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秋末冬初展新颜,天公做美,今日晴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心理教改如期至,欢聚一堂,把课研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科区教育研修中心一学期一次的心理教改大课堂,于2021年11月3日再次相约在科区实验小学,本次活动由科区教育研修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员荣静老师主持,实验小学的陈庆峰校长、刘春雨书记及部分领导和教师在录播室现场观看学习。科区各中小学校的业务领导和全体专兼职教师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观摩了本次会议的全部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二加一模式:两节中小学心理展示课,一节教研员点评课及讲座。第一节由科区孔家学校的许可心老师执教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做情绪的主人》,第二节是科区二中的王佳宁老师执教初中二年级《在逆境中成长》,第三节由教研员荣静老师点评并做《走进心理高效课堂 服务学终身发展》讲座。</p> <p class="ql-block"> 许可心教师从情绪的基本类型,到归类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以及对情绪进行科学调适方法,合理的去表达情绪几个层面展开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许老师从热身游戏、故事案例启发导入本节情绪调控课,通过生活中多种事物枚举,引设出不同视角的想法和看法导至不同的结果,在老师教给学生用腹式呼吸法的同时并结合了冥想放松体验环节让学生现场体验放松法,真正的在一堂心理课上运用心理技术让学生体验到了放松法的效果。这也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最后许老师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集思广益寻找合理调节情绪的好方法。本课依据小学中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四年级是孩子情绪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情绪波动比较大,限于他们的年龄、生活阅历的局限,往往无法正确认识及正确把握自身情绪变化,导致他们不能恰当地处理情绪与学习生活的相互影响。这节情绪课的科学引导,它对学生以后的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问题起到基础和铺垫的作用。对指导四年级学生增强调控情绪有着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王佳宁老师从逆境的概念、逆境的价值、对待逆境的不同态度,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几方面展开本节开心理辅导活动课,王老师首先以问题情境法引入课题,并让学生从IQ 、EQ 、AQ中了解逆商,以林肯的竞选之路案例,验证逆商的重要性。从人为的破茧不能成蝶到南瓜压力实验,间接引设出遇挫折不能逃避,要勇敢,要相信自己的潜能百分之九十都没有被激发出来,人的潜力无限的,王老师的课设计亮点是重启发学生的思考,个体的探究,包括狐狸吃葡萄的故事的引入,让学生选择喜欢那只狐狸?这也是中学生面对逆商的应对方法。经典且启发性极强。最后课堂活动将学生的视线从他人拉回到学生的以往,再到学生的目前,为学生今后战胜挫折做好了铺垫。现阶段初中二年级学生正值00后,他们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长大,挫折教育体验少,据研究人员调查指出,物质过多的满足并不会让孩子获得快乐的源泉,这种建立在物质上的快乐往往都很短暂,不能持久,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因些培养现在学生的逆商,抗挫折能力是青少年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有效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与成功。</p> <p class="ql-block"> 最后科区教育研修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员荣静老师分享了《走进高效心理课堂 服务学生终身发展》讲座,荣老师从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引入,每一位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心理教师的任务何其重,我们要从孩童们抓起,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良好落实。在小学,中学,高中,甚至是幼儿园,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家长之外,我们就是他们的第二责任人,所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好心理健康课,我们责无旁贷。接着荣老师从解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到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三大类型课,并结合中小学两节展示课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重点进行了全视角的剖析:</p><p class="ql-block"> 一、辅导活动课重在学生的“内在探究”和“自主体验”,来促进新经验和已有经验整合,让学生在某方面积极心理品质得到提升。体验探究活动的心理体验是直接经验的感受,它比理论知识更重要,更丰富,知识只有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体验和感受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心理辅导活动课促进经验统整、固有经验、活动体验、经验发展、经验统整、再到固有经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从认知到行为的一个过程。荣老师引入孔子的《论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首先要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先与学生进行有效情感体验,再用他们的理性脑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改变。心理课重在心理体验和心智的分享。也就是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像其它学科侧重系统的习得知识,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度。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心求通”。</p><p class="ql-block"> 二、课堂活动设计要恰到好处,与主题关系紧密。心理课活动安排要彼此联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形成整体效果,有些老师整堂课设计了很多活动,但活动设计与主题不紧密,活动与活动之间也没有多少联系,常会出会现很热闹,实则空荡荡。我们心理辅导课与其它课程想比还很年轻,这也对我们教师的整合设计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好的心理活动设计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暖身活动创设情境、催化互动自我探索与分享、故事案例引发领悟、整合经验促进行动、彼此回馈活动延伸、评估效果总结升华。并且在以上设计中,活动形式要用学生自闻乐见的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绘画、讨论、冥想、心理小测试、小游戏这些心理体验,而且活动氛围要真诚和安全,引发学生感悟,创设改变和成长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教材,对教材有能力筛选、调整和重组,可以有针对性的加以补充。并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创造性的生成活动主题。针对这于两节展示课,无论是情绪调控还是逆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懂方法,还要知原因及影响,这样学生才有追溯探源的去想改变的内在动力,学生情绪调节逆商培养还需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和训练,才能从认知到行为上有所改变。另在学生课堂评价中多彩用过程性评价,多以鼓励,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们,多些对他们的心理抚慰和增强自信的能量。心理课是一门不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学科,他重在参与,重在分享,重在情感体验,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启发。都说教学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心理学科课应多些精彩的震撼瞬间,多些情感的体验来给孩子内心注入心里营养,在孩们子心灵深处埋上感受幸福的种子,培养未来人才的心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心理知识的有效应用能力。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为学生的真实需要服务的,是帮学生拨云见月看清真像背后的积极意义,是让他们去寻找解决方法或给他们提供问题的解决建议,帮助他们精神成长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荣老师在专业引领上为科区的心理教师指明了方向,也为心理教师们树立了强大的教学自信,最后并给予心理教师们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建议。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又推一针强心剂,希望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区遍地开花,为学生的终身长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