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一趟不容易。一来是路远迢迢日夜兼程且居无定所十分辛苦,二呢是新冠疫情的四面围攻,心累。出去旅游,本来就有限的游玩时间还得挤出来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应付各种的情况,老年人对手机并不那么熟练,可大家为了应对不断的查验,都硬生生地被逼成专家了,什么手机绿码,什么通信行程卡,什么藏码通青码通苏码通,什么核算报告查询单,似乎每每到一个地方这些都要准备好,无论是住店、坐车进出站、进景区,或者在途中的各地设的查验岗站,手机不能离手,这些到最后大家都能随手拈来,你说容易吗?还得抽时间排着长队去做核算检测。嗨,真的不容易!<div> 回来后想写一点这次游玩的游记,同样不容易。趁着这次回来按照社区防疫要求,半个月的在家自我健康管理,不上学不上街不出门不带娃。那样总可以安安静静地写点什么了吧,那确实也写了点什么。第一篇首篇发到朋友圈后,有的圈友还夸我有文才,我知道,那就时在鼓励我给予的赞誉,我一个地地道道的理科生,真不能苟同如此一说。在第一篇写了这场旅行的背景,初到西藏的印象等,我都不敢展开来细说,因为估计也没人要看,我是第一次去西藏,觉得什么都新鲜,但在我的圈友中去过西藏的人大有人在,展开来说就是浪费大家时间,再就是我的文底实力也不容许呀,咱就不献丑这个了,叙事点到为止吧。<div> 看了朋友圈的反应,让我真没有这个动力继续往下写了。平时随便拍个照发个朋友圈,能迎来大波的朋友点赞,这次我觉得花了不少精力好不容易有个开头,嗨,头上凉凉的了。居然没几个朋友为我点赞,或许是周末大家都忙没时间吧。但愿如此,要不我真的没有动力了。</div><div> 开弓没有回头剑,还是继续《我的西藏之旅》吧。</div></div><div> 今天接着写我的进藏之路。希望还能得到你的鼓励。(此处有掌声)哈哈哈......!<br></div> <h1><b>四、进藏之路</b></h1>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br> 韩红的一首旋律特征鲜明,西藏风格典型突出的抒情性歌曲《天路》,激起了人们对青藏高原这片神圣土地的向往。大家都喜欢听也喜欢唱这首“天路”歌,更希望有机会踏上这条“天路”,来一场真正的“天路”之行,感受一场不一样的惊险旅行。<br>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是入川,现在我们进入四川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为难我们了,可是要进西藏,那是真正的上青天,在没有修建青藏铁路这条“天路”之前,你能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西藏,马车?汽车?近两千公里的路程,要爬上4000米以上的缺氧高原,要穿过被喻为生命禁区的死亡地带,更要跨越重重的高山峻岭,跋涉大江大河,可见要进西藏有多难。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有公路、铁路了,可以借助于交通工具直接进西藏了,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难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先辈将士们为修建这条“天路”曾经付出过多少的艰辛和智慧,是他们创造了多少个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成功的成功奇迹,雕刻成为了世界修路历史上永久的丰碑。<br> 当然,现在进入西藏旅游,可以有更多的路线选择了,除了上面提到的青藏铁路外,你还可以选择最美国道318国道线公路进入或者走北线国道109或选择航空线路直飞拉萨贡嘎国际机场。<div> 被喻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318国道线,基本沿着北纬30度线走向,可它不是一般的高速公路,尤其进入川藏段后,一路地势险要,正像我在我的朋友圈上写的那样是“一路颠簸一路景”。川藏南线于1958年就正式通车了。沿途会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众多河流,穿过平原、高山、峡谷、河流、草原、冰川、森林等不同的景象风景区,美到极至,并且触目可及,一路上可以说是不停地在大地和云端舞蹈,奇美与奇险并存。如果敢冒险又有时间,去体验一下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div><div> 109国道西宁到拉萨路段到2009年全线通车,在青藏高原段也基本与青藏铁路平行走向,其中西宁至格尔木路段794公里,格尔木至拉萨段1215公里。这也是目前通往西藏路况较好且最安全的公路,是多数人进藏的首选。青藏线不同于318国道线的崇山峻岭、峡谷河川,除了个别地段,青藏线是一条直线到达拉萨,从北方进入西藏的这条109国道或许是更好的选择。</div><div> 如果选择航空路径直接飞抵拉萨,那当然是最为快捷的一种选择,唯一不足的是缺少了那份颠簸的过程体验,也缺少了观一路风景的美好享受。当然,也是一种选择,看你需要什么。</div><div> 我们这次去西藏,选择的路线还是走青藏铁路。一是节省时间,二是减少风险,更重要的是想体验这条神奇“天路”的感受。毕竟本次去西藏有很大的成分是被韩红的《天路》所打动。</div><div> 接下来还是继续说说这条“天路”。</div> “天路”中的青藏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在我国最大、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上修建的铁路。真正意义上的“天路”就是这条穿越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她东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最终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途中有著名的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景区,全长1956公里。我们乘坐Y975次有氧专列,路途时长为约21个小时,因大部分路段是单轨加内燃机车,列车平均时速不足100KM小时,好在沿途风光无限,也并不觉得时间的漫长。吃吃饭、睡睡觉、看看窗外风景,听听广播的风光介绍,那神奇的天路瞬间变短了,正像歌词里唱的“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哈哈,<b>藏族同胞们,我们来了!</b> 我们从西宁出发到拉萨,会陆续看到三十四座主要景观车站,这三十四个驿站,好似三十四颗明珠,蜿蜒的铁路就像神奇的金线,把每一个驿站串成珠链,镶嵌在高原女神圣洁的项脖下,幻想成了一条神奇的天路。她的最高点位海拔 5072 米,在著名的唐古拉山山口,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路基段了。