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枫叶红晚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沙,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儿上学,读研究生,入大学工作开始学术职业生涯。我在这儿恋爱,成家,为父,成长。长沙有成百上千的亲人、同学、校友、同事、学生和朋友。长沙,一座令人梦牵魂绕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长沙,令人最忆是岳麓。岳麓山,一座集人文、历史、教育、宗教、建筑、人物、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天下名山,盛名远播海内外,招来天下如织的游客。 但与我,她更像是邻家女孩,温婉如玉,伴我度过在長沙所有的如诗似画的难忘岁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倒四人帮后的1978年,我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后并入中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与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沿江靠山一字儿排开,形成了长沙著名的河西高校区。那江是浩浩北去的湘江,那山便是郁郁葱葱的岳麓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岳麓山,那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存在。有关她的史料与传说,汉牛充栋,这儿不去细引。我唯取其中一说,岳麓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末,呼应位于衡阳的南岳之首的回雁峰,成始末砥足之势。中南矿冶学院位于岳麓山南侧,因为远离已开发的麓山游览区,岳麓山南侧保留了更多的山野原生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清晨,天还未全亮,只要早起的音乐一响,校园里就会涌动起成千的长跑人群大军。国家中兴,匹夫有责,要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健康的身体必不可缺,那时的大学生非常自律。苦于熙攘的人群之嘈杂,有时我与部分人一样,选择跑岳麓山。南侧的岳麓,一条泥石山路陡峭,九弯十八曲,跑起来,非常困难,不一会就气喘嘘嘘了。尽管如此,新鲜的山间富氧空气,树林滿目青翠的景像,绝非是填滿人群校园拥挤的街道环境所能比拟的。因此,我会隔三岔五来感受一下跑山的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评价那些年高校扬溢着史上最浓的读书风气,活跃着读书最投入的群体,这个评价并不夸张,因为千百万人读书机会得来极为不易。人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吸取知识,期待为国家建设服务。学英语,背单词,读课文; 教室里,图书馆,路灯下,到处是努力读书学习的感人景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索兴将早读场所搬到了岳麓山。我也发现那是个好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学习效率还特别高。当我听到有校友在树丛中大声朗诵英文课文,声音在大山回响,突然感觉这与当时著名的风光爱情电影《庐山恋》的氛围是何其相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响鼓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之余,岳麓山成了我们经常攀登的大山。去得最多的是从南麓登顶的响鼓岭和云麓峰,从云麓宮登高远望缓缓北去的湘江和和迷迷蒙蒙长沙城鳞次栉比的建筑,好不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那些著名风景区,更是成了老友新朋,乡亲宾客们到访和聚会的地方。当时有几位中学同班同学分布在中南、师院和湖大读书,还有一位稍早一点湖大毕业分配在长沙一家研究所工作,于是岳麓山成为我们相聚理想的地方。另外家乡也有不少学生在湖大,中南和师院读书。偶有聚会,也大概率选择在岳麓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岳麓山的相会都会选择从岳麓山的正面开始。首站必是爱晚亭。无论是历史上杜牧的名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还是现代巨人在此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加上亭子的建筑,自然的枫叶景色,总容易令人产生一种思古之幽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盘山柏油马路上山中途的白鹤泉因泉水清咧,多会使我们驻足往泉中投掷硬币,希望硬币可以泉中浮起,带来好运,但好像总不见上浮。过了半山亭,便是麓山寺,这个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佛教的晋初古寺,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座大寺。门外古枫参天,浓荫覆盖,门内园圃百花争艳。麓山寺保存下来麓山寺碑,为唐开元十八年刻于古麓山寺,现保存在湖南大学。碑高2.72米,宽1.33米,是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撰文书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就到了岳麓山笫二高峰云麓峰,山顶上座落着始建于明朝的的道观云麓宫。号称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二十三洞真虛福地。从云麓宫望湘楼登高望远,但见"直上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丽景色。