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术人员“支内”的故事 <div> 张绳铨</div>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br>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汽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指引下,早已是今非昔比。<br> 2008年5月12日,东汽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受毁灭性破坏,一座在重大装备行业享有声誉的现代化毁于一旦。一年零九个月之后,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新东汽在德阳市八角井镇拔地而起。<br> 50多年来,几代东汽人饱经风雨、艰苦创业、铺路奠基,用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聪明才智为东汽的发展奋力添砖加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令人欣慰、骄傲与自豪! 每当我回想当年“支内”的情景,东汽的创业历程,却恍如昨日,总不能忘怀。<br> 我是1967年4、5月间在原一机部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参加“支内突击队”的。发起人是后来一齐来东汽的潘伟雄等同志。“支内突击队”这个在今天听起来不怎么可理解的名字,在当年那个特定的年代,却是有志于建设三线的同志们响应伟大领袖号召发起的响当当的“群众组织”。 1967年,已是一机部下文开建东汽的第三个年头了。年初在上海汽锅所里传开:“一机部已经来文,我们所要派100人支援东汽筹建产品试验室”。于是,所里一些立志要干一点事业的人,为响应毛主席“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自愿加入了支援东汽建设行列,其中姚福生、郭淑芬夫妇就是我们的楷模。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同年12月经政审全格后转入了东汽。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这支“支内突击队”成了东汽产品试验室的前身,到东汽之前的三年里已经会同哈汽产试室的同志一起承担了东汽产试室的筹建与试验台位的设计工作。 1968年,产品试验室现场建设逐步铺开。许儒铭、周荃生、蔡志樑等同志先期从上海内迁到汉旺,临时办公地点设在中寺庙里。 我是1969年4月间结束在上海的工作,踏上了赴东汽的征程,当年29岁,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4月27日夜里到达德阳火车站,没有赶上开往汉旺的火车,被安排在站前临时招待所住宿,28日晚上7点才乘上了开往绵竹县汉旺的一列装货的闷罐车。车厢里面没有座位,只有几块不大的石头供人垫垫屁股,一盏不太亮的马灯高高地挂在车厢的顶上。德汉两地相距40多公里,火车摇摇晃晃开了两个多小时,接近10点时才抵达终点站汉旺。热情的先行者们在黑夜之中迎接我们一家。<br> 走出闷罐车,跨过铁道,一眼就看到了半山上正开工建设中的厂房和近在咫尺的一片黑压压的大山,心头瞬间掠过一丝说不清的感受。<br> 啊,到家了,这就是我们将要为之奋斗的家! 由于行李未到,当晚就宿在车站后面的一排平房里,那是厂里的接待站。次日是“五一”,厂里因放假,我们原本赶来报到,却等到5月4日才办理了报到手续。<br> 1969年4月30日,我们在汉旺开始了新的生活。厂里照顾我们有一个不足周岁的孩子,特安排住进了位于磷肥厂区家属宿舍303幢1门2楼的一个单仅有13.8平方米间,附带有一个可以做饭的灶间,房间的四壁红砖砌的,这已算是最优越的待遇了。趁着假期,我们忙着学砌灶台,筹划解决吃饭问题。 当时整个国家的经济十分困难,各种供应都要凭票购买。在汉旺这个偏远的小山镇供应更是短缺,猪肉每人每月大概半斤,食油三两,日常生活中的白糖、肥皂、洗衣粉等,既不发供应票也不供应。我们从上海来时做了些准备,每逢赶集时能从老乡手中买到鸡、鸡蛋及各种蔬菜。粮店里的大米是作为主食供应的,这对我们南方人来说,生活虽说艰苦但基本还算能过得下去。 “五一”假期过后,我们正式上班了。产试室临时办公室设在现在十二层大楼前沿,马路边呈直角形的两排竹篾房中面向东的一间,两排竹篾房中还有设计科的办公室,以及其它正在筹建中的科室和车间的办公室。周围还建有“红楼”、“灰楼”、“石头楼”、幼儿园等,大家戏称这一带为“东汽南京路”,算是工厂最繁荣的地方。办公室,实则上是每日大家上班报到、集中和搁置劳动工具的地方。当时的产试室刚开工基建,没有太多的事可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参加工厂的基建。<br> 我们顶着炎热的太阳,在今日船机分厂厂址,包挖厂房立柱地基。在汉旺火车站前,参加工厂铁路专用线的建设,硬是用镐头、铁铲、肩挑人扛的土法搬走了一座座绵延数十米的小山岗。 参加一主机车间15米龙门铣床地基的开挖和浇灌混凝土的印象特别深刻。又大又深的地基全是大石头,全靠人工挖开。混凝土连续浇灌时,一台搅拌机设在产试室前,我们每两人一辆手推车,把混凝土推下山倒入龙门铣地基,再空车沿着30度山坡返回。