<br> 据介绍,在建设这条“天路”中,由于需要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地处世界“第三极”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大部分施工地段处于号称“生命禁区”,施工工程难度相当大,资源投入也非常高,她的建成也是成为了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br> 这建成的三十四个驿站,除了西宁站、格尔木站和拉萨站外,有许多站是不能上下客的无人值守车站,这些车站设计主要是用来单路轨车道对相列车交会用的。<br> 根据地形条件不同,“天路”分为两大段,前半段是西宁至格尔木段,地势较为平坦;后半段是格尔木至拉萨段,地形、气候以及施工条件都非常恶劣。她们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修建成的。其中建成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目前已经为双线电气化铁路了,而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目前还为单线且是非电气化的柴油内燃机牵引铁路。<br> 西宁至格尔木段自1958年起就开始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线建成通车,2000年初启动扩能改造工程建设,2001年10月完工,2007年开始进行复线建设,2011年6月29日完工并实现电气化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全长1142公里。2017年9月18日开始进行扩能改造工程。<br> “天路”所经过的青藏高原不但海拔高,而且地形复杂,大山大河数不胜数,地势险峻多变,而且高原上分布着我国70%的冻土,是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在建设中,要在冻土区施工是个世界性工程难题。另外,青藏高原地质活动频繁,地震频次高、强度大。在这种高海拔且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地区修建铁路,世界上绝对没有先例。曾有国外专家来考察后预言,要在这样的地方修建铁路,哪怕修100年也不能建成。而我们中国人就不信这个邪,中国人能战天斗地,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创造!<b>厉害了,我的国!</b> “天路”上的三十四个景观驿站,也被称作三十四颗明珠,人们把她颂作雪域珠链,刚听完列车广播的介绍,现学现卖地在这里我来挑几个代表性的景观车站来说说。 首先是“天路”起点<b>西宁站</b>。<br> 西宁站是青藏铁路的零起点,1959年建成,1979年9月,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西宁站开通了至格尔木站的旅客列车。站区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有21条到发线,4个高速站台,站房采用高架候车、地下进出的立体布局。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火车站了。 第二个是<b>格尔木站</b><br> 格尔木站1979年建成,也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起点站。所在地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深处的阿尔顿曲克草原。格尔木市经过50多年的建设,昔日的戈壁滩已经变成一个生机盎然的绿洲,绿色长城抵御着风沙的侵袭,历经千年的胡杨林也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观。高原湖泊、戈壁草原、昆仑雪山等构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游客。格尔木站是个上下客旅客较多的一个中间站。我们乘坐的专列好像就只停了这个站上下客,因为经过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b>楚玛尔河站</b><br> 楚玛尔河站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是长江上游通天河的北源,楚玛尔河是两岸藏羚羊主要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海拔为4495米。藏羚羊可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个宝贝嗬! <b>沱沱河站</b><br> 沱沱河站位于青海省西周格尔木市唐古拉山,海拔4547米,为有人值守的景观车站。可观景点为长江源头沱沱河。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侧的冰川中,长375公里,与当曲、楚玛尔河共同组成了长江源水系。 <b>唐古拉站</b><br> 唐古拉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海拔5068米,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是青藏铁路最重要的观光车站之一,可观景点为赏唐古拉山最高峰格拉丹冬的雄姿。<br> <b>安多站</b><br> 安多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城南部,海拔4702米,是青藏铁路进入西藏的第一大客货两用车站,占地14万平方米,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它是一个重要基地。同时位于安多县境内的措那湖,海拔4650米,湖面面积4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也是怒江的源头。和纳木措一样,这是一个信徒经常会来朝拜的湖泊。传说它曾是西王母的沐浴之地。在当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措那湖是一个“神湖”,也是青藏铁路沿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br> <br><br> <b>那曲站</b><br> 那曲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西面,海拔4513米,它是青藏铁路的中转站和补给站,站房总面积7400多平方米。那曲地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周边有纳木错等旅游景点。纳木错湖边的佛掌石是藏民朝圣的必到之处,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纳木错湖有5个岛屿,其中景点最集中的是扎西岛,有佛掌石、夫妻石、天虹桥、善恶洞等景观。