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元旦专辑(5)

李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云南思茅、版纳军分区部队大院发小编辑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父亲陈永,1935年3月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三乐台村。1954年秋应征入伍,在佳木斯解放军第七汽校学习驾驶。1956年初夏,来到云南保山军分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对父亲的记忆应该在我五、六岁的时候。那时,我家住在西盟山上,印象里的父亲高高瘦瘦的,经常不在家。后来,听母亲说,父亲所在连队经常配合其他连队出去剿匪。我年龄稍大一点,知道了父亲是三团运输连连长。七零年,父亲带回来一个小饭桌子,至今还在用。那时印象不太深的大姐当兵去了61医院,后来随所在部队赴老挝抗美援老。大姐回国后,我随父母和二姐,去过几次61医院看望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盟山给了我初始的记忆,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七一年,父亲调到思茅军分区汽车连当连长,我家是七三年搬到思茅的。七五年,大姐也复员回到我们身边。我问父亲,运输连和汽车连有什么不同。父亲告诉我,当时的西盟运输连里还有骡子、马,不全是汽车,所以叫运输连;思茅军分区运输的连队里都是汽车,所以叫汽车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思茅的几年里,父亲除了保障分区各部门、各连队用车之外,主要任务是为分区管辖部队培养驾驶员。父亲工作兢兢业业,从未出现过丝毫差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放寒暑假的时候偶尔也跟着出去玩。那时的压缩饼干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压缩饼干的味道实在太美了。记得有一次,随父亲出去,大概是在小勐养,当时有两拨知青,上海的和四川的,不知为什么要大打出手,当时的知青打架真的都不要命。父亲知道后带领战士们及时制止,避免一场流血事件。父亲的勇敢果断刻在了我记忆深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就这样年复一年,七九年二月的一天,父亲突然带着配枪回家,家里多了打好的背包和行装,听大人们说是一级战备。好多孩子们还挖起了防空洞,我也跟着挖,可惜年龄太小,挖不好,最后败下阵来。二月十七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父亲时刻做着上前线的准备。三十天后,父亲没有得到上前线的命令,而我们学校却通知我们做好彩旗,穿上新衣服,第二天上大街欢迎参战部队凯旋。父亲虽然见证了这次战争,却没有亲临战场,这是父亲的终身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七九年四、五月份,父亲接到转业命令。十月五号,全家离开了我留在美好记忆童年里的思茅。途径北京,我们小留几日。在离京的那天晚上,我跟父亲说,你已经不是军人还穿着军装干什么。父亲眼里带着留恋与遗憾,狠狠骂了我一句,你懂什么。第二天早上,我们到了玉田老家。爷爷赶着马车到火车站接我们。父亲看见爷爷后紧走几步,给二十几年没见面的爷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刹那间,我仿佛理解父亲为什么一直穿着军装回家的初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被安排到了我们河北省玉田县汽车一队任书记、队长。巧合的是,汽车一队也是由骡马大车队演变成的汽车队,后企业改制直至退休。父亲任职期间,对工作尽职尽责,对职工关怀备至。十几年中,由原来接手时的十二辆老解放汽车,到父亲退休时拥有了三十六辆多类型汽车。集体资产扩充了几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这一辈子没有轰轰烈烈事迹,一生耿直,为人忠厚,不贪钱财,勤俭持家,随遇而安。二零零六年腊月母亲去世。现年八十七岁的父亲身体健康,当上了太爷爷,重孙子和重孙女是他眼中和心中的花,全家其乐融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我们工作原因无暇更好地照顾父亲,现在父亲在我们县最好的敬老院,宾馆式住宿,花园式环境,“部队”式起居,颐养天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七三年,我家从阿瓦山上搬到思茅分区大院,在这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久后母亲便去了缝纫组上班,白天用缝纫机缝制手套,晚上把手套翻过来,摆放好。我隔三差五地陪着母亲去加班,认识了好多阿姨,比如有老闫阿姨、老梅阿姨、高阿姨、陈阿姨等等。我那时候比较顽皮,经常给她们出个怪像,她们也非常地喜欢我。&nbsp;</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分区大院的孩子都会记得分区的冰棍吧,八分钱一根,真材实料,特别的好吃,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冰凉甜蜜。卖冰棍任务自然落在服务社阿姨身上,阿姨骑着三轮车,载上冰棍箱,箱子上面盖着棉被,便上街去卖。那时候,好多阿姨不会骑三轮车,只好推着。我当时上小学,一、二、三年级在红旗小学。放学后,我们几个同学,经常看见卖冰棍的阿姨。小时候的特别顽皮淘气,放学后就跳上阿姨的三轮车,让阿姨带着我们。好说话的阿姨顺便就让我们坐上三轮车。我们便和阿姨说说话,有时也帮她们买冰棍,最主要的是有化了掉棍的冰棍,我们可以“占点小便宜”,解解馋。冰棍的小棍不能扔,给阿姨。阿姨回去就可以交差。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阿姨。遇见不好说话的阿姨,不让我们上车,那她就惨喽,我们几个小淘气会在她的车后面猛推一下,或者推着三轮车往前冲刺,阿姨的车不是撞树就是下沟。现在想想,挺对不住那些阿姨的,给她们找了很多麻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我们年近花甲,分区大院群这个平台,让我们回忆起多少儿时的趣事。我的童年记忆都在大院里,而今的回忆,无限感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谢谢思茅版纳分区大院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陈立新(河北发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