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劳动布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服上印出一圈圈的汗碱,一餐能吃下一斤米的饭或五六个大馍头。<br> 在建厂初期,产试室的同志们是工厂最棒的搬运工。有一个时期,我们承担着从火车站搬运钢管、槽铁和各类金属圆钢到锻热分厂前堆场的任务。四人一组抬着百公斤以上的钢材,喊着号子统一步伐,如同上海码头的装卸工。曾被赞誉为”大力士”。其中就有姚福生、粟铁强、金承海、杨村初、朱梓根、王振琪、谢顺兴等,同志间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相互鼓励,情同手足。<br> 1969年12月26日,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宣布撤消,按第一机械工业部的规定 “一百人以技术支援形式到东汽建立产品试验室”的大部分同志,在1970年初分期分批到达汉旺。人员多了,食宿就成了大问题,只能分散住在绝缘厂桥头仓库内和汉旺街周边老乡家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汽人员迅速增加,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已经很难。记得有一年的除夕,我们家一整天在汉旺街的肉铺上排队买肉,挤来推去没能买到一块肉,最后只抢购到一小块猪脸,家里还有等到着过年的孩子啊,每当想来总是十分心酸! 好在,我们技术人员还不时有出差任务,可到上海、北京去买一些日用品。当时流传着一个口头语:“出去时像公子,回来时像驴子,报销时像傻子。” 就是对当年支内人生活的最确切写照。但是,来东汽支内的人,没有一个人怨天尤人,打退堂鼓,一到工地就融入了建设东汽的洪流中。<br> 1970年,产试室的试验厂房和办公楼土建工程基本结束,各试验室和生产车间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大致配齐,在工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们自己动手开始水、电、气的安装和试验室基本设施的建设。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汽轮机强度振动试验室、空气动力学试验室、燃气轮机试验室和其后的大轴承试验室、1米长叶片试验台位等相继建成,围绕工厂早期产品的开发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工厂早期产品的研发,并得到上级部门的多项嘉奖。 回首建厂初期的艰辛创业历程,已记不得洒下了多少汗水,磨破了多少次手掌,挖断了多少根镐柄,…<br> 在那样艰苦条件下是什么力量支持了我们?当年没有人去细想,今天看来那是大家带着一种“使命”感前来支内的,这个“使命”就是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知识把东汽建设好,为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p class="ql-block">60万千瓦汽缸浇铸现场。</p> <p class="ql-block">与铸造分厂职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陪同丁老总到铸造分厂了解生产情况。</p> 光阴似箭。我从参加“支内突击队”起,至今已是第52年了。我在东汽服务了33年,把一生宝贵的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东汽。<br><br> 东汽教育了我,培养了我,给了我知识和技能的用武之地。在东汽的工作虽说艰苦但是愉快的。与所有支内职工、后来的东汽人在艰苦创业,推动汽轮机技术进步中结下的深厚友谊,我一生珍惜,永记心中! 张绳铨,1940.3.10出生于江苏如皋。西安交通大学毕业。1964年9月在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参加工作,是东汽厂第五任厂长。 张绳铨同志是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机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东汽实业公司成立。张绳铨厂长、孙平元书记为公司授牌。</p> <p class="ql-block">张厂长参加东汽实业公司成立五周年活动。</p> <p class="ql-block">张厂长参加东汽实业公司成立十周年活动。</p> <p class="ql-block">2019年十月,张厂长和老领导参加东汽实业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张厂长关心东汽实业公司的发展。</p> 2021年6月东汽老领导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 牵手到白头 相濡以沫 幸福一家人 父女情深 大外孙女毕业了 钓到一条大鱼 小外孙女最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