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31日,周六。再次游览北京北海公园。起初主要目的是参观一年一度的菊花展览。进园后,天气晴好,游客不多,就决定改变计划,全面游览。</p><p class="ql-block"> 北海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面积68.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为38.9万平方米,在辽代称为“瑶屿”,始建于公元1166年(金大定六年),原为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朝代的帝王及皇室成员游幸驻、处理政务及祭祀的御用宫室,是现存世界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皇城御苑。</p><p class="ql-block"> 本篇按游览顺序记录。</p> <p class="ql-block"> 北海</p> <p class="ql-block"> 静心斋园林景区</p> <p class="ql-block"> 镜清斋</p> <p class="ql-block"> 镜清斋是整个静心斋园林景区的主体建筑。此主殿建筑面阔五间,前廊后轩,四周抄手游廊环抱方池,体现了其以池水为主题的布局立意。此殿端庄素雅,乾隆更写下“临池构屋如临镜”的诗句来描述它。殿外”镜清斋”三字隶书匾额为民国初年陆徵祥所书。</p> <p class="ql-block"> 抱素书屋</p> <p class="ql-block"> 罨画轩</p> <p class="ql-block"> 罨画轩是静心斋内观景的最佳处所,罨画意为色彩鲜明的彩画。其右侧沿山而建的半壁爬山廊,名为“读画廊”。乾隆皇帝诗中称:“来凭罨画窗,读画隔岸对”,是说在这里既可以欣赏如画的美景,又形成一种“看者原为画里人”的审美趣味。</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主建筑为极乐世界殿,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其横梁跨度</p><p class="ql-block">13.5米,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殿四面窗扉、楠扇细镂花纹,殿内高处悬挂金匾,上书“极乐世界”为乾隆御笔。上方为金光灿灿的八角穹窿团龙藻井,十分庄严。殿四面环水,有桥可通,东西南北各有琉璃牌楼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栏石桥,整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殿内原有南海普陀泥塑一座,山上布有二百二十六尊罗汉佛像,山下绘满海水,以象征佛界普陀胜境,故有“罗汉山”和“海岛”之称。</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 原是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九龙壁高5.96米,厚”60米,长25.52米。壁身建在青白石基座上,为城砖所砌,四面用4块七彩琉璃砖瓦骧嵌而成,壁顶为庑殿式。壁的两面个有9条彩色大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壁的正脊、岔脊、滴水、勾头、线砖等处亦都有龙的踪迹,总共有大小蟠龙635条。中国现存3座古代九龙壁,唯这座是双面壁,堪称中国琉璃建筑术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其中,澄观堂、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皇帝的行官。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为收藏48方书法石刻,特增建快雪堂院落,</p><p class="ql-block"> 192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运动的著名将领蔡锷(字松坡)将军,经黎元洪批准,将快雪堂三进院落拨作“松坡图书馆”第一馆,梁启超出任馆长,第一馆专藏中文书籍(石虎胡同成立第二馆藏外文书籍)。松坡图书馆内,澄观堂为阅览室,浴兰轩为藏书室,快雪堂辟为“蔡公祠”。1929年初梁启超病故,因经费不足,松坡图书馆两馆合并,1949年5月又与北平图书馆合并,图书馆继续开放几年后关闭。1987年快雪堂三进院落交还北海公园。经修后,改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面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五龙亭</p> <p class="ql-block"> 阐福寺</p> <p class="ql-block"> 阐福寺位于北海公园西北角,原为明代“太素殿”旧址。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谕旨改为佛殿,仿照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的规模,新建殿宇房屋,定名“阐福寺”,成为清代皇室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寺内建筑有钟楼、鼓楼、天王殿、大佛殿(已无存)等。大佛殿外观高大雄伟,殿内供奉千手干眼佛,佛身用整株金丝楠木雕刻,镶嵌着无数珍宝。1980年曾将此处辟为北海经济植物园,每年在这里举办北京市菊花、月季、盆景、根雕、荷花等展览。</p> <p class="ql-block"> 这次游北海公园,主要目的之一是参观一年一度的阐福寺菊花展。今年的菊花展使人非常惊喜,展出的有各大机构最新的菊花品种,五彩斑斓;菊花盆景造型美观,别具特色;菊花插花更是风格各异,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尤其引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 五彩缤纷的菊花</p> <p class="ql-block"> 各具特色的菊花盆景</p> <p class="ql-block"> 别具一格的菊花插花艺术</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主建筑为极乐世界殿,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其横梁跨度</p><p class="ql-block">13.5米,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殿四面窗扉、楠扇细镂花纹,殿内高处悬挂金匾,上书“极乐世界”为乾隆御笔。