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span></p> <p class="ql-block"> 早在东山嘴遗址发掘时,就注意到这个遗址出土的大型女神像。这些塑像残缺块显示女神像为叉手正坐,显然是被崇拜的偶像。在东山嘴遗址还散布有不少草拌泥质的红烧土建筑残块。这些都在暗示,当时这里曾经存在过“神居之所”。为此,在现场有过亲手发掘女神像经历的考古工作者,大都在希望有机会找到更为完整的材料。不过,当牛河梁女神庙刚被揭露出来时,大家仍然深感意外。因为这座女神庙保存之完好、结构之复杂、内容之丰富,尤其是女神像规模之大、数量之众、塑造工艺之精湛,远飞东山嘴遗址所能比拟。它向人们展现出五千年前的一个神的世界,也把红山文化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b>2、女神像及其艺术性</b></p><p class="ql-block"> 人物塑像是庙内的主要部分,已在主室、东西侧室和南单室发现人像残件,都为粗泥胎,外表细泥质,打磨光滑,有的表面涂朱或有彩绘。可辨认出形状的有臂部、腿部、肩部、乳房、手部、眼球,大约分属于六个个体。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女性特征,并依规模大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主室中央发现的一残鼻头和一大耳,大小相当于真人的三倍;第二类为西侧室清理出的手臂和腿部,均相当于真人的二倍;第三类为在主室发现的相当于真人原大的塑像残件,有右肩部、上肩部、乳房和左手。第一二类残件都分别属于一个个体,第三类则分属于不同的个体。需要提到的是,泥塑人体的上臂臂心皆中空,有的空腔内存有白色酥的骨片,因遭火烧,已成古渣和灰白色骨粉。一件人体肩部塑件表面打磨光滑,色淡红,线条圆润流畅,肉质感极强,是典型的女性肩。已发现的乳房残块均有突起的尖状乳头,依其形状大小还可分类,当表示年龄上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女神耳部残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女神庙内最为难得的发现是出土了一尊较完整的女性头像。这尊头像出土时平卧于圆形主室的西侧,头向东北,面略向西。头除了发顶部分、左耳、下唇有残缺,面部整体得以完整保留。头像现存高22.5厘米,通耳宽23.5厘米,眼眶长6.2厘米、两眼间距3厘米,鼻长4.5厘米,鼻宽4厘米,耳长7.5厘米,耳宽3.5厘米,嘴长8.5厘米,唇高起2—2.5厘米。塑泥为黄土质,粘性较大,掺草禾一类,未经烧制,内胎泥质较粗,捏塑的各部位则用细泥,外皮打磨光滑,颜面呈鲜红色,唇部涂朱。头部后半部分断缺,但较平齐,应为贴附于墙壁所致。在头后断裂面的中部可见一树立的木柱痕,直径4厘米,由颈部通到头顶部,上有包扎禾草的痕迹。此即塑像时所用“骨架”。头像为方圆形扁脸,额部宽而平,圆而隆起,额上塑一突起的圆箍装饰,似与束发或头饰有关。耳前鬓角明显,鬓角部位塑有细而长的竖带,应为与头饰或帽饰一类有关的系带。眉弓不显,眼窝浅而平,双目则甚长,尖眼角,挺斜吊立,眼尾明显上挑,上下眼皮隐约可见。双眼内均嵌淡青色圆饼状滑石质玉片为睛,玉片直径2.5厘米,正面凸起,为睛面,经抛光,滑润而有光泽;玉片的背面平齐,面上显露出切磋加工留下的条痕,背面正中则琢出一细而短的玉钉,使整个睛体形如现代的图钉,从而可以牢牢嵌入泥塑的眼眶内。鼻梁低而短,鼻的下部残断,但在头像出土位置附近的冲沟扰动层里清理出一件人的泥塑鼻头,其胎土、色泽、比例、所残部位至断茬都与头像鼻部残断处结合,故断定属于此头像。此鼻头的鼻翼和鼻尖均呈圆头状,鼻底平,略微上仰,双鼻孔浅圆。嘴角长,嘴角圆而上翘,上唇微张,唇沿薄,下唇有贴面,帖物高起,脸颊随着上下唇的翘张而显露笑态。下颌尖圆,双下巴,耳较小而宽平,上耳轮翘起,耳腔、耳垂则较小,耳廓形态被明显简化。左耳残断处尚存耳饰的圆孔。