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绵绵青山作证,高高丰碑长存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15米地面站天线研制二三事(下)</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图文/曾经沧海</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大会战 结硕果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远比其它发达国家所走路来得短,所用时间来得少的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的试制,如单凭我厂一厂之力,是断断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成功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的一举成功,完全得益于中国特有的举全国之力而为之的“大协作”“大会战”精神和“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百块反射面板是上海耀华玻璃厂为我厂专门制作的“西瓜皮式”的玻璃钢面板毛坯;俯仰、方位旋转大轴是由上海一家厂用大型压机锻压的坯件,北京人民机器厂为我厂加工的大型零部件;连馈源上小小波导管的组装都是借助38所的冷冻、加热设备而完成的。双工器,调制器等是与母校华工(当时称华中理工大学)一起研制或协作而成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全国各地的很多兄弟厂家为我厂提供了各种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因为要技术交底,所以其中有些单位我曾去过。它们的热情相助,让我深受感动!只要听说是“331工程”的,那怕自已厂里的活退迟,也决不会耽误“331工程”协作件。可谓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一旦接下任务,必全力以赴,责无旁贷!因为大家,也可以说全国,都把“331工程”当做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中国的“举国体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从开始的不屑一顾,到后来颇有微词,再到发出惊叹“中国制度厉害,就厉害在举国体制”也就不奇怪了!一件件国防利器、尖端武器,一台台重点装备和民生工程被一一攻克的事例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优势兵力,调动一切资源,一路畅通,攻坚克难,用最的短时间,取得最明显的效果。就这点而言,我认为“大会战”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的研制成功也是一明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台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在总调总试合格后,马不停蹄地安装在河北石家庄黄壁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幸参加了那次的安装。黄壁庄离西柏坡不远,我们利用间隙时间去参观瞻仰了这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乌鲁木齐地面站雄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 赴新疆 选站址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7年,春寒料峭。我与083基地总体组的同志先行去乌鲁木齐为地面站选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厂生产的第二台15米地面站天线按规划将安装在新疆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我没去过新疆。但对这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却早已心向往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厂长特批,这次公出允许乘飞机。但为了深切体验旅途之感受,我还是选择了坐火车去,乘飞机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冥冥中的我似乎感到,新疆这么遙远,今后乘火车去的机会不会太多,此行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果然,不幸言中。之后我曾十多次去新疆,但都是飞机去,飞机回。一一当然,那是我调回常州以后的事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都匀到贵阳,再到西安、兰州,直至烏鲁木齐,乘的都是硬卧。因为我给自己定下,一路非硬卧不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乘火车,也只有乘车途中,我才真正体味到,此行並非浪漫之旅。铁路两边除了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原,基本看不到绿色。颜色之单调,风光也乏善可陈。紧接着黄土高原的便是一望无垠的荒漠。还不是沙漠,是黑红色砂块、砂粒粘结在一起的寸草不长的戈壁滩。这还算不得什么,最要命的是偌大旷漠竟然半天看不到一个人影!着实让我领教了什么叫“荒无人烟”?难得能看到人的地方,是偶尔出现的只有一个人的小火车站。它孤零零地呆在铁路边,无人上下车,这是专给火车补给水和什么物资而设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收获也有。在途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车过嘉峪关时,我领略到了读过无数遍的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婉约的意境。风沙刮过处,仿佛听到那哀怨悲伤、如诉如泣的羌笛声在空中久久不忍散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广瀚无垠的荒漠里,我还亲眼目睹了原先怎么也领悟不了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内地常见的袅袅炊烟在这里竟变成笔直向上,酷似一柄长剑直刺蓝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不身临其境,也许我永远体会不到众多边塞诗中所描述的那种“悲凉”是什么, 那“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悲壮”之情又从何而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贵州都匀到乌鲁木齐,包括等卧铺票在内前后足足花了十天时间,我才与乘飞机抵达的083总体组同仁会合。现在从上海飞乌市才六个小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乌鲁木齐后,接待我们一行的是新疆军区的同志,我们下榻的招待所是团级以上干部的招待所。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卫生间水龙头里的水,那个“透心凉”啊,才是真正的凉!或许是雪山上直接融化的冰雪水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的日子,到军区有关部门了解,座谈,参观,考察。他们把所有资料毫无保留地捧给我们,包括一些极其机密的资料。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不便透露名字的单位,帷幕拉开后,只见整整一面墙大小的巨幅军用地图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由此可见,对我们可不是一般的信任。因为建站需避开无线电波的干扰,不能建在风口,气象、地质等都有所限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军区的同志带我们上乌市周边最高的山,叫“妖魔山”,名字怪森人的,山顶是军事禁区,上面设有雷达站等,一般人是不能上去的。我们在山顶鸟瞰整个乌鲁木齐,虽是自治区首府,但鲜有高大建筑,视觉所及只有一幢幢三层楼房,像火柴盒一样排列得挺整齐,一色绿瓦红墙。当地人说,都是苏联人盖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部队同志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几处符合安装地面站的地方,回去后,总体组写报告上报。