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秋色浓,写意在山中——团标峪赏红叶打卡十二天门桃花山

阑亭晚钟

<p class="ql-block">  秦岭哪个季节最美?这是一道复杂的选择题。春天的百花,夏天的草甸,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雾凇,无一不是美丽的代名词。但如果在中选其最,我想可能会是秋天吧!林语堂说:“我爱春天,但太年轻。我爱夏天,但太气傲。所以我最爱秋天。”登高赏秋,古来便是佳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日的秦岭更是独具魅力。若恰逢晴日,蓝天、暖阳、红叶,相互映衬,适得其彰,在山中走上一遭,便能彻底愉悦眼目和身心。于是,秋日打卡秦岭山,变成为历年来我的必选项。奈何今年的阴雨天太过绵长,严重影响着秦岭展示其惊艳的秋色。还好在临近晚秋这段日子,天渐放晴,按耐不住对秦岭秋色的向往,急急向小伙伴们发出征召令,打卡最美红叶集结地———周至团标峪十二天门桃花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秦岭各峪皆有故事,作为其中之一的团标峪当然也不例外。团标峪本名“逃荒沟”,因这一带历年兵荒马乱,常有饥民逃荒避难而取此名。到清代乾隆年间,有团丁在此沟内捕获一大彪虫,故改名为“团标峪”,又因“逃荒山”太过不雅,取谐音为“桃花山”。至于十二天门,更是有一个观音菩萨庇护难民的美丽传说。相传隋末唐初,战乱不止。某年六月初十日,百姓携家带口,躲入深山避难,乱军紧追其后,欲行抢掠。一支逃难队伍慌乱中拥进团标峪。前有悬崖峭壁,后有追兵迫近,情状险急。这时观音菩萨测知百姓有难,驾起祥云,行至团标峪上空,施展法力,庇护众生。顿时,谷内雾气浓浓,对面不识来人,伸手不见五指。接着,暴雨倾盆,河水陡涨。奇怪的是,大雾只罩定追兵,雨点恰好落在百姓队伍后方;河水只阻乱军,百姓前行之处,仍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追兵无奈,只好无获而返。百姓得救,感激不已。为纪念菩萨搭救之恩,众人议定:从谷口至山顶修建12道天门,按逃难者所在的村社归属,每社(数村)管理一庙,四时祭祀,香火永继。同时设定每年农历六月初十为公祭之日,到那时,团标峪中便会有相邻各县四面八方的群众前来朝山拜祭,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表完传说,书归正传,正式开启寻秋之旅。开拔前,我们的活动总策划史大师介绍,今天我们要先从山脚定空寺(也就是一天门)出发,一路走过十二道天门,逐一打卡。再从十二天门背后的桃花山梁顶翻越至农家乐,最后经东山梁赏红叶下实行P型穿越。史大师说此次穿越,路途比以往能远些,行程约有二十公里左右。同时十二天门有当地流传的登山12天门歌“头天门一夫当关,二天门头低腰弯,三天门提心掉胆,四天门心稍放宽,五天门暂且舒缓,六天门谢地谢天,七天门卧薪尝胆,八天门苦种桑田,九天门数星望月,十天门望天败还,十一天门登高仰圣,十二天门极乐九天。”能否极乐九天,就要看大家有没有信心了。听完介绍,我心中一紧,今天果然走的是个屁(P)路啊🤔,对于我这种弱弱的基础驴,会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望着跃跃欲试的小伙伴们,想着那心心向往的美景,牙关一咬,进山了。</p> <p class="ql-block">  没有尘埃,没有喧嚣,越过隋唐时期的定空寺,我们沿着山路前行。团标峪的十二天门,登山轨迹似北斗七星状,行走在山间,人烟稀少,空气清冽,小路缓缓,落叶软软,流水潺潺,山色绚烂。这情这景无一不刺激着小伙伴们的神经,大家兴奋的哼起了歌,宁静的山间顿时生动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心中的欢快总能带动步伐的矫健,很快,我们便走过二天门,来到了三天门。这里比二天门略大些,一片开阔的院落,有一棵参天大树坐落中央,<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围是一片片的竹林,院内两房相对而建。与二天门的闭门羹不同</span>,三天门庙内有修行的居士殿主。于是我们进入庙中停歇,殿主甚是好客,我们便攀谈起来,我向殿主询问心中的不解,为何沿途不时可以看到树梢灌木中挂着衣物。殿主笑而答道,这是当地人登山祈福,哪里有病就扔所穿衣物,如头有病就扔帽子,以此类推,祈求去病保平安。听完殿主的解释,我顿时茅塞顿开,心中谜团解开,但脑洞大开的我又在想,如果是“神经病”该扔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告别殿主,我们继续前行,庙后出现条分岔路,史大师说左边一条就是我们最后要下来的路线,右边是要去十二天门一一打卡的路线。于是,我们便按照之前的规划,沿右路山路盘旋而上。许是稍感疲惫且没了之前的兴奋劲,又或是此段的路边的景色过于普通还没有见到期望的美景。