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行(一) 汕头,故事很多

老殷

鉴于西北、东北、西南各省都发生了少量疫情,而广东一例都没有,再加上南航开通了“畅游中国”的飞行模式,我们立马决定,2021年10中旬开始,拉开广东行的帷幕。 潮州汕头简称潮汕,以前上学时地理课教科书也是一个地名,到了实地才知道,以前潮汕确实是一个地名,1991年开始潮州、汕头是两个地级市了。而这两个城市共一个机场,机场的名字很特别叫“揭阳潮汕机场”,实际上是三个城市共一个机场:揭阳、潮州和汕头。地图上看揭阳、潮州、汕头几乎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揭阳潮汕机场正好在三角形的中间位置。可见国家在设计建造这座机场时也是煞费心机、用心良苦了。 飞机降落时拍了一些照片,原以为是汕头,其实不然,潮汕机场不在潮州和汕头,而是位于揭阳市榕城区的登岗镇。上图看到的是揭阳市容(先秦时期汕头曾隶属于揭阳县)。<div> 这次没去揭阳深游,路过也算去了吧!简单介绍一下揭阳,广东省的地级市,潮汕四市(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之一,汕潮揭都市圈成员之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地理轴线中心。揭阳是潮汕地区历史较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市,是中国玉都,“亚洲玉都”,“中国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国画、小戏、龙舟、鱼米之乡”,“浮水葫芦”、“水上莲花”之美称。空中拍的照片上看真还不错。</div> 揭阳潮汕机场到了。 汕头全景。<div> 潮汕地区的潮州、揭阳、汕头三个地级市土地面积共计10918平方公里 ,自古是一个行政区,曾隶属广东义安郡、潮州府,当代同属广东潮汕、汕头市。1991年12月,原汕头地级市拆分成现今的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 潮汕分开,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说“要合起来桃园三结义,不要三足鼎立”。 我此行的感觉也是没有必要设立那么多的行政壁垒,不利于城市群的现代化发展。</div> 汕头历史悠久,很多历史建筑和人文都比较好的保留下来。我们入住宾馆后兴致盎然地夜游了汕头老城区。<div> 老妈宫又称天后宫,也是历史博物馆,位于汕头市外马路头,与毗连的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div> 一看这样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就是典型的岭南派。 老妈宫戏台,这里装饰华美,定期上演潮剧。 这种看戏方式是不是和我们平时到剧院的感觉不一样,可以边吃边喝边欣赏,非常惬意。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br> 潮剧在中国主要流行在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福建南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汕方言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据说潮剧的丑角很有特色,上图是我拍的潮剧丑角脸谱,感觉很有味道,和京剧一样,可惜对戏曲没有研究。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br>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老舍、曹禺、阳翰笙等10多位文化名人,曾专程造访潮汕。潮汕独特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潮剧打动了他们的心,老舍挥毫疾书,写下满怀深情的诗:<br>“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br><div> 上图是潮剧的部分剧照,虽没有欣赏过潮剧,但这些剧照的华丽也足够吸人眼球了。</div> 潮剧没看成,好好欣赏一下潮剧的服饰也是一种享受。 潮剧的服装道具、装饰都很漂亮,深深吸引了我们驻足欣赏。 汕头的手工艺品也很有名。小公园附近街头有不少非遗展示和小型博物馆,各种精美的手工艺作品美轮美奂。 木雕、贝雕、刺绣还有不少叫不上名的汕头本地非遗文化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市老市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br> 通常当地人们所说的小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一带。 而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 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文化区。 古老的骑楼在现代化城市中也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仅是怀旧,更多的是一份浓浓的乡情流淌在穿梭于骑楼的现代人的心中。。 小公园中央区的百货大楼高7层,由于骑楼的建筑老化,20世纪百货大楼进行了大型修建。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为解放前汕头第二高楼,装有汕头市历史上第一部电梯,是老汕头的标志性建筑及小公园的象征之一。 中山纪念亭,小公园的核心。<div> 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建成于1934年12月,1969年在“破四旧”的动荡岁月中灰飞烟灭、被夷为平地(搞不懂,中山纪念亭怎么成了“四旧”?好像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一直都在天安门广场)。新时期开始,百废俱兴,中山纪念亭应运复建。这座外表普普通通的小亭时时牵动着汕头的神经,甚至成为联结海内外的“脐带”。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和这里的乡亲们亲切交谈。</div> 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也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规模远超广州的“上下九”等地。 走在小公园一带,眼光常常会被那一座座骑楼吸引:这些骑楼大多为三层到四层,多数楼房都已空置,只有一楼有人居住或作为商铺经营。