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六)——刺梗子

麓山红叶

刺梗子是什么东西,我想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会知道它,它是一段历史,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知道它为何物。它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的记忆和欢乐,记录了我们成长的故事。刺梗子也是当年我们采来食用的一种野食,但不同的地方,叫刺梗子的植物不同。 在洞庭湖区人们把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 ex Konig et Sims)俗名叫鸡头米,水下的幼嫩枝条,称为刺梗子。 它隶属睡莲科芡属水生草本植物,因为它带刺,所以农民们把它叫做刺梗子。吃时必须剥掉带刺的外皮,炒菜来吃,味道不错,还富含营养。 但在丘陵地区的孩子们则把月季花刚刚发出,长到十来公分高度的枝条也叫做刺梗子。 说到这里,随便介绍一个植物学的知识点,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在不同的地域,对同一种植物,叫法不同。如马铃薯,不同的地方有人叫土豆,有人叫洋芋子,还有的称它为山药蛋,这就是同物异名现象。而叫白头翁的生物,那就多了去。既有鸟类叫白头翁的,又有植物叫白头翁的,在民间叫白头翁的植物还不止一种。 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现象,让每一种植物都有一个全世界都知道、都统一的名字,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先生创立了双名法。双命名法的命名规则,是由拉丁文构成,由属名加种名构成。第一个为属名,首写需要大写,第二个为种名,不需要大写,有时候可以在种名后面加上发现者的名字,名字也可以省略。这种给植物取名的方法,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受,生物王国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混乱局面也因此被他调理得井然有序。所以我在文中介绍植物时后面有个栝号,里面的外文,是拉丁文,也就是世界通用的植物学名。 小时候肚子饿了,就去采几根刺梗子来充饥。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到处都有种植,这给我们采食它带了方便。虽然味道不是那么的好,但还是照采不误。 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是属于蔷薇科蔷薇属常绿带刺的灌木,小叶3-5,偶尔7枚,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仅顶端分离部分成耳状,边缘常有腺毛。花数朵束生或单生,花单瓣或重瓣,颜色多样,果实有点与糖罐子相似,只是表面光滑无刺。 每年春季从月季花的基部发出幼嫩粗壮带刺的新枝,这就是我们采食的刺梗子。我们就在校园里栽种了月季花的周边晃悠,看看它是否发出了新枝。吃刺梗子时需要去掉那带刺的老皮,味道酸甜,吃起来脆脆的,口感不错,是早春时节的最佳野食。 那时根本没有想到,如果连续采摘一株月季花嫩枝,这兜月季就会慢慢的老化,花也会越开越小,直至半死不活。但那饥不择食年代,根本没有去想这问题。放学后都会在校园里四处寻找,一旦发现一拥而上,根本就顾不上它那扎人的刺。采到的人一边剥皮,一边吃,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没有采到的则奔向下一个地方去寻找。 月季花不光是可以从篼部发出新枝,也可以从整枝后枝条的芽处发出新枝,不过这里发出的新枝没有从基部发出的粗壮和可口。 除了它的幼嫩的枝条可食外,月季花的果实也可以食用,只是味道比糖罐子差远了,只有在十分口馋的时候,才会拿来给味蕾增加一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