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4日上午通过线上直播课的形式听了衢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吕虹老师的一节关于作业设计的课程,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极力的想去探索如何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如何在作业设计上进行创新改革,如何做到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不增加老师和孩子的双重负担,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所以吕老师的课仿佛为我们拨开云雾,带领我们打开了新视角的维度,而我们也在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中,在这样的探索中创造适合我们自己孩子的一些好的方法,让孩子们变得乐学,勤学,好学,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这堂课的内容吧:</p> <p class="ql-block"> 一、关于作业的误解</p><p class="ql-block">1.误以为作业问题很小,不值得研究。</p><p class="ql-block">2.误以为每个老师都会布置作业,不需要指导,多年来放任教师个人随意布置。</p><p class="ql-block">3.误以为作业越多越好,导致“用作业数量替代作业质量。”</p><p class="ql-block">4.误以为教师不需要自己设计作业,只要依靠校外教辅或别人设计的试卷即可,导致“依赖心理”和“拿来主义”盛行,很多教师作业的设计能力,命题能力每况愈下……</p><p class="ql-block">二、学校作业改革面临的六大挑战</p><p class="ql-block">1.让作业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p><p class="ql-block">2.建构以校为本的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p><p class="ql-block">3.跨学科作业的探索与实践。</p><p class="ql-block">4.真正发挥差异性作业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5.实现“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p><p class="ql-block">6.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式作业。</p><p class="ql-block">三、作业设计的转型</p><p class="ql-block">1. 作业设计转型在“控制”上着力。</p><p class="ql-block">2.作业设计转型在“形式”上着力。</p><p class="ql-block"> ❶首先控制作业的总量;其次是控制作业完成的时间,例如“某一题在几分钟内完成”限时作业设计;最后是控制作业完成的场域,例如限定在课内完成或者在托辅时完成。要做到两个改变:①认知科学,按照认知层次分类,让不同的作业瞄准不同的层级。②命题面貌上,原先的作业题目生硬,如今情景化题型。</p><p class="ql-block">❷作业设计整体框架,顶层逻辑建设:</p><p class="ql-block">①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p><p class="ql-block">②设计要基于语文学科特质的理解。</p><p class="ql-block">③设计要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p><p class="ql-block">四、作业设计领域</p><p class="ql-block">(一)关于课内知识的百分之二十部分</p><p class="ql-block">1.立足教材,落实语文要素——聚焦课时目标,设计作业。</p><p class="ql-block">2.立足学生,引导展开学习——聚焦课程目标,设计作业。</p><p class="ql-block">3.立足素养,体现能力发展——聚能力目标,设计作业。</p><p class="ql-block">4.整体的思考:①促进统编教材的使用。②实现作业功能提升。③强化学习的过程性评价。</p><p class="ql-block">5.编写意图:①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类积累与运用。②注重整体感知的学习支架提供。③注重课内阅读的思维与方法。④注重课外阅读的方法迁移与运用。⑤注重助学系统的策略与方法设计。</p><p class="ql-block">(二)关于素养空间的百分之八十部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第一学段(低年级):注重阅读与亲近自然</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主题作业纯真和谐)</span></p><p class="ql-block">2.第二学段(中年级):注重阅读与亲近艺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主题作业高雅浪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第三学段(高年级):注重阅读与亲近科学</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主题作业理性实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4.瞄准素养空间的百分之八十部分作业设计中阅读就是主旋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①低年级——意在多读,习惯与阅读,开通“以阅读学习”的全新路径。</span></p><p class="ql-block">②中年级——意在会意,通过学习阅读,借助阅读,关联语文实践能力发展。</p><p class="ql-block">③高年级——意在读好,经由阅读,养成好的习惯,拥有好的阅读品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业设计案例分享:</p><p class="ql-block">一、一年级系列作业促阅读自律性养成</p><p class="ql-block">1.“和大人一起读”系列作业。双减政策下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教材编排有明确的板块安排,通过多种方法达成学生阅读自律性的成果。</p><p class="ql-block">2.为学生的阅读自律性养成搭建好支架,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是一条有效路径。</p><p class="ql-block">3.统整有体,设计成链,用逻辑呈现作业,实施有序,开展成向有原则推进作业。</p><p class="ql-block">4.从习惯到过程需要做到:设计作业——统整思考——有体系——全面设计——成链条——逻辑呈现。</p><p class="ql-block">5.以方法渗透为始——促愿读(固定的阅读时间,适宜的阅读环境,融洽的阅读形式);以任务激活为经——夯真读(不要“要求”,需要“引导”);以要求分成为纬——得实读(多元任务可自选,多种目标按需达,多样形式容组合);以成果展示为终——获趣读(阅读展示是阅读作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p><p class="ql-block">6.“双减”政策的出台,在校时间的增加,在家时间的自由,阅读推行便捷从而形成课堂立形,样式引领。通过晚托助力,多方共筑,家庭主场,内化到位从而形成作业呈现有系列,作业展开成系统,而阅读自律性养成定能顺理成章。</p><p class="ql-block">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段语文口头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三、高段语文“长”跨度式深度练笔设计</p><p class="ql-block">四、在阅读中亲近鲁迅</p><p class="ql-block">五、单元教学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尝试——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单元整组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太多,需要消化和自我吸收的内容太多太多,需要精心设计的内容太多太多,一次次的学习就是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自我否定都是在鞭策自己需要不断进步,单元一体化的作业设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希望自己能够马不停蹄的往前赶,争取给自己打开一扇新大门,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做好每一件事,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