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教学】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研活动促成长

思颖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名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进而提高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和李艳老师上的同课异构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量关系》一课。李老师设计了学生作业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驱动去探索学习新知。我是通过复习,导入,引出新知。同课异构,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一样的精彩课堂!</p> <p class="ql-block">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因此,我利用超市的购物清单,让学生们了解商品的价钱,以及购买了多少和一共花了多少钱。由于这些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的兴趣极高,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节课上,不是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找找课件上的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通过编写题目,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张单单老师讲的是《可能性》以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为引,然后掷硬币🪙,看看是正面还是反面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再结合文艺汇演时,抽取节目单,让孩子们通过演一演,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让他们充分感知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孩子们学的有趣,学得有效。</p> <p class="ql-block">  可能性是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材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发生是不确定的,从而形成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游戏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为了吸引学生,我精心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从而获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在新知探索中,我始终紧扣“根据一个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再根据另一个数|量关系列方程”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式、分层次、分步骤地找出多种解题方法,适时加以比较和归纳,并从不同角度检验答案的合理性,使学生在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获得对方程思想的丰富体验。</p> <p class="ql-block">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分析,画图,理解题意,并正确的进行列式解答,学生在学习中思路清晰,解答问题方法多样。</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数高组,同课异构教学课的比赛,在这几天的观摩学习中,我有以下几点收获。我发现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充分解读教材,解读学生。根据自己对新教材的解读,灵活地处理了教材,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们说一节好课要有新意,有实效,有韵味。要做到有新意,必须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得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没有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对新课程的教学处理有了多方位的思考,“聚焦课堂”的背后,是对学生,对教师自身,对数学教材,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一系环节与对象的聚焦。相信在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究,深入思考下使我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精神乐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艳</p><p class="ql-block">图文:数高组</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单单</p>

学生

教学

教材

异构

同课

教师

学习

数学

通过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