山考察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办工楼主楼、副楼</p> <p class="ql-block">金光仪器厂办公楼主楼</p> <p class="ql-block">国营金光仪器厂大门</p> <p class="ql-block">办公室小车班车库</p> <p class="ql-block">原厂机动处厂房</p> <p class="ql-block"> 原机动处厂房,现地方用作制造编织袋。</p> <p class="ql-block">表面处理车间厂房之一。</p> <p class="ql-block">表面处理车间废水处理站</p> <p class="ql-block">相机装配车间</p> <p class="ql-block">厂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厂党委、厂工会宣传橱窗</p> <p class="ql-block"> 原到厂锅炉房、供应处库房的小路,现是进入厂区的主大门。</p> <p class="ql-block">原厂职工俱乐部。</p><p class="ql-block">摄于2011年7月</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9年6月</p> <p class="ql-block">开水房</p> <p class="ql-block">男单工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女单工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厂灯光球场</p> <p class="ql-block">厂职工食堂</p> <p class="ql-block">观音溪邮政所</p> <p class="ql-block">双职工住的干打垒住宅。</p> <p class="ql-block">厂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厂澡堂</p> <p class="ql-block">母子宿舍</p> <p class="ql-block">厂托儿所、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厂职工医院</p> <p class="ql-block">双职工住宅楼</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九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同志与西南兵工集体企业厂长(经理)代表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兵器工业部部长张珍与厂长霍登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原兵器工业部副部长李立青一行来厂视察。</p><p class="ql-block"> 右起:右二厂总工程师李 川;右三厂长陈少玉。</p> <p class="ql-block"> 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谢正荣(右)来厂视察。厂长刘儒珍(中)陪同。</p> <p class="ql-block">双二五激光航路航速测定仪</p> <p class="ql-block"> 自行设计、生产的74式高炮避开仪</p> <p class="ql-block"> 工厂生产的天象仪安装在南京少年宫。</p> <p class="ql-block">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工厂的奖状。</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授予工厂生产的【61式高炮指挥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质奖”。</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十八日,工厂生产的珠江S—201照相机荣获全国同类相机质量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二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工厂“大庆式企业“。”</p> <p class="ql-block"> 国营金光仪器厂党委、厂部领导与厂部分中层干部合影 。</p><p class="ql-block"> 摄影 李富达</p> <p class="ql-block"> 国营金光仪器厂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合影。</p><p class="ql-block"> 摄影 王益民</p> <p class="ql-block">民兵训练</p> <p class="ql-block">中共四川兵工局党委首次宣传工作会议合影。</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于国营嘉陵机器厂。</p> <p class="ql-block">厂党委宣传部成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杨明鹏(理论教员)刘仁国(宣传干事)宋 杰(图书管理员)杨绍虞(部长)宁培华(播音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彩色胶卷进入市场。厂党委宣传部宣传干事、厂工会宣传干事利用节假日为职工个人拍摄彩色照片。</p><p class="ql-block"> 摄影 高慧民</p> <p class="ql-block">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华蓥山当时的交通和信息不畅,驻市军工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开始自筹资金搬迁。九十年代初,陆续搬迁到成都、重庆、南充市。</p><p class="ql-block"> 国营金光仪器厂整体搬迁到成都市新都县(后改为新都区)。</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历史,三线人的品质,是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和可敬可爱的军工人,虽然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三线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这段历史,中国人民永远铭记!这些伟绩将与华蓥山一样永存!</p><p class="ql-block"> 图为搬迁到成都市新都区新址。</p> <p class="ql-block">新都厂区。</p> <p class="ql-block">新都区厂区、家属区。</p> <p class="ql-block"> “三线记忆”主题文化公园即将在华蓥市落成。图片是显示国营金光仪器厂发展建设的雕塑小品。</p> <p class="ql-block"> 文中个别图片和有的文字、数据,取材于《中国兵器工业史丛书.国营第二六八厂厂史》,特此说明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发表本文前,考虑到保密因素,有的没细写。今天朋友看到我的文章后,给我发来一张树立在华蓥市“三线记忆主题文化公园”介绍国营金光仪器厂碑文图片。我又对文章中作了些增补删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