整个脸面上部宽大而突出,下部从两侧、前端内收,略呈俯视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女神像正、侧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对这尊头像的雕塑技法、人种特征、性别鉴定、体态推测和艺术刻画,作过五个方面的分析:</p><p class="ql-block">(1)雕塑技法,这尊头像及与之共出的人体塑件对了解女神庙内塑像的一般情况,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1〉这尊头像并非单独的头部塑像,也非半身像,从伴出的其他残塑件判断,应是一座全身塑像的头部。〈2〉这尊头像和据判断属于同一人像的塑件,基本接近真人的尺寸,近旁还发现了相当于正常人体两倍和三倍的人体塑件,无疑属于大型塑像群体组合之一。〈3〉头像及相关的其他部分塑件,对人体各个部分都有真实、准确、细腻的表现,各部位间比例适宜,表现出固定姿态。〈4〉与一般人像陶塑,如喀左东山嘴遗址所出陶塑人像不同,此像纯为泥塑,且大而厚重,泥胎又堆塑多层,在当时能保持不裂、不塌、不变形,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显然,这种大型人体全身塑像的塑造难度甚大。它们至少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第一步是撘骨架。从头像后部断裂面的立柱痕迹看,应是以竖立的木柱为主支架,木架上以谷草一类植物包扎。第二步是选料并加工。塑土选用质纯、致密、粘性大、带红色的黄土。根据塑造需要,或加草秸一类掺和料。加工成分、细度、颜色不同的粗泥、中泥和细泥。第三步是塑造。打样和初形的塑造是把粗泥堆塑在搭好的骨架上。较大的部位,采用分层包塑的技法。小部位采用中泥进行捏塑。然后用细泥作为表皮土,进行细部加工和修正。最后在表明打磨压光。第四步是彩绘和装嵌。主要在人体正面,尤其是比较突出的部位进行涂抹或彩绘装饰,眼内嵌睛。</p><p class="ql-block"> 对这尊头像和其他塑像残件的初步分析,可以说明:〈1〉这批塑像主要用圆雕手法。有的塑件后面可见附贴在墙壁或其他构件上的断裂面,不同于一般的浮雕或高浮雕做法;〈2〉已经具备了我国传统雕塑的基本工序;〈3〉雕塑技术已形成的规范化特点,应出自专业艺匠之手。</p><p class="ql-block">(2)人种特征。面部是确定人种特征的主要依据。这尊头像的脸型和眼、鼻等部位,形象逼真,特征明显,为鉴定其所属人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脸为圆形扁脸,颧骨突起十分明显,这是蒙古人种固有的一个主要特征。眼,斜立,为“吊眼”,上眼皮特别是眼内角有较发达的赘皮,眉弓不显,眼窝浅,是典型的蒙古人种的眼型。鼻,特别突出的是鼻梁低而短,鼻尖和鼻翼呈圆头型,鼻底平,鼻孔稍上翘,无鼻钩,具有蒙古人种鼻型特征。嘴部,上唇较长而薄,也属于蒙古人种的特征。由此可见,这尊头像从面部所表现出的蒙古人种特征是明确的。</p><p class="ql-block">(3)性别鉴定。这尊头像的额部明显隆起,额面陡直,耳较小纤细,面部表面圆润,眉弓不显,面颊丰满,下颌尖圆。这些都是女性面部的特征。此外,头顶的圆箍饰似为某种发饰,也与女性的装束有关。在头像近旁伴出的人体肩、臂塑件,女性特征也很明显。手臂的表面处理圆润、细腻,肩部线条柔和。尤其是共出的几例女性乳房,塑造真实。这些对识别头像性别应有参考价值。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具有明显男性特征的人体塑件。据此,我们推定这尊头像是一女性头像的头部。</p><p class="ql-block">(4)体态推测。对此人头像及伴出残碎人体塑件尚未进行复原工作,还不能一一断定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题。尤其是下肢塑件的发现尚很缺乏。可以据此推测体态的伴出标本如下:〈1〉手部塑件,共两件。一为伸掌状,五指展开,比例过大,表明粗糙,与头像非属一个个体。一为握拳状,拇指张开,四指紧握,比例相当于真人大小,塑造很精细,且属女性手,但因位在主室北侧,尚不能断定与头像的关系。这两个手的塑件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下面都有一平面塑块作依托,手都作按抚状。