上方为金光灿灿的八角穹窿团龙藻井,十分庄严。殿四面环水,有桥可通,东西南北各有琉璃牌楼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栏石桥,整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殿内原有南海普陀泥塑一座,山上布有二百二十六尊罗汉佛像,山下绘满海水,以象征佛界普陀胜境,故有“罗汉山”和“海岛”之称。</p> <p class="ql-block"> 北海石雕石刻文物展</p> <p class="ql-block"> 金大定六年(1166年),在今北海的位置始建大宁宫,后历经元、明、清多朝的补建与营建,形成如今北海的格局,在85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北海几经风雨。诸多景观与建筑或改建,或消失。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珍贵的建筑构件和精美的石雕艺术品被当做新景观翻建之用,是构建园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公园各类修增工程及公园建设的开展,陆续发现并收集了相当数量的石刻文物,为进一步展示北海悠久的历史底愿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公园对园内部分有价值的散存藏品、石构件、疏璃构件等文物进行重新整理、分类,并推出“北海石雕石刻文物展”,在充分展现中国石刻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探索文物保护与展览相结合的可持续模式。</p> <p class="ql-block"> 琼华岛景区</p> <p class="ql-block"> 琼华岛,位于北海的中心,集园林、建筑、文化等诸多艺术于一体。琼华岛主要景观白塔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塔前有善因殿,内供大威德金刚神像一尊,殿四周外壁上镶有小琉璃佛像455尊。琼华岛南麓的主要建筑为永安寺,它依山就势而建,与白塔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寺内有钟楼、鼓楼、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殿内分别供有释迦牟尼、藏教始祖宗喀巴、八大菩萨、十八罗汉等塑像,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喇嘛寺庙。山麓西侧有悦心殿和庆霄楼。悦心殿是清朝皇帝在琼华岛临时处理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旧历十二月初八,帝后们登庆霄楼观赏冰嬉(冰嬉是在冰上抛球的一种游戏)。琼华岛上还建有“引胜”、“涤霭”、“云依”、“意远”四亭,建筑形式独特巧妙,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 白塔</p> <p class="ql-block"> 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塔高35.90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及雍正八年 (1730年)均因地震裂缝而重修过。嗣后历年都进行过修缮,1964年进行过加固大修,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上“十三天”被震毁, 1977年修复,2005年对白塔及琼华岛古建筑群进行了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修鳝。</p><p class="ql-block"> 塔前的善因殿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添建的,亭为重檐,上层圆顶筒瓦、板瓦、宝顶均为铜质鎏金。下层方檐为琉璃制品, 墙面用455块塑有佛像的琉璃转镶砌而成,南面为铜制的四扇隔扇门,里面曾供奉"大威德金刚神像”一尊。</p><p class="ql-block"> 白塔建成后曾在塔后设有高大的"五虎杆和铜铁质信炮,驻过亲兵。</p> <p class="ql-block"> 永安寺</p> <p class="ql-block"> 永安寺位于北海白塔山南麓。始建于清顺治八年。是清世祖福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修建的,名白塔寺。初建时,寺内建筑有正觉殿、普安殿、圣果殿、 宗镜殿、转角房、顺山房和白塔。正觉殿为山门。乾隆六年 (1741年)改称永安寺。乾隆八年(1743年)对永安寺进 行扩建,增设法轮殿、钟楼、鼓楼和永安寺山门。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增建善因殿及引胜、涤霭二亭。乾隆三 十九年(1774年),于二亭内各立一碑,分别镌刻乾隆御 制《白塔山总记》和《白塔山四面记》。</p><p class="ql-block"> 永安寺是一组反映宗教文化的建筑群落。它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色彩斑斓,蔚为壮观。由于历史的原因, 寺内的部分建筑已毁,造像亦已无存。1993年,公园管理 处对永安寺进行了全面修葺,并复原了寺内原有的全部建筑 和造像,使永安寺再现了当年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 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 万佛楼遗址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万佛楼石碑</p> <p class="ql-block"> 从北海看中国尊</p> <p class="ql-block"> 残荷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