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br>您好,秋去冬来,气温逐渐下降,各种病菌也开始“活跃”起来。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形成传染病传播。为预防和控制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现将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防治传染病,预防为主。 秋冬季需关注的主要传染病: 新冠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预防措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遵守咳嗽礼仪,保持“1米”社交距离,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预防措施: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佩戴口罩,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避免人群聚集。 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学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以粪-口传播为主,最主要的是与病人直接接触、接触病人用过的物品传播,或是接触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传播,感染性极强。另外,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都可能传播感染。 预防措施: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分开,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等。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是由鼠类(黑线姬鼠、褐家鼠、大白鼠)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率高。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全年均可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灭鼠、防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搞好环境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发生爆发流行。发病时以耳垂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侧腮腺也肿大,有压痛感,张口吃东西时会感到疼痛。发病前也会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腮腺炎疫苗,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避免人群聚集。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原发性感染,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丘疹、水疱和痂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发症以皮肤继发细菌性感染为主,严重者也可发生肺炎、脑炎等。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多见。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避免人群聚集。<br><br> 手足口病: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 预防措施:做好手卫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避免人群聚集。 我校为确保师生健康,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安全、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学校已通过晨午检、校园消杀、环境卫生整治、健康宣传教育、开展体育运动等方式,从思想到行动,不断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 请各位家长积极提高传染病防范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校一起做好传染病预防教育工作。 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携手共同托起您的希望!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共同防控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全力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向家村小学宣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11月5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