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人在非洲

杨峰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我带着对故乡与亲人的不舍,踏上了援非的征程,从初来异国时的迷茫与忐忑,到现在工作的热情与快乐,九个多月的援非经历让我对援非使命和医疗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虽然多哥卡拉东戴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但是我对待援非工作是严谨认真的。这里医疗设备落后,仅有一台X光机还是老化的,仅有的一台超声机小毛病不断,与我国采用的数字化胶片不同,水洗出来的X光片图像模糊,给医生准确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我拿着水洗出的模糊片子反复甄别,判断异常图像是病变的导致的还是片子没洗好造成的。九个多月的时间,上千张模糊不清的片子,未发生一例漏诊、误诊。</p> 与当地医生探讨病情。 <p class="ql-block">  在国内省卫健委对我们进行援非培训期间,在语言培训方面更注重工作交流与日常生活,而出具诊断报告须使用专业的医学术语,即便有以前援非医疗队的同仁们留下的报告模板,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我们工作带来了不便,为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服务好当地百姓,我利用工作之余,结合诊断实例,把常见病的法语诊断报告统一梳理归类并存档,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下一批中国援非队员打下了一定基础。</p><br>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国援助多哥卡拉的新X光机在医院院长、技术组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安装和调试,我将结合自己的能力,把新X光机的操作技术详细传授给当地医院的医生,做到“授人以渔”,弘扬好援非精神,传承好中非友谊。</p> 中国技术组完成仪器组装和调试 当地医院院长和技术组与我们的合影 <p class="ql-block">  虽然援非工作比较艰苦,但是在工作中我与当地医院同仁、就诊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医院阅片室有一张床,是供我们休息用的,但因为没有枕头,我一直都没使用过,一天,一名当地医生突然拿出一个枕头,对我说“cadeau”(礼物),礼物虽轻,情义无价,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虽然我们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但为了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而走到一起,互帮互助、互学互爱、交往交流,这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 当地医院放射科技术总监 <p class="ql-block">  在今年新冠病毒仍在全球多地肆虐的大环境下,我们身后有强大的国家、有支持我们的单位和家人、有多哥人民的认可和信任,这给我们援非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动力。作为一名援非医疗工作者,我们始终秉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用实际行动树好中国医生形象,用过硬的医疗技术守护好多哥卡拉人民的生命健康,圆满完成援非任务,为祖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