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二十三课《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之后。在自主学习与老师评讲之后不觉被作者的独具匠心所震撼了,当时的我还没有真正领略作者的用心,真正浏览完《儒林外史》的整个故事情节后,才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范进中举讲的是,54岁的老童生范进经过千辛万苦才考上的举人,喜极而疯。到了最后,被自己平日里最怕的老丈人胡屠夫一巴掌,治好了疯病的故事。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中,仔细领会,再观览全文,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样简单。</p><p class="ql-block"> 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34年,终于出人头地。从他发疯来看,就足以看出当时读书人对功名利禄痴情一片,就像周进哭号着为秀才名分磕头撞板,诱使他们对于科举,并不是道德上的报国,而是自己纯粹的升官发财,并且范进中举的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对老丈人毕恭毕敬;中举后对老丈人呼来喝去。而单单他们只是中举,还不到两个月,什么房子、金银不请自来。范进就是千万读书人得中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们的荣华为不得中的读书人做榜样,加深了科举对他们的毒害。</p><p class="ql-block"> 中举对于胡屠夫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对于中举前要打要骂由着性子来,一旦中举后由范进发疯,让他打范进一巴掌,他却说:"(范进)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这样就把一个势利的小人嘴脸清晰的勾画了出来,胡屠户就是那些满脑子是功名中了科举荼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一些乡绅,一个个,在第一时间忙不迭地为范进送金银,正是他们为政府传播科举推波助澜。跳出范进的故事,作者详细描写了临死伸着两根指头,唯恐两个灯芯费油严监生和强抢人猪、用云片糕当作药诈讹船家的严贡生兄弟俩作为代表。</p><p class="ql-block"> 上面,诉说的人物,没有一个不受到科举制度荼毒,事实上却远不止这些,还有那些邻里故里的人。真是“穷在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呀!还有举着科举饭碗的名士们,还有在科举考试屡屡落榜的,如看西湖风景挤也是要硬挤几句的马二先生之类的人。还有佛门的弟子,一听胡屠户为女婿范进母亲做法事,屁巅屁巅地跑去排队,甚至连贾宝玉最推崇的女子也是如此。鲁小姐受其父亲的影响只认可八股文。后来因为父亲对科举毫无兴趣,终日长叹!书中充斥着讽刺与批判,所以作者的背景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作者吴敬梓慷慨好施,被家族中的人看作败家子,他的后半生十分贫困潦倒,但是旁人几次三番找他参加科举,他都不应,他的文案,书桌下有八股细绳,每根下都有一个臭虫,一个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无怪于作者写出了这样的文章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如今的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时代也很有人提及科举这类的话,也没有书中迂腐的现象,但是诸多考生因为中考,高考夜以继日地读书,有些考上扔书庆祝,有些考不上的就跳楼自杀!让我们不禁大喊:“别让科举毒害少年”!现在虽然没有什么人为了“秀才”“举人”磕头撞板,但是仍有人为“硕士”“博士”不择手段!这不就是现代的“科举”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该在科举制度中寻找好处,规避它的坏处,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所以要合理地面对任何事情,“别让科举毒少年”成为时代的先锋!</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句名言,送给大家:“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文章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丰富了人生感受和经验,涵养性情,启迪人生。感悟到清代作者吴敬梓辛辣的笔触,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对现代教育的反思。顿使现代青少年得到了学习的热情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树立远大的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指导老师:纪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br></p> 别让科举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