这种动作形态往往与人像的坐式姿态相一致,而不是立式姿态有应具有的。〈2〉腿部塑件。从附近沟内所采集到的若干残块看,比例均较大,与这尊头像不属于一个个体。从其大腿和小腿部分弯曲形状分析,可以肯定为坐式,而且以双腿盘坐为基本姿态。另在发掘南单室时,也发现了大型人像盘坐的迹象。其旁设有特塑的方形土台残块,可进一步补证。</p><p class="ql-block"> 还可以参照东山嘴遗址出土的那两类中、小型陶塑人像的体态来推测牛河梁女神庙此类人像的体态和姿态。东山嘴中型陶塑人像残块为盘坐式,右腿盘架于左腿之上,右脚心朝左,盘于左腿至上,左脚的脚心则朝右。很明显,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固定的坐式。两尊小型孕妇塑像姿态相同,从下面看,似为站立的姿势,但从侧面却可看到,上身微向前倾,膝部则稍弯曲,又非完全的直立姿势,而背面突起的臀部和大腿的后部,各形成一个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近于90度,并有附着的支撑物留下的痕迹。很明显,这种小型孕妇塑像原来是坐在某类支撑物上的。由此可见,东山嘴遗址的这两尊孕妇小像并不是立式,而是一种“倚坐式”的姿态。</p><p class="ql-block"> 由此推测,牛河梁这尊头像的体态也应是坐式,至于是盘坐式还是倚坐式,尚待进一步发掘时证实。</p><p class="ql-block">(5)艺术刻画。这是此尊头像最爱人寻味的部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这尊头像首先是高度写实的,又运用各种手法神化,尤其着重于面部的艺术刻画。既强调外形轮廓的健美柔和,更追求内在神态的情感流露。为此,在构图、造型侧重写实的基础上,对神态恰如其分地加以了艺术变形和夸张。这在头像的五官部位,尤其是眼、嘴和面颊的塑形上有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 先说眼。古语云“眼为心声”。对眼睛的塑造处理,对眼睛的传神刻画,是古往今来艺术家们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关键所在。这尊女神像头像的作者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眼睛的处理上独具匠心。首先是将眼眶放大,两眼角的距离为6.2厘米,两眼皮间最宽为1.3厘米,比例较真人的眼眶要大得多。由于处理得当,主要是其部位夹于高起的额下和鼓出的面颊之间,故给人的直感是比例适当。其次是眼眶斜吊,两个眼角上下直线距离近1厘米,这就极大地增添了深化效果。尤其是眼球的处理独以玉为睛,深深嵌入斜立的大眼眶中心,使炯炯有光的眼神一下子迸发出来,更是神来之笔。</p><p class="ql-block"> 嘴部是感情流露的所在。对这尊头像嘴部的塑造,亦刻意求工,主要是加以夸张,使上唇外翘,富于动感,嘴角圆而上翘,唇缘肌肉似掀动欲语,流露出一种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面颊的塑造与嘴部紧紧相连,主要是随着嘴部掀动开张带动两颊面的瞬间起伏,借以使面相产生异样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p><p class="ql-block"> 整个头像的塑造在写实基础上适当夸大,把传神、表情、动态融合一体,实现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高度统一,这可谓形神兼备,出神入化。以这尊头像为代表的塑像群,规模宏大,形象逼真,神态夸张,雕塑艺术性极高。同时,以各类鸟兽动物神陪衬,并陈设造型考究的陶祭器。它们置于富丽堂皇的庙宇之内,为了解以往长期缺少考古实物的中国上古时期的宗教祭祀提供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资料。目前仅局部试挖,就已获取一些重要信息。(待续)</p> <p class="ql-block">【备注】浅读郭大顺先生的《红山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