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旅行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申遗的成功,这座宋元时期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名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断,几百年的辉煌重新</span>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感叹历史上的泉州竟有如此精彩的过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日山在南安市境内丰州镇西面,有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迹,九日山祈风石刻便是泉州申遗22处代表性古迹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日山的名字有二说,一说是衣冠南渡后,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一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我更愿相信第一种说法,它更有历史感,聚居在晋江的中原人思乡心切,每年九月九登高望故乡。天涯相隔两茫茫,当故乡成了他乡时,他乡就成了故乡。它还让我想起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著名诗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p><p class="ql-block"> 该山历史悠久,自唐以来,文人墨客曾先后,登临或隐居于此,成为泉州著名的游览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九日山下的延福寺(建于公元288年,西晋太康年间),宋代官员举行祈风仪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九日山有东、西、北三峰,其形如钳。景点集中在东峰和西峰。</p><p class="ql-block">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起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期间,曾与好友两次游览九日山,留下了多首感怀诗篇。</p><p class="ql-block"> 朱熹的游览是悠游,每一次都是七、八天的时间,"松风吹解带""吟诗作赋"。而我们却是速游,二个小时便把东、西峰全掠过了。</p><p class="ql-block"> 山中古迹遍布,如今仅留八十余处。</p> <p class="ql-block">登台庙。供奉闽南特有的两尊神灵——登台妈,当地人祈祷登台妈保婴护幼。</p> <p class="ql-block"> 登台庙前,俯瞰山下晋江流水蜿蜒荡漾,金鸡桥跨越晋水两岸。</p> <p class="ql-block"> 山势叠叠奔腾,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悬崖,岩峣峥嵘,绿树掩映摇翠。</p> <p class="ql-block">山间道旁,孩子们正在体验前人捡拾柴火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九日山的东峰因唐代宰相姜公辅贬谪隶泉,寄迹山中,卒后葬此,故名姜相峰,因其形似麒麟,俗称麒麟山。</p> <p class="ql-block">相望试登高</p> <p class="ql-block">八戒石</p> <p class="ql-block"> 九日山的西峰顶峰有五代石佛造像,称石佛山。此石佛像是五代末漳泉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命工匠镌刻的。佛像跌坐莲花座,袒胸盘足,双手拖放膝上,衣褶深密,神态安详。</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现存石亭(石室)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南安知县李延基重建的,他还在石亭正门题匾“洞天别现",“石佛岩”经历代多次修复,故能存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石亭后面的碑记</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处</p> <p class="ql-block"> 唐代高僧无等禅师“泉南佛国”题刻 。泉州是佛教文化传入较早较集中的地方之一,故泉州古称“泉南佛国”。</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东西两峰摩崖上,迄今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题刻75方(景迹题名15方,登临题诗11方,游览题名29方,修建记事7方,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13方),蔚为奇观,其中以13方宋代航海 祈风碑刻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 宋元时间,泉州海外交通相当发达,亚非人民每年往来于泉州很多。当时来泉州经营海外贸易的蕃舶,要靠风驾船。来泉的蕃舶要在春夏东南风而来,秋间则顺西北风而去。由于当时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视外宾的友好关系,每年番舶扬帆之际,泉州郡守和市舶司(海关)有关官员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在通远王祠为番舶祈风,并刻石留记。</p> <p class="ql-block">山壁上,除祈风石刻外,有不同年代的人各据一隅,吟诗作赋,海阔天空各抒已见,岩上无心竞相逐。</p> <p class="ql-block">朱熹墨宝"九日山"</p> <p class="ql-block"> 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青阳,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五店市的名字由来要追溯到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为青阳之别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街</span>区有独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建筑,有中西合璧的洋楼,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且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这个综合街区还把泉州各地很多古色古香的闽南风格的古厝都原封不动地搬来了这里,形成了一个集餐厅、书店、咖啡店、民宿、宗祠等为一体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一屋一瓦,一草一木掩映在闹市中的幽幽之静。</p><p class="ql-block"> 闽南民居墙的构造和装饰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红色的偏爱,从外墙到窗户和窗雕,包括屋顶用的都是红砖红瓦,连广场铺地也用的红砖,远远望去似一片红云飘落人间。从屋顶到屋脚,各种纹雕无处不在,精巧精致,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闽南传统红砖厝。</p> <p class="ql-block">海洋文化的建筑风格,洋为中用。</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记忆一糖画</p> <p class="ql-block">同游圆</p> <p class="ql-block">徜徉一条条幽静的石板路上,闲倚一道道红砖墙前,偶做古早人,闽南古韵永流传。</p> <p class="ql-block">去蟳埔村看阿拉伯后裔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宋元时期,各国商人、旅行家和传教者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市井十洲人”共同促成了这座东方大港的繁荣,他们的后裔今天依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泉州蟳埔村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刺桐港”的所在地,这里居住着许多古代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蚝壳房和蟳埔女的头饰最让人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 靓丽的蟳女,酷似阿拉伯人立体的五官,头上的花饰尤为漂亮。蟳埔女“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风俗从中亚传来,自宋代以来己经流传了上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蟳埔女瘦的居多,由于常年海风侵吹,皮肤较黝黑。</p> <p class="ql-block"> 穿行于弯弯曲曲的古老巷道,宛若步入迷宫,蚵壳厝散发着浓浓的古城余韵,外墙上密布的大贝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还没见到海,就已先嗅到海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古代 蟳埔村 是海上 丝绸之路 的重要港口,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起航,沿着闽南沿海航行到达南洋,经印度洋、非洲东岸,然后再到北岸卸货。返航的时候,如果舱内不载货就会形成空船,重心不稳则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来后就堆放在蟳埔海边。于是这些"压舱石"便成为最好的建房材料。</p> <p class="ql-block"> 闽南话,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壳厝,无意间成就了一个建筑奇观。将大而中空的蚵壳垒砌在墙面,墙里隔绝空气多,这样的墙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里的顺济宫,供奉妈祖。</p> <p class="ql-block"> 真武庙,俗称上帝宫,始建于南宋。是泉州申遗22处代表性古迹之一,是10—14世纪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与九日山上祈风石刻一起,共同展现出古代泉州地区悠久的航海传统和海神信仰体系,及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是泉州宋元时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史迹之一。</p><p class="ql-block"> 该庙所祀真武大帝(北极玄天上帝)是道教主掌北方之神,传说他是龟、蛇结合而生成的神灵,而龟、蛇又生于水中,兼有水神功能,因此被尊为能镇妖驱邪的海上保护神。</p><p class="ql-block"> 真武庙,被视为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因此有“小武当”之称。真武庙的山门为何题为"武当山"的疑惑便有了解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宋代,泉州海外交通昌盛,作为海神的玄天上帝便是保佑出海平安的大神。从北宋到南宋前期,祭海是在真武庙举行,到南宋庆元二年(1196),泉州城南建起顺济宫(天后宫)后,祭海的主祭对象才被妈祖所代替。</p><p class="ql-block"> 虽真武庙始建于南宋,但如今我们看到的规模大都为明清时期保存至今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庙前,古树参天,干曲枝虬,绿树蔽荫。</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间石碑"吞海",竖立在一块形似龟背的大石头上,彰显了古人行船势可吞海的宏大气概。</p> <p class="ql-block"> 走近泉州,走进泉州,喜欢泉州。申遗22处代表性古迹还没走透透,一个值得多次寻访的闽南历史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