尽管表面斑驳,却仍掩饰不住那陈旧表面下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设计,流畅的线条似乎勾勒着曾经的辉煌…… 中西合璧,是骑楼建筑的又一特点。 穿梭在小公园的各条小巷,不同的景色吸引着我们也凝聚着当地民心。 每座有岁月的大楼看起来虽默默无语,其实都有着仓桑的历史,在等待着,等待倾诉的对象。这座以“汕头”命名的大厦已有百岁高龄,曾给多少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汕头还是美食之乡,这些美食怎么称呼?你想知道吗? 这个字我不认识,读不出来,感觉自己好没文化!(查百度居然查不到这个字) 汕头还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历史名城,我们走进了《国民革命军东征纪念馆》,实地感受近百年前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 很多人不知道“东征”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北伐的一段历史,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缴学费”阶段的历史,也是我党伟人们锻炼磨砺的重要时期。 这里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员证,孙中山委任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的手令。就凭这张手令,蒋介石以“校长”身份指挥国民党军队几十年。 上个世纪北伐的“东征”距离现在已经近百年了,但参加过北伐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恩来、叶剑英、陈赓等人,在后来的为建立新中国而继续奋斗的历史功勋远远超过了“东征”!但历史不会忘记,汕头历史上“东征”的那一页也是浓墨重彩,因为当年东征,周恩来同志曾主政潮汕。 这座大楼1922年完工,今年正好百岁。百岁之年访大楼, 汕头故事多。 1918年2月13日,汕头发生强烈地震,汕头邮政局大楼严重受损。之后汕头邮政局重新选址建设新邮局大楼,在原邮政局大楼对面。新邮政总局大楼于1922年1月27日落成正式营业。<br> 在清代与民国交替之际,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是中国邮政事业走向世界历程的一片记忆、一个小缩影。 今天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还保存着旧时邮递员派送邮件的老式装备。<br><br>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还保留着老式营业厅的原貌。 走过“大清邮政”的标牌和邮筒,看着留着长辨的前清遗老,似乎感受到了通邮加速了大清灭亡的节奏。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一座独立的三层半欧陆式建筑风格的大楼。其一共有三层建筑,为欧陆建筑风格的大楼,这座大楼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的前身曾是民国时期的台湾银行、报馆旧址,建国后作为汕头西医院、报社、法院等机构的办公地点,它见证了汕头开埠的历程。大楼静静地伫立于老汕头埠街区,崭新的墙体、哑红的格窗,掩不住厚实的历史感。<br><br>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这里视察参观。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汕头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 馆内展品、图片、装饰都不错,如果时间允许,慢慢品味,可以感受汕头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和发展的脉搏,很有意义。我因为时间有限,拍了一些照片回来慢慢欣赏。 总之,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以“以史为鉴 , 开创未来”作为指导思想,在陈列布置上,注重浓缩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表达出了汕头在开埠150年来的重要历史节点,都有争创“汕头崛起”的主题思想。 汕头故事多,有影响的还有侨批文物馆等。照片中这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处可见。 现代的故事花絮也是触目皆有,只要你愿意挖掘。这支我熟悉的56式冲锋枪,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友,你在汕头还好吗?。 现实的花絮故事更是比比皆是,这位老先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可惜我没能听懂。 跨过汕头海湾大桥,到妈屿岛去看看。(1995年12月,我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建成后,江泽民同志题写桥名,现在来看汕头海湾大桥这种规模的大桥已经不算啥了) 妈屿岛位于汕头港出海口处,距市区只有7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汕头的门户。 站在妈屿岛上拍汕头景观很美。<div> 妈屿岛很小,海拔只有39米,海岸线长2.3公里。由于地处汕头内海向外海的出口,地理位置重要,解放后一直做为海防前哨,长期被列为军事禁区,1979年才对外开放,辟为旅游景点。</div> 小岛很有特色,由于高差的和地势的缘故,拍的片子好像轮船在房顶上行驶。 这座小岛的建筑很有特色,尤其是房顶。 最有趣的是妈屿岛上有两座妈祖庙,一座称之为“老妈宫”,创于元代(1271至1368年),是粤东沿海最早妈宫之一。 一座称之为“新妈宫”,始建于清朝。 岛上还有一座“陶铸亭”,为纪念1962年陶铸同志登岛而建。1983年2月,刘海粟时87岁留下“妈屿碧海飞白浪,天风海涛曲未终”题词,现刻于醉潮楼前雕塑上。 妈屿岛的另一个“网红”就是民居的“涂鸦”,颇有特色。有的似海底世界。 有的是出海捕鱼。 有的像海鲜市场。 这个壁上画的不知是啥,反正很夺人眼球。 岛上居民生活节奏很慢,都是做旅游产业链的,看起来很惬意。 尤其是环境优美,让人来了就不想走,坐在大榕树下喝喝茶看看海,犹如置身于画中。 谁能想到这一片弯弯而宁静的海滩,50年前居然是海防前哨,真有点沧海巨变的感觉。 再见了,美丽而有故事的城市----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