之后的行程中,大家都默默不语,只是埋头前行,行进间又默默数过四五六七八座庙宇。</p> <p class="ql-block">  过八天门后,山势已高,眼中的景色又丰富起来了。行走间又出现两条分岔路,史大师话不多言,果断指向右边,“走”。向右向右向右,我们顺着史大师指引的方向坚定的前行。果然片刻,九天门就出现在眼前。和三天门一样,这里也有一位修行者,他在门口晒着中草药,望着几乎都不认识的植物,求知欲腾地从我们心中冒起,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修行者不厌其烦给我们介绍药材的名称,于是黄莲,锁阳,灵芝,苁蓉这些书本中的名字终于和本尊对应上了,呀,不错不错,今天涨知识了。🤗</p> <p class="ql-block">  随着山色的变换,我们又过了十天门,在十一天门标志牌打卡后,一股作气,顺势就来到十二天门。高处望下,只见一缕烟,一片山,几点云彩,虽是稀稀淡淡,平平凡凡,却又极具真实,足够浪漫。不禁想起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p> <p class="ql-block">  沉浸间,史大师一句话打断了我的遐思,“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大片即将开启,让我们let's go(走)”。我们跟随着他,转至庙后,从两边都是悬崖的山脊小路上,在阔叶林中穿行,“山明水静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经过风霜洗礼的树叶五彩斑斓,随手一拍都是美片。只见红的叶,黄的叶,嵌在山梁之间,与远处多色的山峦交相辉映。顿时心中淌出一句抖音中常听的一句话,“这是什么神仙地方啊!”山中的云雾被正午的阳光刺破神秘的面纱,万物沐浴在苍穹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暖而灵性,此刻的我们只有惊呼造物主的神奇和雄伟,抬头看,天空也是极具缤纷的,又或是触手可及的。心旷神怡间,闻到嘴边的空气也是清新的,深深吸一口,舍不得吐出来,醉氧般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然后在山梁上慢慢行走,慢慢欣赏,且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  约莫走了半个小时,穿行在红色的帷帐里,黄金的走廊下,看着群山层叠,在对秋日芳华的惊叹中走到一处农家乐。说是农家乐,其实只是驴友们对它的称呼,这里已无人家,但见屋舍几间,门前有空旷的地方可供人停歇。于是我们也在这里稍事休顿,补充能量。看到疲惫的我们,史大师这才缓缓言道:其实我们刚才走过的风景都不算啥,马上就要看到最美的秋色了,翻过前面这道山梁就是了。“靠,我信你个鬼”,心中顿时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过,这个坏家伙,带我们走了这么久,居然还说没看到最美,无奈已上贼船,无退路了,揉了揉发酸的大腿,就这样了,走起。又过半里,山路愈发的不好走了,但景致却愈发的美轮美奂起来,看着眼前渐丰富多彩的佳境。我心想,史大师这老小子,看来带路还是有一套地,诚不欺我,果然“无限风光在险峰”啊!</p> <p class="ql-block">  但见黄叶如金,红叶似火,以红叶居多,一阵风吹起,带起一片片叶子,随风舞动,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苗,又好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红色蝴蝶。这些叶子,都是由稚气而淡嫩的绿色叶片,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才成就今天这种灿烂,在其使命的最后,燃放出光辉的风芒。这红黄叶子的汇聚,顿时将光秃的山梁装扮如七彩的调色板一般,又像是浓墨重彩的油画呈现在我们面前。伙伴们纷纷拿起手机,各种摆拍,恨不得将这美景全部收入相机之中。此时此刻,只想时间停滞,让我们驻留在这如痴如醉的画中央。</p> <p class="ql-block">  看着天色将晚,依依不舍间我们开始下山了。数次的爬山,相伴的朋友虽有不同,然而不变的是疲惫而美丽的心情,还有手上的温暖和沿路的美景。幸福就是重复,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绝妙。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接受大自然的恩赐,在登山中收获快乐与感动,体会自然与心灵的碰撞,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回望背后的远山,满山红遍,层林尽染。我想,待来年,这里还将是一场色彩的盛宴!团标峪,我还会回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