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落叶飞,林鸟归,沐浴秋日暖阳,课例研讨教师路更明。———题记</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3日上午,平城区文慧小学在校二楼精品录播室,开展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学课例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也是文慧小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小学“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成果汇报项目之一。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赵海英校长、魏海霞副校长、徐德英副校长、鲁耀副校长、语数学科分管主任、全校语数老师及部分家长代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观摩展示课。第二个环节:全体语数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研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课例展示</b></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展示课:张秀娟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第10课《日月潭》,整节课很好的实践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贯穿于课前检测,课中学习内容强化、课后复习的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这样教师便可更全面、直观、精准的了解课堂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把控课堂节奏,让课堂教学达到了最高效;张老师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利用抢答、随机抽查等智慧功能,使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投入度大大提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展示课:靳雅楠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这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靳老师在课堂上将智慧平板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适时推送习题进行检测反馈并通过抢答、随机抽查、计时答题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课例研讨</b></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在课例中开始,在研讨中收获。观摩课例后,全体语数老师就两节课例围绕“智慧高效课堂”展开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真诚地交流、分享自己的思与悟,研讨氛围浓厚。</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语文组:张老师教授的《日月潭》,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老师不仅利用平板对孩子们进行课前检测,课后练习,还让孩子们画成日月潭的样子,让整堂课趣味盎然。孩子们是否做完,是否正确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适时指导。这可能就是现代课堂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语文组:运用平板教学,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以及正确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特别是最后一个绘画的环节,学生积极创作,在平板上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日月潭的美景,张老师利用平板将部分学生的想法和创意展现了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和日月潭航拍图的对比,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日月潭的形状及由来。 </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语文组:张老师随文识字讲解细致,从字形、字义,以及组成词语的意思,通过丰富的图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平板的使用也提高了教学效率,随堂反馈及时,让每一位孩子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语文组:张老师上的《日月潭》第一课时是一堂平实、充实、真实的课。1.整堂课学生养成教育好,可见平时训练有素,老师亲和力强。2.课前复检、课中抢答、课后检测体现了智慧课堂的优势,学生省时,老师省力,检测高效。3.低段学习目标明确,随文识字写字,随课题、重点词、重点句段边理解边识字,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指导写字抓准要害。音、形、义面面俱到,教学很有梯度。 </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语文组:听了张老师的课,觉得智慧课堂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能力。张老师把学生识字,书写,理解词语,课文内容感悟教学贯穿于课前检测,课中学习内容强化,课后巩固练习,整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她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特别是提的问题到位,学生画日月潭才能得心应手,讲得理由充沛,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 </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语文组:张秀娟老师的智慧课堂讲解的是《日月潭》的第一课时,整个过程随文识字,寓教于乐,通过学习平板的互动,孩子们的参与性很高,教师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数学组:靳老师利用平板编辑功能编辑习题,使学生在课堂共同完成,有效的查看了正确率与错误率,并且能够分析学生错误的点,实现了个性化教育、精准教学。这样就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及题海战术,使课堂更加高效。</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数学组: 靳老师在《认识厘米》这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比如在教学认识1厘米这一环节时,先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把一根1厘米长的小棒,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再抽出小棒,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然后再找一找生活中长1厘米的物体,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感受最深的是靳老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平板教学,使课“活”了起来,打破了师生互动的局限。在智慧课堂系统中的“课堂活动”环节增加了一些功能,比如:课堂推送的习题或进行的测试,可以通过抢答、随机抽查、计时答题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端都能显示每一位同学答题的速度及答题的正确率和所做错的题目让学生形成竞争学习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数学组:《认识厘米》这节课,通过熊出没这一情境,引起了学生很强的兴趣,进而将学生引入认识厘米的这一节课中。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这些活动让学生水到渠成的掌握了这一节中的所有知识,整个课堂互动性强,教学效果很好。</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数学组:靳老师以学生们熟知的动画人物熊大熊二藏蜂蜜为情境引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靳老师善于挖掘教材,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新授知识。靳老师语言精炼,可以看出字字句句都是经过课前精心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清楚老师的任务,提高课堂效率。</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数学组:如果说教师出色的教学语言是课堂的财富,那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就是课堂的精彩。这两点在靳老师的课堂上,可谓兼而有之。不仅能听到完美的教师语言,更能不时地享受到学生发言中迸发的火花。“我手上的黑痣就长1厘米”、“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尺子断了,倒着测量,从后边量起”,这些课堂重点和难点在教师出色的语言引领下,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听起来不禁让人兴奋,更让人感动!因为这里概括出的不仅是学生的语言,更是学生的思维,通过概括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数学组:靳雅楠老师智慧课堂所授《认识厘米》通过对厘米的初步感知,认识,测量,画几厘米的线段等环节将本节的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并让学生分析想办法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利用平板精准准的统计出了学生的正确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结语</b></p> <p class="ql-block"> 近3年来,文慧小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其实践应用,</span>一直致力于探索“课前线上布置预习、课中有效融合线上资源、课中、课后线上学情反馈”等项目,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辟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尝试,走出了一条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学新模式——“4+X”智慧高效课堂模式。</p> <p class="ql-block">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只有构建出富有成效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地适应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进而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需求。本次活动既是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学模式——“4+X智慧高效课堂”模式的再一次实践探索,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课题研究工作,进而以课题研究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支持下,提升网络教育的实效性与有效性,让融合式教育提高课堂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p> <p class="ql-block">撰稿:云海芳</p><p class="ql-block">审稿:赵海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宋冰瑶 梁波 高肖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