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城关第四小学数学组第三次研讨课活动

海阔天空

以数启思,以研促教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搭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成长平台,围绕“减负增效”的“双减”政策精神,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11月3日平利县城关第四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第三次研讨课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一、二年级教师以同课异构和评课议课的形式开展。</p> <p class="ql-block">  《8、9的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两位老师都能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如:师生对口令游戏、猜一猜水果后面藏着几、双层巴士安排座位,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复习8、9的分与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探究新知环节两位老师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确定算法并列出算式。教师一步步引导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3、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两位老师在教学9的加减法时都大胆放手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 </p> <p class="ql-block">  《7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既是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新知的学习来说尤为重要,两位老师的导入都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心理特征进行:王友军老师答题比赛激发学生兴趣,邓海英老师利用猜谜语引入新课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p> <p class="ql-block">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p><p class="ql-block"> 探究7的乘法口诀时两位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知识点迁移,大胆实践尝试让学生合作编口诀。教师抓住学生汇报的契机,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说出所思、所想,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进行知识的互补、沉积和积累。观察比较: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去记忆口诀时,就不会感到枯燥疲惫,而是主动的去记忆,从而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口诀记忆之后,采用全班齐背、师生对口诀、生生对口诀等形式,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  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 巩固练习环节,先安排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练习,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乐趣。接着创设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出示古诗山行,让学生算一算这首诗加上作者和题目一共有几个字?让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感受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议课环节,老师们彼此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给予了赞扬与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研讨交流中,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双减”不减教研,“提升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我们一直在努力攀登!</p>

学生

口诀

学习

老师

乘法

加减法

数学

两位

知识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