<br><br> <b>拉萨站</b><br> 拉萨站位于拉萨河南岸,距离布达拉宫约20公里,海拔3641米,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启用。它是青藏铁路沿线车站中(除西宁站)规模最大的车站,建有7个站台,总面积约2万3千多平方米,屋顶架空穹顶跨度也是目前铁路车站中最大的。 从西宁踏上这条“天路”,一路西行南下,沿途经过几处标志性的路段,地形环境复杂,建设难度极大,值得在这里单独说一下。由于本次列车为Y975次有氧专列,途中禁止上下客,而我又身在列车中,以下几个著名的关键段标志性路段,无法拍到这些洞桥相关照片。 首先是<b>风火山隧道</b><br> 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风火山地区气候环境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7℃,最低气温达零下40℃左右,严寒、缺氧。<br> 风火山隧道被列为青藏铁路全线重点工程之首,誉为“天字第一号工程”。隧道口巨幅对联:“乘白云抚蓝天搏击雪域缚苍龙,踏清风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br><br>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b>唐古拉火车站</b><br> 唐古拉站位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设计为三股道。唐古拉站于2004年8月建成,成为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大景点。<br><br> <b>昆仑山隧道</b><br>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海拔4648米,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洞口六月飞雪,一年四季,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以下。昆仑山隧道于2002年9月25日贯通。<br><br> <b>清水河特大桥</b><br> 清水河特大桥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全长11.7千米,是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特大桥。清水河特大铁路桥飞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这里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冻土厚度达20多米,且含冰量高,这给修建青藏铁路增加了不少难度。在巨龙般逶迤而去的大桥下,各桥墩间的1300多个桥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徙。在神秘而美丽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清水河铁路桥已经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br><br> <b>三岔河大桥</b><br> 三岔河大桥为青藏铁路第一高桥,大桥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全线最高的铁路桥。它共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三岔河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br><br> <b>长江源特大桥</b><br> 长江源特大桥全长1389.6米,共有42孔,跨过约1300米的宽阔河床。桥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腹部的大河融区,兼有冻土及融区的双重特性,2001年11月24日开工,主体工程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完工。<br><br> <b>拉萨河特大桥</b><br> 拉萨河特大桥位于拉萨市西南郊区,与市中心距离10千米左右,是青藏铁路进入拉萨市的最后一座特大桥,它横跨拉萨河上空,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 拉萨河特大桥是青藏铁路全线唯一非标准设计的特大型桥梁,全长928.85米,是青藏铁路的重点标志性工程,于2003年5月9日开工建设,2005年5月13日竣工。 “天路”沿途一路沿线有众多可观赏的著名景区,如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分段乘坐,一一下车前往,拍成照片,那家伙,随处都是像画一样的风景大片。我这次没有那样选择,一直在列车上,所拍的照片也是通过列车摇晃不定的车窗窗口拍摄的,所以,我在发朋友圈时都称之为“一路颠簸一路景”。尽管拍摄条件受限,看看拍到的照片也已经感到非常的震撼了。要是能够下车,来到实际景区拍摄,那效果......。<div> 在我们沿途看到的又是与韩红歌词里唱的不一样的风景和心情。因为我们是身在“天路”看风景,而歌词里是在盼“天路”能修到家乡,不一样的情就看到不一样的景。而韩红唱的《天路》这首歌唱的实在是太好听了,尽管列车广播里在经常播放,优美的旋律让人听了还想听,“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当我在制作这片《美篇》时,也一定选择这优美的歌曲旋律。不知道你也喜欢吗?</div><br> 上面说的天路仅仅是对我这次乘坐的青藏高原铁路的狭义解释,但实际上还可以这样理解,天是大家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地理海拔,西藏一定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是个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另一个世界,西藏又是个佛教圣地,藏民心目中佛就是天,在拉萨,尤其到了像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佛堂圣殿,更是要带着十分的敬畏之心,说话走路穿戴都不能随便,要进入这样一个天之国,道路一定不能容易,就像唐僧上西天,路途一定是充满着艰辛的。所以去西藏,去拉萨,我们有许多行为要规范,要敬畏天敬畏地,我们所走之路称之为“天路”,像歌里唱的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也是事出有因吧。 本段落中的照片都是列车经过时拍摄的窗外景色,所以也就不具体标注每一张的说明了。 第二段我的西藏之旅写到此结束。接下来还请大家继续关注我的西藏之旅第三段落,感谢你的一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