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小语的路上(四)

阳光.绿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整组教学研讨</p><p class="ql-block"> 暨“说课”点评(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即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其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实情感”。这两个训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围绕“如何表达真情实感”这个核心内容展开,并采用先于阅读中向经典作品学习它们表达情感的方法,然后在习作中重点运用所学到的方法的策略,最终完成本单元的整体构建。刚刚三位老师分别从“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习作”这三个板块展开了说课,从个体上来看,每位老师的说课,突出了教学理念,诠释了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学能力,展现了教学境界,具体表现在对文本的解读具体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分明;从整体上来看,每位老师所说板块的侧重点不一样,却又紧密联系,互相关照,张老师教学的精读“课文《匆匆》”——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之美,体会表露真情之法,她的教学思路是:初读悟文美--细读悟写法--再读悟主旨。刘老师教学的“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主要是激发学生倾吐真情,总结表露真情之法。她的教学思路是:回顾前文(前面两篇精读课文)梳理写法--联系实际 畅谈体会--感受心情 交流看法--各显身手 书写心情。叶老师教学的“习作例文与习作”——主要是指导对比表达真情之法,记录抒发真情实感,她的教学思路是:词组分类叙体验--范文引路定方向--梳理素材明思路--小试身手写文章--互评互议共进步。三位老师三个板块儿的教学可以说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脉相承,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下面,我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构建,综合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和习作训练要素的目标以及各版块之间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三维”能力水平,针对相关环节,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p><p class="ql-block">(一)精读课文,落实要素,丰富积累。这个板块,需要精读的课文指的是《匆匆》与《那个星期天》这两篇。对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旨在通过对课后习题的分析讨论,落实阅读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具体来讲,《匆匆》一课重在落实直接抒情;《那个星期天》则侧重间接抒情。这两课可以在一开始就围绕“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课后问题进行对比阅读;也可以按顺序单篇阅读,最后再进行对比阅读。“初试身手”的小练笔,则可放在这个板块里一并完成,完成对间接抒情这一表达方法从理解到运用的语文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二)梳理批注,提炼要点。习作例文中的两篇例文篇幅较长,写作要点多而分散,所以不建议让学生先写作,然后再对照例文来修改。建议在写大作文前先指导学生梳理两篇例文批注中隐藏的写作要点,或者说是本单元作文的部分写作要求。梳理下来主要有:有情感变化,并能用具体事例展示出来;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选择最打动人的事例等。</p><p class="ql-block">(三)写出真情实感,享受表达情感的乐趣。围绕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借助具体的事例,运用本单元教授的各种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写完后对作文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是否感人的抽象层面,而应基于抽象感觉,寻找产生这种感觉的具体文字,以及其背后使用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主要从是否恰当运用直接和间接抒情;是否选择了合适的事例;是否刻画了细腻的情感变化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p><p class="ql-block">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如这天边的远山,水里的浮月,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远没有永恒的标准。然,一只贝因痛苦的磨砺而成长为永恒的美丽,一节课因用心地研磨而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向着如诗如画的课堂,我们携手前行,永不止步!</p>

教学

习作

课文

单元

情感

精读

例文

两篇

抒情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