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俄侨家庭私菜咖啡馆—找回老哈尔滨的味道

张纯义

来到哈尔滨后,听了看了很多老建筑的故事,越发的喜欢去寻找城市历史深处的过往,这些年,出去旅游采风,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受一下那里的历史,最直接的是民宅古巷。 哈尔滨中央大街这些年对老建筑的恢复和整修,让老街绽放着古老的魅力,马迭尔、露西亚、华梅、塔道斯等特色館店,飘洒出老哈尔滨的弥久香韵 2021年10月26日是老常80岁生日纪念日,正好道里端街新开了一家老俄僑家庭私菜咖啡馆,何不去那里庆贺一下80岁生日?于是上午九点从南岗家里出发,直奔道里端街四号老俄桥家庭私菜咖啡馆,进去以后给人的感受还真的大不一样。进店先说明来意,因不急着吃饭,店主很客气,他让我们先进去参观。 从一楼穿过步入后院,让我们惊喜的是这里还深藏着端街的街道历史博物馆!这是哈尔滨的第一家街道历史博物馆,对我们来说,走进街道历史博物馆还是第一次。 这是一栋近百年的老建筑,走进去的感觉是一下子穿越了几十年的时光,有我们熟悉的味道,更多的是比我们期待的还更厚重的惊喜,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小饭馆,而是老俄侨文化复合体的缤纷绽放,同时也是一家街道历史博物馆, 端街,始于1902年,全长240米,因街道很短故称短街,是哈尔滨历史上最短的街道之一。俄文街名“Короткая”,音译为“特罗特卡亚”,又称外国八道街,1925年由短街的谐音改称端街。1902年端街地块开始出租,<br>共划分18个地块号。 这条街有记载的最早建筑是俄国人安德烈耶夫·西涅茨基在第954号地块建造的房屋。最早的楼房是1912年前落成的横滨正金银行哈尔滨办事处所在二层楼房。同年开办的春华斋点心铺是有记载的端街最早的中国商号。1916年,《远东报》迁至街口。1920年至1930年代,捷利洋行,道里药房、福顺成商店、惠滨泉浴池、基督教卫斯理堂、亚细亚旅馆、金城银行、藤吉牛奶咖啡店等中外商号先后在端街开办。可见这条街当年的繁华。 最让人惊讶佩服的是,端街的历史都是饭馆的老板宋兴文从他收藏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并梳理出来的,从而建起了这个街道博物馆。看了这些珍贵的馆藏和历史介绍,你再感受这条街和这座老房子,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博物馆里展出了不少当年这条街上建筑的图纸。这个图纸,最鲜明的是图中圆形的“乌瑟马克炉灶”现在依然在,当年这就是用来取暖的。 这便是图纸上标明的乌瑟马克炉灶,两间屋子和走廊都有炉门,这炉门过去家里都使用过。 圣诞节国内是最近这一二十年才盛行过的,但在哈尔滨,早在一百年前就开始过了。左边是当年侨民的家里,右侧是秋林当年的圣诞节广告。 哈尔滨人的时尚由来已久,这张黑白照片是当年中央大街的一景,这穿着在现在也是非常时尚的。 这块“面包石”来自哈尔滨第一条石头马路——地段街。地段街始于1899年,因中东铁路工程局第九施工段驻扎于此,故称为地段街。1915年,时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的希尔科夫公爵升任俄国黑海铁路公司总办,因他曾担任第九段段长,将“地段街”改称“希尔科夫王爵街”,1927年,改回“地段街”街名。<br><br>端街铺设石头路面始于1926年,史载7月13日,哈尔滨自治临时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招标翻修短街等马路,彼特廖夫中标承修。 上百年前哈尔滨就有照相馆,这些照片都是当年哈尔滨的照相馆拍的。 哈尔滨第一家中文报纸《远东报》九十多年前社址就在端街。 端街上的红色历史<br>最著名的是姜椿芳在端街做地下党接头工作的经历。姜椿芳先生是著名的红色翻译家、作家,1928年来哈,1931年加入共青团,次年入党,曾任共青团哈尔滨市委、满洲团省委宣传部部长,参与创办“星星剧团”、“口琴社”等左翼团体。 在此期间端街31号礼拜堂成为地下党接头和传递情报的地点,有时将情报夹在《圣经》里,有时在该教堂的阅报室接头,有时利用祷告时秘密传信。1936年6月,姜椿芳因《大北新报画刊》案子被捕,张海云积极设法营救,最终将其保释出狱。 走过博物馆,顺着一个旋转楼梯上二楼,便来到了老俄侨家庭咖啡馆,走进家庭咖啡馆,就像来到了当年的俄侨人家。一条幽长的走廊,分别有大客厅和小套间、中客厅、小客厅,还有面包、咖啡间,卫生间。 高高的举架,油黄的门和窗子,飘逸的窗纱,拉桌、茶几、柜子、油画、花瓶、台灯、钩织台布、咖啡杯、老唱机等,是那么的熟悉,沙发上随手放着的毛衣、大披肩,仿佛是主人匆忙离开,那看似的凌乱中却透着一份精心布置的匠心。 还有这台钢琴,真是迷人,真想坐上去弹它几首。 挂在墙上布拉吉,至少都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彰显着当年这座城市的时尚,也讲述着曾经的浪漫过往。 从那些摆放的照片、雕塑、花儿、手帕、茶盘、形形色色杯子,甚至是过去的一个老衣架上挂着的刺绣中,你都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气息。精致的生活方式,温馨的生活态度,浪漫的生活格调,如梦般的老俄侨人家生活场景。 