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根据费县小学数学教研的工作计划安排,费城小学数学教研组于11月1日—11月5日组织举办了街道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h3><div> 本次磨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收到课题后,费城小学数学教研组臧艳主任及时组建磨课群,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详实备课。</div> 结合费城小学下设村小多而平行班少,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本次活动采用集体研磨和分组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div> 11月1日,费城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城北小学,共同聆听了赵含、王雷和孙贵林三位教师的初磨课,三位青年教师的教学结构求同存异,各有千秋,给其他青年教师提供了较好的课堂示范。评课环节,全员参与,教师们从教学语言和表情、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实用性建议。 </div> 11月3日,费城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人员再次齐聚城北小学,共同研讨了王蕾、刘晓娜、李淑宁和刘贞荣四位教师的初磨课。 11月4日下午,老师们又齐聚到鲁银小学,共同研讨了吴川和陈宦江两位老师的初磨课。听课教师从教姿教态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11月5日全天,进行了分组帮扶研讨,10位青年教师分组安排到鲁银小学、曹车小学和埠南湖小学进行成形课的展示,每处小学分别分派3位骨干教师帮扶。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使老师们经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课不同构,共磨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