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亚丁之旅(二)

风清*云淡

<p class="ql-block">撰稿:杨松林</p><p class="ql-block">摄影:队友</p><p class="ql-block">插图:风清云淡</p><p class="ql-block">指导:全体队友</p> <p class="ql-block">  第六天(10月20日)从亚丁到泸沽湖</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旅行,到今天,已经时间过半,行程过半。第一个篇章昨天结束,第二个篇章今天开始。第一阶段的行程,主题是看山,仁者乐山;第二个阶段的行程,主题是观水,智者乐水。旅行之乐,天地之美,在于山水之间。洗礼心灵,滋养生命,莫过于好山好水好风光。我们的团队,就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大家庭。互助互爱,同游同乐。好风光,和好朋友一起看,快乐与幸福就被放大了几倍。上一阶段,我们的团结友爱,消减了长途的疲劳,消减了藏地的高反。旅伴们,下一阶段,美丽而神秘的泸沽湖和邛海,在柔情荡漾地等着我们。结伴而行,与欢乐同在,我们又一次启程啦!</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路途可能达300公里,关键,不象先前我们走的是宽敞的“318国道”,而全是县道,甚至是乡道,没有八、九个小时根本不能赶到泸沽湖。所以,昨天晩饭时蒲元斌就要求:早点起床,早点吃饭,早点出发,争取在下午4点左右到达泸沽湖。</p> <p class="ql-block">  7点,袁璐在群里告知大家:“楼下就有稀饭,还有包子和蒸饺,但是冻过的。” </p><p class="ql-block"> 团员们很快从各个房间走出来,房卡放在吧台上,行李放在车子上。婆姨们心细,烧了一大瓶开水带上。我们到前面不远处一条橫街,在一家专卖稀饭馒头的小店里热热地吃饱了,返回“藏地阳光酒店”前面,登车启程。</p> <p class="ql-block">  蒲元斌按照昨天偶遇的那个小伙子的介绍,从泸亚东线、中线、西线之中,确定了行程最短的中线,在前面探路带队。</p><p class="ql-block"> 袁璐、敬剑华助驾。一切都挺好,我们满怀信心地按照手机的导航而愉快前行。</p> <p class="ql-block">  确实挺好。清晨的温柔的阳光里,溪水潺潺,鸟鸣声声,峰回路转,农舍隐现……从香格里拉镇,到俄初村,到各卡乡,到吉呷镇,一切都挺好。坐在蜿蜒而行的车上,我们感到很庆幸。要不是在亚丁景区的观光车上偶遇那个小伙子,我们要么选择多100多公里的泸亚东线,要么选择远天远地的穿过丽江边境的路线,而现在,开头走泸亚西线,又转到路程最短的泸亚中线。怎么的,想到这些,我们似乎有一点万里长征终于在遵义找到了方向和道路的感觉,庆幸!</p> <p class="ql-block">  长途旅行,驾驶员和副驾最重要。为了提神,这些天来,两个车上的人一路上都在唠嗑摆闲。天南海北,古往今来,道听途说,柴米油盐……唠着唠着,前车,摆后车上的人的“爱情故事”;后车,摆前车上的人的“陈古八十年”。一前一后,你在聊我,我在摆你,但彼车和此车都不知道自已正被津津乐道地讲着,被嘻嘻哈哈地笑着。嘿,这就是旅途的乐趣,这就是团体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两辆越野在山谷的公路上轻盈地奔驰。油画般的山水美景在两边徐徐展现。</p> <p class="ql-block">  毫无疑问,刘锦舒是特别称职的副驾。这些天,一千多公里的旅途上,她一直不停、一刻不歇地跟何小红唠嗑摆闲。家长里短摆完了,摆单位的,外面的。儿子孙子唠够了,唠小时候,年轻时。杨松林、母代东两个爷们儿坐在后排,除了偶尔参与,就默默地当忠实听众。笑人得很,她们两个时不时地进入了这样一种境界,——何小红讲一个话题,刘锦舒讲一个话题,同时讲,各说各的,要过一阵才相互搭界。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何小红才安全顺利地完成了10天2300多公里的长途驾驶。</p> <p class="ql-block">  挺好的。一百多公里之后,我们发现,今天的路线,车辆很少,几乎就只是我们这两辆车在跑。应该有些来往的车辆才对呀?在冲天河谷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开始顺着俄亚乡的山坡行驶。 </p><p class="ql-block"> 11点左右,我们的车辆被拦停在山腰。前面,公路的盘旋弯道上,停着三辆大卡车,一台大型挖掘机正轰响着一斗一斗地往卡车上装倒土石。