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主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干》收录琼山区委书记陈昊旻署名文章

小C

<p class="ql-block">  近日,中央文明办主编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干》(上、下册)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了118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任(所长、站长)的署名文章,介绍了一批有益做法和有效经验。琼山区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陈昊旻署名文章《回应群众关切 汇聚志愿力量》入选,既充分体现了中央文明办对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琼山模式”“琼山路径”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p> <p class="ql-block">  琼山区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第二批深化拓展试点之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边探索边总结、边实践边创新,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根据中央文明办工作要求,我区系统总结试点工作思路、措施、启示等形成经验文章,旨在与各试点地区交流互鉴,探索“实践—理论—再实践”工作模式,着力提升“六大能力”,共同用志愿服务推动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获得感更可持续。</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文如下</b></h3> <p class="ql-block"><b>  一、工作思路</b> </p><p class="ql-block"> 探索“1+365”试点模式。“1”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3”是打造“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打牢中心、所、站“三级架构”;“6”是打造六类服务平台;“5”是打造五大志愿服务组团。“1”代表“我”,象征志愿服务从我做起,“365”象征党的关怀天天都在、志愿服务无间断。</p> <p class="ql-block"><b>  二、主要工作</b></p><p class="ql-block"> <b>1、组织实施用真功。</b>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总队,区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书记和区长担任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成立琼山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制定出台制度文件10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纳入单位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占比28%),通过完善制度和量化考核强化责任落实。</p><p class="ql-block"> <b>2、心中知道“做什么”。</b>依托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科技科普、健身体育、医疗卫生等六大服务平台,将服务老百姓生产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探索乡村治理有机统一,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贴心服务,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p><p class="ql-block"> <b>3、明确工作“谁来做、在哪做”。</b>在人员整合上,将全区256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及625名帮扶责任人全部纳入志愿服务队伍。发动党员干部、“最美”人物、乡贤、文艺工作者等3.1万余人,组建38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在阵地整合上,盘活文化室、闲置教学点等资源,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人管。依托凤翔湿地公园科普馆,建成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区文化馆、党建服务中心,打造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基地;将红旗镇道崇村闲置学校改建成实践站,围绕乡愁主题打造“五乡”文化室,建成极具乡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在工作整合上,坚持“共建共享、相融互促”原则,找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契合点,融合统筹推进,充分释放基层活力。如云龙镇实践所融合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组建“解疙瘩便利店 ”,成功调解纠纷220余宗。大坡镇树德实践站融合人居环境整治,创新“369”工作法,把每月逢3、6、9的日子定为村庄保洁日,助力塔昌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p><p class="ql-block"> <b>4、以志愿服务解决“怎么做”问题。</b>坚持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推进志愿服务。组建“民需快递小哥 ”队伍,孵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460余个,开发微信小程序,做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打造“田螺计划 ”等一批群众参与度高、口碑好、影响力大的项目。推动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落地,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保障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围绕“我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等重点,开展歌训赛、“最美”系列评选、“六治”主题比武等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以点带面激励群众奋斗幸福生活的热情,引导他们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加强文明实践理论研究,成立“海口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与交流中心”,搭建理论研究和学习交流平台,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工作路径与规律,固化为理论成果。</p> <p class="ql-block"><b>  三、特色做法</b></p><p class="ql-block"><b> 1、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b>把宣讲同老爸茶、琼剧等海南本土文化巧妙融合,发动“草根名嘴”组建“益·老爸茶 ”宣讲队伍,编写口语化、乡土化、琼山化宣讲教材,以老爸茶店、村民聚集场所为阵地开展宣讲,把群众从麻将桌、“是非窝”转移到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阵地中。2021年3月,央视《新闻联播》点赞琼山区用方言土语、“大白话”开展“益·老爸茶”党史学习教育宣讲。</p><p class="ql-block"><b> 2、感党恩信念沁民心。</b>围绕生老病死、红白喜事等人生重要节点,针对存在思想落后行为偏差的特定对象,累计开展探走访1.1万余户,解决问题2300余件,以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p><p class="ql-block"> <b>3、能人带领群众一起干。</b>选拔挖掘传统手工艺、农技、生活等方面乡土人才,组建群众身边不走的“我是能人”志愿服务队伍,孵化培育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村民从“看人干”到“跟着干”“一起干”。</p><p class="ql-block"><b> 4、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b>以开展村规民约大比武为契机,不断规范完善每个村的“一约四会”,让遵规守约成为新风尚。针对海南“过公期 ”民俗,倡导学习新风、文化新风、健康新风、公益新风、典范新风等系列活动,让“公期”成为传承文明的平台。同时,激励乡贤成立公益性的农村社会组织,通过助学助残助农,推动农村发展。</p><p class="ql-block"><b> 5、志智双扶激发致富源动力。</b>坚持“志智双扶”,发动农技专家及致富能手组建“励志(荔枝)叔 ”等农技类志愿队伍,以传、帮、带促进产业发展。2020年7月,《人民日报》评论版以《把农产品销路‘跑’出来》为题点赞甲子镇“乡村买手 ”解决农产品与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开设夜校“红领巾班 ”“儒逢杏坛书斋 ”,为贫困家庭孩子开展课业辅导、文明礼仪教育等志愿服务,为脱贫攻坚事业作贡献。</p><p class="ql-block"><b> 6、绿色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b>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创新设立生态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所四站”,开展“雏凤计划 ”“河小青”等志愿服务,红旗镇本立村以文明实践“绿色+”发展农旅融合,带领村民群众探索实现“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b> 7、以文化人润民心。</b>传播本土文化,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琼剧、海南话三句半等主题文艺作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红志合唱团”“红志小导游 ”等一系列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项目,传播正确价值观,引导青少年争做本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p>

志愿

实践

文明

时代

服务

群众

中心

琼山区

宣讲

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