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斑斓染秋色,馨香醉课堂。 11月5日,宁武县西关小学所有低段语文教师在吕利云校长的带领下,奔赴实验小学,参加由宁武县教科局领导教研室牵头开展的教研室示范课展示教研活动,领略名师风采,感受魅力课堂。展示课在崔林瑛老师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思想中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首先作课的是西关小学副校长王巧琳老师,她给我们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上课伊始王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和实验小学3.8班的孩子打招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构建和美课堂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 灿烂的笑容,亲切的话语,肯定的赞扬。“你真是一个大学问家!”“你真是我们班的学霸!”“这个词我们能不能换一个呢?”“老师还是希望你来说……”“你将来一定是个好老师!”等一系列丰富的激励性评价语言,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畔。王老师时而摸摸孩子的小脑袋,时而给孩子送上一个鼓励的笑容,或者和孩子亲切地握手,给予了孩子们肯定。“你送孩子一朵花,孩子还你一座花园。”我看见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王老师的敬爱和对未来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王老师通过巧抓关键词,让学生品读词语的魅力,体会观察点不同,观察时间不同,表达内容也将不同,告诫同学们表达一定要清楚,准确。简单的一个动词,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就可以构建一个灵动的画面,王老师采用“分”找词语,“连”合呈现,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学会写作方法。她用罗丹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告诉学生发现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 各位领导、老师课上认真聆听,课后积极的探讨,挖掘闪光点,提出不足。</p> <p class="ql-block"> 阳矿小学副校长闫菲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年级上册的《比尾巴》。实验小学1.2班学生的课前律动《天天向上》,动作整齐划一,节奏感强,给人蓬勃向上的感觉。闫老师就在这积极向上的氛围里展开了她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闫老师用有趣的故事,精美的贴图,甜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课本。复习孩子们刚学完的汉语拼音,引出课题。由“比”的甲骨文到楷体这样的字源识字,到“把”的部首识字,再到后来《耳朵》的拓展识字。始终围绕识字为主,抓住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把识字教学一一落实。</p> <p class="ql-block"> 对于怎样读好问句?闫老师身先示范,使学生轻而易举的了解到,要想读好问句,语调先上扬。接着通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你问我答读等一系列的方式,让学生一方面巩固生字,一方面品味语言美。</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里实验小学张老师提出,要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模仿,要大胆的放开学生的手。西关小学的丁敏老师则用巧和趣来定义这两堂课,词语巧,贴图趣。东关小学的郭副校长希望我们的教学语言更精准,更精炼。</p> <p class="ql-block"> 西关小学吕利云校长向所有语文老师提出振聋发聩的问题,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课堂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她建议老师们紧扣语文要素,每个环节的达成都要围绕语文要素而为,学会大胆的取舍,每节课都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并提出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以识字教学为中心,做到随文识字。最后吕校长评价两位老师舌灿莲花,淡妆若现,着装得体,动作和谐,眼神里充满着浓浓的爱意,具备了优秀教师的特质,并希望每位教师都成为这样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时,教育局教研室王欣老师指出了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她建议每位教师课前都要去思考:教学目标是什么?语文素养是什么?课堂的主角是谁?让我们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为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最后王老师提出“大道至简,解读课标”的建议,告诫我们,课时划分要合理,课堂问题设计不宜过多,教师要相信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课件制作也要合理不宜过多。</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只要有教学就会有问题,有需要研究。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这次教研示范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研的结束,我们将“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充满生机,让我们的课堂扎实而高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