是登顶岳麓山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望景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那山中的禹王碑,飞来石,舍利塔,名人墓,奇石,古树,无数的怡人风景,就在于各人在岳麓山所能停步的时间了。游岳麓,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景未留人人自迷"的时间陷井中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鹤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时代激情昂扬,浪漫豪爽。我曾和一位好朋友同学利用在上海实习的时间空隙,专程结伴乘船几个小时去横沙岛,就是为了一睹东海万里云天的景象,一寻大海挥臂击浪的感觉。岳麓山也不例外,一个夏天月黑星疏的夜晚,我和这位好友同学于轻风中从岳麓山南侧登上响鼓岭,躺在岭上的石桌上数星星,睡了一夜。第二天身上留下无数蚊子咬过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天来了,一年一度的系级爬山比赛在从岳麓山南麓出发,以响鼓岭为终点。一声令下,几百人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攀登。平常悠哉悠哉攀着好玩都不容易,气喘嘘嘘,这比赛是极限运动,还要全力争先,发力强度和消耗大了许多。到了半山腰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大口喘着粗气,心脏蹦咚蹦咚都跳到嗓子眼上来了。再往上爬,路过一段最峻峭的山路,许多人终于再也爬不动了,被迫退出了比赛的行列,蹲在路旁大口喘着粗气。我是用一股顽强的精神力量在支承,战胜最艰难的第二极限疲劳,超越一个又一个校友,快速到达终点,进入了优胜者获奖的行列。登顶后,精疲力竭,人几乎要倒下,发誓再不参加这类赛事。可是一年以后,好了伤疤忘了痛,卷土重来,又重复前一年一模一样的痛苦,煎熬与喜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麓山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岳麓山风景优美,气氛宜人,是个谈情说爱,蕴养情感的好地方。长沙人不知道有多少情侣的情感之旅是从这座美丽的大山播种,起步,发展,壮大直到结出正果。所以说岳麓山是一座情感蕴养的圣山也不过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中南工大读研究生时期一个初冬阳光明媚,暖日东升的上午,我和一位美丽温婉的姑娘在岳麓山约会。不知是气质相适和还是化学反应热烈,虽是初次相会,却相谈甚欢,印象深刻,几个小时后竞然开始有些心心相动了。在两个人看景说话渐入佳境的时候,有个认识的校友恰好路过,身上背着一架那个年代难得一见的一台照相机。见景,他笑吟吟地走上前来,要友情给我们拍张纪念照。这可把我吓坏了,年青男女生合影在那个代可是件意味重大的事情,我们初次相见,关系八字还没一撇,哪敢造次,连忙摇手谢绝。后来这位姑娘成了我的妻子,岳麓山也成了我们情感起步的见证者。好多年后,我们都很遗憾当年太保守了,没有留下初次约会宝贵的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麓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去湖大工作,与岳麓山的关系从侧面变成了正面。湖大在岳麓山风景区正面的山脚下,爬山看景方便了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进岳麓山未建大门,进出风景区非常方便。学校的教师经常在下午下完课后去跑步。我有时也这样做。正面景区因建了柏油马路,路宽坡缓,比中南毗邻的岳麓南侧路上山容易了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湖大也和中南一样,每到冬天举行跑岳麓山比赛。不过这次由于身份的转变,我参加的是教工组的比赛了。虽然人数没有中南学生那么多,可长跑精英份子不少。一次比赛中,一位住我楼下的邻居也参加了同年龄组比赛。他是个瘸子,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多么努力,我始终无法超越他。这真是天外有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傍晚,有位陌生年青人敲我家的门,说是'"留宿",这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农村里远行者为省钱和方便有时上门要求留宿,并非很不常见,可城里面,好象从来没有这一说吧。见我错愕,他耐心地解释,他不是要"留宿",他名叫刘絮,是我太太同事的老公,新搬到隔壁门栋居住,来接触一下,混个脸儿熟。弄清缘由,把两人肚子都笑痛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絮学哲学出身,因为有强大绘画背景,他读研究生转向建筑,在岳麓书院读研究生并任职。那时湖大投了很大精力,试图重振古老的岳麓书院的雄风。从建筑硬件到学术方向规划。年与年,能感到存在世界一千多年的古老学院有所不同。这所著名书院的入门对联"惟楚有材,於斯为盛"所体现出来的自信心和霸气或许是多年来湖湘文化不衰的底气所在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9年我由澳洲去美国工作之间转道长沙受湖大邀请在岳麓书院对几百位教师和研究生做学术演讲。这时的岳麓书院经过学校的努力,无论建筑,硬件和软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古老书院千年的传统在传承中露出勃勃的生机。我扫视着台下的精英们,回想古时候的岳麓书院在张栻,朱熹等一代大师率领下,开启了湖湘学派的辉煌,也提升了岳麓山的名气。今天现代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在努力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为国家建设服务。今人古人或努力方向方式有所不同, 但路殊归同,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朝着最出色的方向努力为社稷办学,为岳麓山增彩,使天下为之骄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