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经山是千年古刹云居寺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小众景点。石经山虽然属于小众景点,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云居寺佛肉舍利出土之处。山上有九个藏经洞,共藏隋唐时期所刻经版4196块,还有金仙公主塔、千年石凿古井和隋唐碑刻等诸多历史遗迹,被称为“国之重宝”。</p> <p class="ql-block">从景区大门到藏经洞共有1.3公里,上升大概有300多米。</p> <p class="ql-block">石经山又称“小西天”,这个名称早在40多年前在大石窝镇(当时大石窝镇叫南尚乐乡)下乡插队时就听说过了,记得第一次去石经山还是在1978年的夏天和几个知青同学一起徒步去的(途中还搭蹭了一段公交车)从我们插队的村到石经山有大约8公里,今又重游,感慨颇深,时光荏苒。</p> <p class="ql-block">沿途有不少这类象形石,走起来也不感觉寂寞。</p> <p class="ql-block">因为山上藏经洞里有很多当时唐玄奘取经时留下的珍本石刻,所以来一次小西天被称西天取经,这个说法靠谱。</p> <p class="ql-block">石经山这条古道开凿于隋大业年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先人曾运送过无数经版。古道大部分是在山体岩石上开凿而成。每级台阶都留下了先人们不朽足迹。拾级而上,我们将切身领悟锲而不舍的“石经精神”。</p> <p class="ql-block">走在千年古道上,感觉古道就是一道人文和自然景观,那厚重的历史承载着房山的石刻文化。</p> <p class="ql-block">抬头看,能看见半山腰藏经洞的白色护栏了。</p> <p class="ql-block">圣水井,此井深10m,刻经先人凿岩而成。已有千年历史。因井水甘甜且千年不枯,被老百姓传说为“神井”,自古就有喝此水清心明目、祛病延年的说法。井盖太美了,二龙戏珠。</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108级台阶,藏经洞近在咫尺。古人特意开凿了108级台阶。据说,这代表人生中的108种烦恼。每登一级,就能消除一种烦恼。登完108级,就意味着消除了一切烦恼。</p> <p class="ql-block">藏经一洞、二洞。</p> <p class="ql-block">藏经七洞</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当年来到此处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红漆铁门是雷音洞(五洞),以前是开放的,因为疫情临时关闭了。</p> <p class="ql-block">雷音洞,据当年插队时村里老乡的介绍说,凿这些藏经洞时,洞里边的石柱是凿洞时留下来的,现在看雷音洞的石柱不是凿洞留下来的,也许有其它藏经洞的石柱是凿洞留下来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石柱上的雕刻乃是隋代雕刻中的精品。据介绍石柱上共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刻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好石经版,其它的藏经洞都是不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跟包场似的没有几个游客,等了一会儿才上来两个年轻人帮我照了一张像,才完成了打卡。</p> <p class="ql-block">1978年夏天我们到这里,这里还是羊倌放羊时避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重雾霾天气,都看不清楚山底下的京原铁路大桥了。</p> <p class="ql-block">山上还有众多的景点呢,尤其想看看金仙公主塔。金仙公主为唐玄宗李隆基八妹,热心支持云居寺刻经,奏请唐玄宗赠给云居寺唐代新旧译经四千余卷,又将寺旁麦田、果园及环山林麓赐给该寺作为永久性寺产。</p> <p class="ql-block">山上也没有人施工可就是不让上去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非常遗憾。</p> <p class="ql-block">往山下走时回头才能隐约看见金仙公主塔。</p> <p class="ql-block">从石经山出来后,准备去云居寺,路上远远的看见了云居寺景区外山上有一座塔,时间尚早,准备上山看看去。这是平时爬山时落下来的一个毛病,看见了好风景和好的建筑就必须要看看去,不拉空。</p> <p class="ql-block">山不高有台阶走起来很轻松,但天气不好,山底下的云居寺塔只能模糊的看见两个塔尖。</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遇到一放羊老汉,问老汉山上的塔为何塔?老汉告之,此塔名为“老虎塔”,听口音老汉是南方口音,于是老汉告诉我,他老家在江苏,在水头当兵(防化团)的,1976年复员就留在了水头村。</p> <p class="ql-block">老虎塔,也称云居寺辽五层八角砖塔。就在云居寺西北水头村的山顶上,建于辽代(公元916-1125年),为砖砌八角形五层密檐式塔,高约9米。密檐之上的刹顶为宝珠。此塔为保护寺庙平安的吉祥塔,俗称老虎塔。</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景色与香山公园比较已经到了晚秋,只有几棵树看着还挺漂亮。</p> <p class="ql-block">在老乡家的地里还能随处可见这样的石碑,足以说明当年云居寺的规模有多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