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争气“锅” 立边陲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选址期间,部队同志把我们待为上宾。在乌市当时有名的八一礼堂与战士们一起观看了部队文工团精彩的演出。吃到了新疆特色的饭菜,在团部也第一次品尝了“手抓饭 ”独特的风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见识到了风尘仆仆的战士换防来到军区”兵站“作短暂休整时战排队去洗澡的情景。军区的人说,那些战士可以不吃不喝不玩,但到乌市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因为在他们的防区,当时中苏交恶,双方在边境是剑拔弩张,条件艰苦,洗不上澡是司空见惯的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离我们住处不远便是“兵站”。这里有好几处浴室,每处有两个特大的洗澡池子,一次容纳七八十人同时洗澡都绰绰有余。看着他们带着稚气的脸上堆满惬意和满足的笑容时,心里不禁涌起一阵阵心酸。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怎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烟尘滚滚,壮怀激烈的场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当时为国佂战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与眼前这些担负着同样使命的年可敬的战士们是何等相似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虽然也工作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大三线山沟沟里,但比起他们来,自觉渺小多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值1977年,物质匮乏。盛产葡萄的新疆,在简陋的大街上竟然没有像样的葡萄干可卖!只有黑黢黢,好像水洗过的所谓烂葡萄干躺在筐子里,无人问津。临走还是军区的同志给我们每人送了两小盒葡萄干留个纪念,也算不虚此行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军区的同志说,新疆那里的电视台,原先因无法进行微波传输,不能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又必须播出。怎么办呢?只能在北京先将“新闻联播”录好象,再将录像带由当天的飞机稍回乌鲁木齐交电视台播放,所以往往滞后。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建起后,此难堪的事可从根本得到解决。因为通过租借的卫星可及时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和其它节目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着初步选中的几处选址方案,我们从乌鲁木齐飞北京汇报,不日返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后不久,一座巍峨挺拔的乳白色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高高矗立在乌市近郊的蓝天白云下,像威武雄壮的巨人守卫着祖国的边陲,忠实地为部队和地方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鲁本齐站(简称乌站)是中国首座正式入列的数字自跟踪地面站。能以小於零点三度的跟踪精度,与相距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卫星保持横8字的摄动。系统可靠性高达0.99。天线座上的静压轴承平台可浮动支撑八十二吨天线头及相关设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三年,荣登国内享有盛名的《无线电》杂志某期封面的卫星地面站图景,就是我们四一九一厂生产的十五米自跟踪数字卫星地面站——鸟鲁本齐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我厂华工的张建国和哈军工的吴维与邮电部55所的同志一起参与了北京地面站的选址。最后来,同是华工的邹秋丁、戴作平全过程参与了举世闻名的“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天眼”的选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4191厂当年英姿飒爽的职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情依依 路漫漫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31工程”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是我们光荣的4191厂在建厂初期特殊艰难时期所生产的第一台,也是国内第一台大型天线。它的一炮打响,宣告了在此领域我国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艰难起步和突破!可以说给国家长了脸争了气!並为今后我厂研制更大口径的地面站天线、更为复杂的1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和20米散射通信天线等各种用途的大型天线的设计制造积累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队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实践出真知”,也许再没有比4191的全体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对此话理解得如此深刻,领悟得这样透彻了!他们也从当初的门外汉,经过锤炼逐渐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独立设计和制造各种天线的技术或生产骨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雄伟壮观的15米地面站天线,无疑在我国的三线建设史和通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彪炳千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金秋十月,阔别母校42年的华工(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部分学子返校。经校党委研究批准的欢迎横幅上如此写着:<b>“热烈欢迎卫星通信产业的开拓者(贵州113信箱)华中大69、70届校友归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也许每个三线人进厂有先有后,贡献有大有小,但他们每个人可以不无遗憾地说:我们无愧于“<b>开拓者</b>”这个称号!因为这沉甸甸三个字里面,有他们闪亮的青春,有他们满腔的热血和全部的才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米地面站天线研制二三事》也许即将划上句号。作为一个参与者,我不过是从个人角度和有限视野,将自己耳闻目睹或自己亲历过的一些平凡的小故事或称小花絮,忠实地记录下来罢了,难免挂一漏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让我自己,也让所有的曾经的113人,记住那个砥砺前行但已远去的年代,不忘那段镌刻着我们初心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代代峥峥军工人,曾怀揣拳拳报国心,在深山老林里,为了完成共和国赋予的神圣使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义无反顾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芳华,有的“献了青春献终身”,有的“献了终身献子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绵绵青山可以作证:巍巍地面站,如丰碑高耸入云;悠悠三线情,若溪水连绵不断……</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部分图片取自白宝华文,敬表感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