我们都下车活动活动筋骨。 </p><p class="ql-block"> 一个负责车辆放行的壮汉与蒲元斌在路边聊起来。壮汉可能是个少数民族同胞,热情爽快。得知我们要去泸沽湖,便告诉我们,可以走一条捷路,在前面的路口不住山上走,下坡顺河,走到三江渡口,渡船过河,要节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三江渡口的渡船因发生事故被停运整顿了很久,前几天才准摆渡,你们幸运哪。我们问,这条路的路况好吗?他说,不行,有几段有点儿烂,不过都能通行。嗨,又遇好心人了!能节省一个多小时,下午三点左右就到了,可以多耍一下午了,幸运幸运。 </p><p class="ql-block"> 壮汉看到我们有一辆车子是个婆姨在驾驶,露出又惊奇又钦佩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  通行了,我们按照壮汉的指引,调整路线,愉快前行。下到河谷,行驶了一阵,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区域,进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的区域,从藏区进入彝区。 清蓝的冲天河在车子左边的沟谷里流淌。路一下变窄了,变烂了。坡陡,河深,路成了一条典型的挂壁公路。不象县道,简直就是一条破烂不堪的乡道。坑坑洼洼,除了两条车辙,落石布满了路面。路面如此狭窄,根本无法错车,但是,走了好一阵,也不见有一辆来车。 </p><p class="ql-block"> 众人心里隐约觉得有些不妙。车里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心里的担忧,都不说出来,都怕说出来。</p> <p class="ql-block">  11点30分,车过一个又大又深的水坑,只觉得猛烈地抖动了几下,又听见一阵嘭嘭嘭的异响,杨松林急忙说:“何小红,在宽一点的地方停下来!”</p> <p class="ql-block">  停车一看,后轮左边爆胎了。车胎瘪成了一张胶皮,轮毂直接压在地上,发出一股刺鼻的塑胶的焦臭气味儿。这可是糟糕透顶的事了,——长途旅行,又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偏远乡间,而且地处极其危险的落石地段,还有,手机信号差,导航都导不出这些线路。不过,万幸的是,我们的车停靠在滑坡之后除险加固的几十米新修工程之下,稍微宽绰一点的路面,不会有落石,相对安全。 </p><p class="ql-block"> 何小红、刘锦舒瞪着眼睛。</p> <p class="ql-block">  此时,就看爷们儿的啦。杨松林、母代东一起打开后备箱,卸下塞得满满的箱子袋子,找出三角红色警示架,放置在车后50米的地方。然后,打电话给前面的袁璐,让蒲元斌开车返转。蒲元斌让三个娘们儿下车原地等候,很快就调头回来,停在何小红车子的后面。三个爷们七手八脚地掀起盖板,取出备胎,找到千斤顶,准备换下扎爆了的轮胎。真是有点好笑,三个爷们儿却打不开收缩起来的千斤顶,连开车多年的蒲元斌也羞涩地笑着说:“我也没用过”。</p> <p class="ql-block">  傻眼了。只好求助。我们招手拦车。这么危险的地方,谁肯停车帮忙?几辆车子鸣着喇叭从我们身边开过。忽然,一个车队从后面开来,我们使劲招手。一个师傅减速一瞥,见我们爆胎了,说:“我不会修车,后面一辆车上是个老师傅,他能帮你们修。”果然,后一辆车子开来,一听说我们要换轮胎,便在前面把车停下来。刘锦舒心细,忙告诉他们停车的地方有落石的危险,请师傅把他们的车倒回一点,靠近我们的车子,这里安全些。车停好后,走下来一个师傅和两个妇女。 </p><p class="ql-block"> 11点48分,刘锦舒在群里发短信,提醒前面的三个娘们儿:“路边落石,你们仨站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哦。”袁璐回复:“我们在河边上坐,你们不要着急哈。” </p><p class="ql-block"> 听说是何小红在开车,师傅和他的两个同伴都惊叹不已:“这么远的路,这么险的路,一个妇女开车,嘿,你们胆子真大!” </p><p class="ql-block"> 一边帮我们下胎,一边闲聊。得知他们是内江的,师傅曾在广元运输公司工作过几年,感情一下子近了。庆幸哪,遇到好人了,遇到老师傅了,我们的车子没问题了! </p><p class="ql-block"> 迟迟下不了胎。老师傅累得喘着粗气。他说:“这螺丝太绵了,扭不动。找出掰手的加长杆。”找出加长杆,套在掰手上,螺丝依然紧紧地扭不下来。 </p><p class="ql-block"> 蒲元斌有点疑惑:“师傅,是不是扭反了?” </p><p class="ql-block"> “前紧后松,往车后掰是下螺丝。”