其实老俄侨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影响了那个年代的哈尔滨人,哈尔滨人现在的很多生活习惯和方式都留有俄侨生活的印迹。 站在二楼临街的小阳台上向西看端街一目了然。 向东看中央大街近在眼前。 前面是端街头上的小广场。 三楼的阁楼上,还有间书屋,虽然很小只有几平米,但书香依旧。店里正在举办旧书换咖啡活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带本有关历史、艺术等内容的书去分享,让它成为书屋的一员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阁楼书屋非常雅静,手边置一杯咖啡,手捧一本书,有一壁炉陪伴,还可以透过窗子看人来人往的街道,这感觉,美哉! 如果你仔细观察,发现店里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一种白色小花的香踪。原来这种类似小灯笼般的小白花叫铃兰,是俄罗斯人非常喜爱的花卉,林间小道随处可见。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对铃兰情有独钟,称铃兰为“百花之王”。 铃兰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风铃草。气味甜,全株有毒。花果期5~7月。<br>铃兰花语:幸福归来,还有希望、纯洁、温柔和贞节等象征意义,难怪新娘们手捧的花常用铃兰。 淡雅朴素的铃兰,有着一种神秘而浪漫的美丽,它被天性浪漫的法国人所喜爱,每年5月1日是法国的“铃兰节”。在英国有“淑女之泪”的雅称。 模特八戒美女也经常光顾这里 八戒美女与餐厅经理交谈 12点多下到一楼吃午餐<br>娜塔莎三代家传的俄侨私房菜 1927年,娜塔莎的姥姥鲁克维诺娃跟随中国姥爷从海参崴移居哈尔滨,1957年回苏联定居,将家传私房菜传给了女儿。1950年代初,娜塔莎的母亲列娜,成了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的厨娘,家传手艺得到了领事馆的高度认可。右上角的黑白照是俄私房菜传人娜塔莎的家庭照 娜塔莎1951年生于哈尔滨,家传了姥姥和母亲的厨艺。历经岁月沉浮,俄侨们的日常饮食融入了哈尔滨人的习惯,俄餐的做法,也在顺应着哈尔滨中外交融的特色口味慢慢改变着。几十年来,娜塔莎用家传厨艺,延续着老哈俄侨们对哈尔滨乡愁之味的眷恋。随着一代代俄侨的离去,如今在这座城市里,依旧掌握着这些老哈俄式西餐家庭做法的,恐怕也只有俄侨后裔娜塔莎了。 第三代传人娜塔莎 想和娜塔莎合个影,又不好意思去说,只好离得远远的拍一张啦。 按照菜谱,一样点一个慢慢品尝,由于桌子太小,上一个吃一个,吃完一个撤一个,样样都尝尝。 老俄侨一楼的私菜馆就几张桌,目前有十几道俄侨家庭菜,几元至三十几元,物美价廉,老板说就是要做让老百姓也吃得起的家庭西餐。 这杯超级大的咖啡叫“一杯足矣”。老板说饭后慢慢喝,我们怕饭后肚里装不下,干脆一块来吧。 情侣咖啡,一生足矣:<br><br>听这个名字就有故事,老板说这个咖啡来自于他收藏的这个大咖啡杯。这是沙俄时期俄国著名瓷厂库兹库兹涅佐夫生产的,杯身上的俄文 довольно и одной,意思是一杯就够了。他说这话非常有哲理,对这杯子又非常喜欢,就专门到景德镇按原样炼制了一批。<br><br>根据咖啡杯上的这句话,特别定制了一款原创咖啡“油茶拿铁”,这是老哈俄侨传说中的传奇咖啡,神秘配方来自于老东北的传统油茶面,“一杯足矣”是真正的中西合璧。<br><br>这个咖啡还有个名字叫“情侣咖啡”。因为这个杯很大,一个人肯定喝不了,正好是俩人份适合情侣一起喝,你喝一口我喝一口,甜甜蜜蜜。“一杯足矣”后边儿还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一生何求”,58元的超大杯超值价吧?边吃边喝,又不忍心浪费,最后撑得肚子鼓鼓的,好没出息。 从上午10点多到下午3点多,我们在老俄侨咖啡屋愉快度过老常80岁生日。时间过得很快,边参观、边拍照、边聊天、吃顿饭,5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老常说:这是她第一次过这么奢侈,这么浪漫的生日,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时间又过得很慢,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 这里不能只来一次,需要慢慢仔细的观察、感受。这里不同于后期打造出来的民俗风情,那墙那门那窗那桌那椅那摆设杯子,都是来自上个世纪中期前后,有着太多的故事刻在了它们的身上。 老俄侨的家庭俄餐,历尽百年传承,延续的是俄式风味入乡随俗的情感温度,是独属俄侨家庭于此沉淀过后的气质解读,更是跨越政治与历史的经纬,流转百年风华后遗留下的老哈俄侨们的乡愁慰藉。 老俄侨私房菜馆,是哈尔滨老建筑活化的又一作品,多么希望哈尔滨有越来越多的这样老建筑的改造为今所用,为往留存。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老房子魅力绽放,让老味道历久弥香。复苏的是这座城市的洋气与优雅,带你品味的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 摄影、编辑、制作:老张 地点:哈尔滨市道里区端街四号(与中央大街交接处)<br>电话:18346085396<div> 2021.11.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