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汉阴县教研室落实“双减”政策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展分层作业教学实践指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1世纪的教育迫切需求培养出一批批新型的复合型社会人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本质是实施新时代教育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提质增效”。一方面是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校外培训机构质量。</p><p class="ql-block"> 学校教育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成长的主阵地,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时,因材施教,创新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发展。三步三环因材施教策略是以“分层作业”为契点的一种可借鉴性、可操作性的因材施教育人策略。各学科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通过“学生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来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教学产生影响,从而力促学生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其创新点是立足于学生分层,落实在作业分层、夯实在评价分层。其理念是承认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 保护每一个学习群体的心智发育水准,重视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出与其学习能力、掌握能力范围内相符合的适度作业,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p> 第一步 学生分层 <p class="ql-block"> 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识水平、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特点指导学生自主确定级别,形成不同层级。</p> <p class="ql-block">第一环:观察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特点,撰写学情分析报告。</p><p class="ql-block">第二环:设计分层级别图徽。师生共同研究设计学生分层的级别图徽。</p><p class="ql-block">第三环:自助定位构建学习小组。学生自主定位自己的级别,同时确定级别并拓印图徽。秉持学习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由不同层级学生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p> 第二步 作业分层 <p class="ql-block">《教育大辞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内作业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外作业即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为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或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第一环:确定三级目标 统筹作业方案。学科教师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阅读学科教师教学用书(教参)、钻研学科教材、分析学情,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统筹作业方案。</p><p class="ql-block">第二环:设计分层作业 制定课时计划。作业分层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提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作业类型由口头、书面、活动、实践相结合。根据教学目标、学情,设计课时学习任务单,即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单。</p><p class="ql-block">第三环:开展分层教学 分层完成任务。学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课内作业根据知识的梯度由教师引导、指导学生或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任务。并由小组内不同级别的组员汇报反馈学习结果。学科教师根据各小组学生的汇报情况,灵活机动分层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书面作业可在课后延时服务完成,实践性、活动类作业可在课外完成。</p> 第三步 评价分层 <p class="ql-block">第一环:课内评价 激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级别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义态度、学习能力、完成任务程度,给予相应层级的激励评价。评价语言丰富、中肯、针对性强,评价记录简单易统计,有层次性。评价时,将语言、图文评价结合进行。</p><p class="ql-block">第二环:课外评价 保质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运用激励性语言或标识批阅在作业本上。</p><p class="ql-block">第三环:终结性评价 增效益。终结性评价,即将过程性评价结果进行具体量化、评分,作为学校检测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依据。终结性评价可分为周评价、月评价、期末,年度总评价。采用递进式评价,并赋予不同的勋章或学习荣誉卡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时刻进步,积极向上,成为优秀、卓越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三步三环因材施教策略是一种具细化的教育教学策略,其为教师们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可操作性、易把握的一种教学方法。该育人策略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教学任务明晰化,课堂评价简单化。分层作业需要教师分层设计教学活动,按目标要求布置课堂学习任务,再分层评价。使得教学目标任务更加的明细化,能够使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教”的任务。分层评价采用分数量化 和语言评价结合,降低了教师丰富评价语的要求,而且具体的数据更能启发学生自我挑战力,小组成员汇报,团体评价量分更能刺激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p><p class="ql-block"> 教师作业批阅少而精细。一是课内作业不需要批阅,只需要课后检查。课外作业量少,教师可精细批阅。二是在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辅优,组长辅差生,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 该教学策略环节清晰,操作简单易行,利于新教师很快能着手进入教师角色。</p><p class="ql-block"> 利于中老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分层作业实践活动中,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教材,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分层设计教学活动,适时恰当地进行中肯的评价。这就促使了教师们要加强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p><p class="ql-block"> 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低层级的作业降低了学困生的达标要求,增强了其学习信心,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层级的作业是由低层级要求向基本作业的过渡,是该年龄段智力发展水平正常的学生达标要求,同时亦可激励低级别学生进行挑战完成,学生可以不做重复性的作业。避免了学生的作业倦怠感,利于学生有时间挑战高层级的作业。高层级的作业,主要针对培养未来社会卓越人才而设计的一种能力提升课外拓展型作业,利于发掘优质生的潜力,促使其达到更高的知识境界。较好地解决了优质生“吃不饱”的现象,提升了这部分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 学科教学中,布置分层作业任务,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以及团体评价机制,利于学生共进步、协同式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团队的互帮互助,更能开拓团队成员的思维智慧,能较好地促进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并着力培养一些管理型人才。</p> <p class="ql-block"> 以分层作业为契点的因材施教育人策略,不仅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减轻教师批阅作业的负担,减轻学生家长们的经济负担。一方面促进“双减”的落实,一方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p> 汉阴县教研室 汪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