师傅老道地说。 </p><p class="ql-block"> 师傅累了,站在一旁指挥。杨松林踩在加长杆上,用力一跳,一颗螺丝落下来。捡起一看,螺丝断了。师傅说没关系。蒲元斌接着掰,接着踩,一缕灰尘散开,又扭下一颗螺丝,螺杆也断了。蒲元斌说:“咦,咋冒了一股烟呢?”师傳说:“整球你的,咋会冒烟嘛!”扭下第三颗,还是断的。 </p><p class="ql-block"> 师傅拿过掰手,三下两下,把剩下的两颗螺丝完好无缺地扭下来了。扎破的轮胎终于取了下来。 </p><p class="ql-block"> 师傅说:“这下你们自已上备胎吧。开到前边找个汽修店再换一个轮胎,就行了。” </p><p class="ql-block"> 临走时,师傅悄悄对何小红说:“撑着撑着地开哈……!”</p> <p class="ql-block">  危难之时,素不相识的这位师傅热情相助,我们感激不已。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上还是好人多!何小红早已在衣袋里准备了两百元钱,想略表心意,又怕人家不好意思收钱,忙对杨松林说:“这么好心的师傅,给人家送两瓶酒吧。”</p><p class="ql-block"> 他们回绝,决不收礼。杨松林提了两瓶“锦绣中华”,硬塞到师傅车上。蒲元斌掏出一包烟,硬塞到师傅手上。 </p> <p class="ql-block">  师傅的车子远去了。举手长劳劳,感恩情殷殷。</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很快就把备胎换上了。由于扭断的三颗螺丝无法取下来,备胎只有剩下的靠在一起的两颗螺丝管着。一支轮胎只剩两颗挨着的螺丝,谁都知道,这十分危险。而且,备胎与其它三支轮胎的宽窄度大不相同,一看,就象悬挂的无用的摆设。</p> <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忽然明白过来,——那个师傅把螺丝扭反了!只剩最后两颗螺丝时,师傅突然醒悟先前他扭反了,所以,急忙拿过掰手,重新向前扭,一下就轻松地扭下来仅存的两颗螺丝。他十分不好意思,就匆匆走了,只是对何小红特意叮嘱了一句。</p> <p class="ql-block">  热心助人的老师傅,把一个车毂的五颗螺丝反起扭断三颗,只剩下两颗……苍天哪,大地哪,你叫我们咋说呀?!</p> <p class="ql-block">  这种危险,爷们儿看破不说破,在一群娘们儿面前,得沉住气。蒲元斌说:“车上减一个人,后排左边不要坐人。母校到我们车上坐,我们尽量开慢点。”</p> <p class="ql-block">  开了好一阵,却不见在原地等待的三个娘们儿。蒲元斌又调转车子,回去找到她们,再赶上前来,带队缓行。</p> <p class="ql-block">  前车五人,后车三人,以二、三十码的速度慢行,依然颠簸不已。</p> <p class="ql-block">  先后沿路找了两家汽修店,都没人,无法修。</p> <p class="ql-block">  终于,开到了三江口渡船点。从海子山流过来的长长的冲天河,千回百转,在这里汇入著名的金沙江。河面一下变得十分宽阔,河水幽深得令人发怵。摆渡的大爷,一看就是个好心人。他给了蒲元斌一个电话号码,说前边的拉伯乡场上有一个汽修店。</p> <p class="ql-block">  渡船很快就把人和车辆送到对岸。我们付了200文渡船费。</p> <p class="ql-block">  过河之后的公路,落石少多了,但更窄,更陡,更险。错车时,看见我们有辆车是一个女人在驾驶,对方惊叹一声,主动退让。沿山上行了一阵,发觉方向反了,又调头顺河下行。挂壁山路,时时胆颤,步步心惊。</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30分,来到山坡台地上的拉伯乡场镇。车一停,杨松林下车,情不自禁地走过去拉开驾驶室车门,让何小红下车。</p> <p class="ql-block">  在路边的一家汽修店,小师傅把备胎取下来,啧啧惊叹:只有两颗螺丝,而且一颗已经松了,还敢开这么长的这种路,还是个女的,你们的胆子大哟!听他说,这一段路,差不多有百分之五十的车子要爆胎。备胎好取,但三颗断了的螺丝却十分难取。小师傅带着徒弟,捣鼓了两个小时,才想办法把断了的螺丝取下来。</p> <p class="ql-block">  肚子饿得都不觉得饿了。小师傅的老婆是个彝族女人,在汽修店隔壁开了一间“小拉姆饭店”。我们每人煮了一大碗面条,一下就有了精神。大半天的长途爬涉,危机四伏的惊吓,修车之时,大家觉得紧张压抑之情应该释放一下。打牌!打牌!女同胞们吼叫。于是,在“小拉姆饭店”的火锅间,大家围坐一起斗地主,大声笑闹,使劲摔牌,管他三七二十一。