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

随风

徐世贵--从教学观念上突破自我 教师教学思想5中观念的梳理<div> <span style="line-height: 1.5;">教学思想是一种教学生产力,教学思想能走多远,课才能走多远。那么,教师梳理教育教学思想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第一是发展观,或者说是教育观;第二是教材观,也就是教师如何看待教材;第三是学生观,教师怎样看待学生的潜能与差异;第四是教学观,教师对教与学之间关系的处理;第五是教师观,认清角色定位,教师应如何发挥作用。</span></div> 发展观是教师对教学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即解决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服务的问题。<br> 教材观是教师如何看待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组织处理和使用教材的策略与方法。<br> 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包括对学生发展潜能和差异的认知,以及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br>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或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决定教与学、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处理,由此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br> 教师观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对于课堂教学行为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师观,实现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br> 有的时候,教师会被教学中的惯性思维所迷惑,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要知道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多讲并不等于课堂一定高效,讲清也不等于学生一定听懂。教学过程最关键,如果把整个教学要素看作一棵树,那么教师应该是树枝,她起着支撑和主导的作用。课堂是树干,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看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注重向课堂管理要质量。教师备课的过程是树根,树大根深就意味着教师挖掘教材和备课的深度才是课堂高效的基础。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是树叶,占据主体地位,有了根的基础,干的稳固,枝的支撑,必定枝叶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