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界真奇妙🍅

欣欣向荣

<p>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许多瓜果🌽🍠🧄🍊成熟的季节。升入大班后,我们班的小朋友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注意力明显比以前有所提高。有一天饭后散步到小菜园时,只听宋一禾跟周恩丞说:“你看,这棵树上结的是什么果子?“柿子,柿子。”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谈论起来:“我和妈妈一起去摘柿子了”。“柿子树那么高,你们猜我们用了什么工具?”“我和妈妈用了自己做的长长棍子,摘了很多柿子哟。”“我知道,柿子也可以做柿子干呀,就和晒番薯干一样。”</p><p>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当孩子对柿子产生兴趣时,我们应该把握教育契机,利用好课程资源。就这样,开启了孩子们与柿子之间的未知旅程.....&nbsp;</p><p> </p> 奇趣“柿”角 <p>单若溪:为什么有些柿子是红的?有些是黄的呢?</p><p>王宏然;它们的形状为什么不一样?</p><p>王云泽:柿子是秋天吃的,我喜欢吃成熟的软软的柿子</p><p>姚靖祎:我喜欢吃吃起来脆脆甜甜的柿子叫脆甜柿子。</p><p>马景睿:我也喜欢吃硬硬的柿子。</p><p>原来,孩子们都这么喜欢吃柿子,那关于柿子孩子们又了解多少呢?我们围绕柿子的成熟季节和自己喜欢吃柿子开展了进一步的讨论。</p> <p>  基于孩子们对柿子强烈的探索欲望,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寻找柿子,将找到的柿子带回了班级,分享自己寻找柿子的过程,初步感知关于柿子的秘密。</p> 探究柿子 <p>  孩子们把在大自然中亲手采摘的柿子带回幼儿园,在老师的陪伴下,通过触、摸、闻、尝等感官又一次对柿子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p> <p>  我们在看一看、捏一捏、比一比、尝一尝中感知柿子的外在和内在特征,同时也发现买来的柿子是熟的,摘来的柿子是生的,它们很多地方不一样。</p> <p>  涩柿子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带着这些疑虑,我们对涩柿子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知道了柿子很涩的原因。</p><p>原来是因为柿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柿子的涩味是柿子中含有的可溶性单宁,如果想要让柿子不涩可以通过把可溶性单宁转换为不溶性单宁,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去涩。</p><p>“去涩?”</p><p>“什么是去涩。”</p><p>“怎么去涩?”</p><p>这个话题不但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样也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抓住契机,我和孩子们一起思考、探究。</p><p>但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都有限,由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我们决定利用网络资源、向幼儿园有经验的保育老师取经,用不同的方式寻找答案。</p> <p>通过网络,我们知道了三种常见的三种去涩方法</p><p>①温水浸泡</p><p>②用熟透的水果密封保存</p><p>③保温密封保存</p><p>孩子们跃跃欲试,针对我们发现的方法决定一试。孩子们自己动手,探索并发现着。</p> 品尝柿子 <p>  脆柿子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没有很多果汁。火晶柿子吃起来黏黏的,很甜。但吃柿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不能空腹吃柿子、不能吃完柿子后立即喝酸奶、不能和高蛋白(鸡蛋、豆类、鱼虾等)食物同食、吃完柿子要漱口、不能吃生柿子。</p> “柿”情画意 <p>  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观察、探索和表现,知道了很多柿子的秘密,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慢慢品味着创作美术作品和故事,开启一段艺术表达与想象之旅。</p> <p>  一个小小的柿子,是一场艺术的对话,激活了孩子们心中的感受。</p> <p>  小小柿子,大大体验,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让孩子们在亲历体验,自主探索,讨论互动中,收获别样的精彩,这就是“生活即教育”的魅力所在,让我们秉承“一个细节,一点穷追”的精神,跟随孩子一起行动,一起探究,一起思考,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p> <p>  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最美妙的课程资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课程故事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柿子。通过孩子的各种感官、制作、品尝等一系列的活动对柿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体验到了亲手制作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养成了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乐于分享的良好学习品质,同时我们也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程。</p>

柿子

孩子

探索

我们

探究

生活

课程

发现

单宁

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