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编 导 杨健清(香江文学社顾问)</b></p><p class="ql-block"><b>美篇制作 万 莉(香江文学社社长)</b></p><p class="ql-block"><b>艺术指导 盛卫红(江汉区文化馆副馆长)</b></p><p class="ql-block"><b>撰 稿 万 莉 乐 乐</b></p><p class="ql-block"><b>终 审 姚 纯(区馆数字信息部主任)</b></p><p class="ql-block"><b>组 稿 杨 莎(新华街宣传干部)</b></p><p class="ql-block"><b>配 乐 苏格兰民歌 《友谊地久天长》</b></p><p class="ql-block"><b>策 划 </b></p><p class="ql-block"><b> 江汉区文化馆 </b></p><p class="ql-block"><b> 江汉区文化馆新华街道分馆</b></p><p class="ql-block"><b> 江汉区文化馆群艺联盟香江文学社 </b></p><p class="ql-block"><b> 江汉区新华街省运社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系列美篇得到下列领导和朋友们大力支持和指导,谨此誌谢!</p><p class="ql-block"><b>冯正文 程 辉 孙 文 李裕发 肖伟智 汪 蓉 王 刚 徐 力 马芳莲 周韵颖</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双马楼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协和医院本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协和医院本部双马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朋友,当你漫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的大门口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高飞的神马和蛇杖组成的标志性建筑(以下简称:双马楼)。此时此刻,一定会问:为什么在这座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前沿的协和医院大门口,耸立着这样一座带有飞马和蛇杖图案的建筑、它究竟表达着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寓意和弘扬着何种精神?</p><p class="ql-block"> 沏上一杯上好的龙井吧!让思绪伴随着飘逸的茶叶,在历史的隧道中,寻觅着协和医院的155周年的历史嬗变的足迹,品尝着双马楼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协和医院本部双马楼侧面</p> <p class="ql-block">协和医院本部双马楼夜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撬开了中国的大门。1861年,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到湖北籓司衙门(相当于省政府的行政机关),与湖北布政使唐训方(相当于省长官衔,从二品顶戴,也就是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签订了《汉口租界条约》。1866年9月8日,受英国伦敦会的指令,传教士杨格非在毗邻英租界的后花楼“僻处陋巷的慕尔小楼作为原点”(《协和往事》序言)创办了只有15张床位、一个兼职医生的仁济医院。杨格非一边传教一边宣传西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书 法: 张 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楼街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协和医院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杨格非为什么会选择居巷开办仁济医院?后面的美篇将会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交待。因为居巷的故事折射汉口开埠以来的变迁史。</p> <p class="ql-block"> 以前的居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格非是一个英国的传教士。但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他笃爱着他的妻子,为了纪念自己的亡妻,1891年,以她的名字创办了“玛格丽特女子医院”。专门治疗妇女的疾病。于是,玛格丽特女子医院也称之为协和医院的另外一个源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在建设中的玛格丽特女子医院</p> <p class="ql-block"> 杨格非是一个英国的传教士。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他的人格魅力一直为武汉人民所传颂。后面将会以二个美篇专门介绍这位丰碑式人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155年的历史进程中,协和医院经历了四次搬迁扩建。历练了1931年的洪水肆虐,经受了日本侵略者的血雨腥风,沐浴了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像双马楼一样耸立着,腾飞着,“仁爱济世 协诚人和”精神在双马楼的建筑中得到了诠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协和医院本部飞马雕塑近景</p> <p class="ql-block">英国伦敦桥远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溯过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协和人心中镌刻着“杨格非情结”,几经繁衍,协和医院才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一流的医疗水平。 双马楼于2013年新建在协和医院的大门口。双马楼的建筑是仿造英国伦敦桥的建筑风格。伦敦桥始建于公元43年。原为木制桥梁,几经毁损和修缮。现在的伦敦桥为1820年重新修建。双马楼是英国伦敦桥的缩影。伦敦桥塔的建筑特色仿佛就是英国女王的皇冠之瑰丽。现在,伦敦桥是英国最主要是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双马楼就是体现协和医院的“根”。</p> <p class="ql-block">英国伦敦桥近景</p> <p class="ql-block"> 在双马楼上,腾飞着一匹长着翅膀的神马,是伊索比亚的神话故事中的一匹长有翅膀的白色飞马。有双翼的飞马代表了灵感。同时,神马象征着威武、无畏的坚强意志,默默付出的牺牲精神。这不正是我们协和人的精神风貌吗?</p> <p class="ql-block">医者的神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双马楼塔楼的四周,是四个蛇杖。许多人不理解个中含义。</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个蛇杖在西方医学界称之为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它不仅仅是医神的代表。对患者而言,它是驱逐病魔、追求健康的象征;对医者来说,它是一种鞭策,时刻提醒每一位从医者,要像传说中的阿斯克勒庇俄斯那样勇敢担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已经成为医者心中的圣物,成为他们对患者的永恒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坊间也有这样一说,古代的郎中,通常到处游历、为人治病,用手杖来助力行走;而蛇的一生要经历多次蜕皮,象征着复原和重生,这和我们悬壶济世不是异曲同工吗?</p><p class="ql-block"> 1948年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会徽确定为一条灵蛇盘绕着权杖覆盖在联合国标志上。它是体现医术高超的一个象征,救死扶伤精神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朋友,双马楼的故事讲到这里,相信你一定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惊讶着这个双马楼里有着多么深刻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佩服协和医院的设计者是多么了解协和医院155年来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足迹。这匠心独具的设计让人“叹为观止”啊!</p><p class="ql-block"> 停下你匆匆脚步,让我们浏览一下协和医院大门口的英伦红岗亭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协和医院岗亭与伦敦街头电话亭</p> <p class="ql-block"> 但凡在英国旅游过的朋友,那里到处可见“英伦红”。伦敦奥运会的广告电视,我们看到了“英伦红”的双层巴士,街头到处“英伦红”的电话亭、邮箱等等。英国人对红色情有独钟,从静止的红色到流动的红色。英国的首都伦敦是世界上使用红色最多的城市,红色成为英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协和医院门口的“英伦红”的岗亭,这么不经意的“点缀”,让人们看到了协和创始人“杨格非之光”永远在照亮着协和人的前进方向。</p><p class="ql-block">那就是《双马赋》所写的:</p><p class="ql-block"> 耸峙 ,瞻望大江东去, 双马比翼, 黄鹤隐约相依。蛇杖伴龟蛇,动静宏图起,协和系康宁 医学贯中西……</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