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烽火教育记忆—坪石烽火,武水长流(二)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内迁清远连州东陂,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也纷纷迁抵粤北展开教学。它们成为今日中大、华工、华农、华师、惠州学院、仲恺农学院等高校和华附、省实、广州培正、广州七中等中学的根脉所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段烽火岁月,掀开了一段华南教育抗战史,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这里诞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徐中玉·以笔为刀助抗战</b></p><p class="ql-block">徐中玉(1915—2019)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由他主编的《文艺理论研究》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刊物之一;由他主编的《大学语文》被全国数百所高校采用,累计发行3000余万册,影响了无数青年学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中玉1939年考入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一年后,中山大学迁至粤北坪石,研究院设在铜锣丘。这里崇山峻岭、森林茂密,短时间内不会有日军来进攻,相对安全。但条件依然艰苦,住屋以泥土造墙,禾草作顶。各种物资缺乏,粮食亦不充裕,糙米饭乃惯常主食;根本不可能添置新衣,穿破了只能缝补。晚上照明只有豆油灯,夏天则蚊虫肆虐。但对一个研究生来说,最苦恼的还是图书资料的缺乏。中山大学搬迁至云南澄江之时图书仪器损失惨重,据统计,抗战前的1935年中山大学图书馆即有藏书30余万册,迁至澄江时损失24.6万余册;从澄江搬迁至粤北坪石时,图书馆总馆图书344箱,分馆433箱,1941年6月,运抵粤北283箱(中山大学在澄江时原有公物1919箱,至1943年4月,运到坪石948箱,其中图书31799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秋冬,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起了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1945年1月,韶关陷落,中山大学仓促迁往梅县一带。徐中玉前往赣州暂避,应泰和中正大学之聘,两月后泰和危急,随迁宁都。知中山大学已在梅州复课,即回中山大学工作。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徐中玉返广州石牌参加复校的中山大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40年8月至1945年1月,徐中玉在中山大学四年多的时间里,除学习、工作之外,徐中玉还在此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著述。仅以1941年计,除完成30余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外,还出版了专著《抗战中的文学》,即将出版专著《学术研究与国家建设》,完成了专著《民族文学论文集》,完成了专著《新民族文学论》的三分之二,此外还在《中山学报》《艺文集刊》《时代中国》《民族文化》《大公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9篇,加在一起有上百万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抗战的艰苦岁月,徐中玉笔耕不辍,勤奋多产,给我们留下大量的著述文章,这些文章记载了其学术发端的史迹,这种不畏艰难、始终奋斗的精神值得后世青年学子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案:陈芷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