</p> <p class="ql-block">  小师傅打了几处电话,找不到同一型号的轮胎,也找不到同一型号的螺丝。选定了一个窄一点点的轮胎替代备胎。从另一个车毂取了一颗螺丝安在这一个车毂上。只有这样了,这样就安全多了。小师傅说,宁蒗县城都没有这种型号的轮胎和螺丝,你们到了泸沽湖景区,或盐源县城去看看吧,可能那里有。蒲元斌叹息:“嚯,这小师傳已经有两个娃了,他才二十四岁!”两个女孩子,大的才上幼儿园,小的已经能跑了。蒲元斌逗两个小孩说笑。一旁年轻的彝族妈妈静静地看着她的老公和两个女儿,满眼爱意,微笑不语。我们猜想:彝语的拉姆是仙女、天使的意思,她的名字就叫拉姆吧?</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50分,我们开车上路,据小师傅说,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不过,路况要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  车队在山间盘旋。很快,天光一暗,暮色四起。大山之中,只有两束车灯在忽东忽西地移动。一不小心,走了岔路。蒲元斌的车,带车,不离不弃;何小红的车,跟车,若即若离。黑夜茫茫,前后都十分不易。</p> <p class="ql-block"> 晩上10点,我们停车在黑沉沉的山岭。一轮皓月从薄云中浮现出来。哦,今晚正好是阴历十五之夜。有人激动地哼唱:“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月亮走,我也走。”望着这一轮云南的月亮,那些美得叫人心碎的旋律在意念之中悠然响起: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哦,山下小河淌水清幽幽……</p> <p class="ql-block"> 晚上10点7分,行车中,梁冬梅在群里发出一张山梁月光的美照。</p> <p class="ql-block">  晩上10点30分,到达夜色中的永宁镇,驶入服务站加油。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还有10公里就到泸沽湖了。顿时,心情振奋。</p> <p class="ql-block">  晚上10点50分,历经艰险的我们,终于到达灯火阑珊的泸沽湖畔。</p> <p class="ql-block">  袁璐、敬剑华为我们挑选了充满诗意的“抚云客栈”,价格才260元一间,设备很不错。我们走进房间一看,怎么是很不错呢?这家伙,这是相当不错!十分整洁,特别雅致。有浴盆,有自动洗衣机,有烘干机,有全自动冲水马桶,有连通的长长的阳台,只用玻璃相隔,可以几个房间的客人坐在通台上聊天,观赏草坪后面的烟波浩渺的泸沽湖。</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装,“抚云客栈”外面的小街还有几家未打烊的餐馆。杨松林说:“走吧,朋友们!今晩要喝点酒,解解长途奔波的疲劳,同时,给大家压压惊”。选定了一家街头的餐馆,老板特别热情,给我们介绍了一道时令特色小菜“水性杨花”。团长袁璐发话:“都点自已喜欢的菜哈。”菜上桌,酒斟满,杨松林髙举酒杯,说:“大家平安到达泸沽湖,今晚,我首先要敬我的老婆何小红,今天让我看到了她英勇果敢的一面,佩服!”母代东眼睛高反充血,但他激动地说:“今晩必须喝一杯!”……频频举杯,共同庆贺,“好人一生平安!”“吉人自有天相!”</p> <p class="ql-block">  原定下午四点到达泸沽湖,竟然延误到晩上十点过。此刻,我们百感交集。危途已经过去,前路一片欢乐。我们决定,在泸沽湖轻轻松松耍一天!就象走过万里长征的疲惫不堪的红军,到了哈达铺一样……更喜泸沽万顷波,八人到此顿开颜。</p> <p class="ql-block">  第七天(10月21日):泸沽湖 </p><p class="ql-block"> 0点17分,敬剑华、梁冬梅、刘锦舒几个女同胞还在洗头、洗澡、洗衣裤,其余的人已入梦乡。 </p><p class="ql-block"> 7点24分,蒲元斌在群里推送“泸沽湖一日游方略”。 </p><p class="ql-block"> 8点08分,袁团长在群里呼吁:“出阳台上来,聊天,聊天!” </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是“抚云客栈”湖岸一幢三层楼房的一排四间的底楼,隔着一片草坪可以看见碧波荡漾的湖水。蒲元斌和袁璐一家出来得最早,一人一把椅子,翘腿而坐,在一种清晨的舒适的新鲜感觉中,面朝湖水,心里花开。大家洗漱完毕,陆续拉开帘子,推开玻璃门,站在各自的阳台上,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兴奋得好象一夜风雨过后晴朗的黎明时的野鸟,在枝头乱跳乱叫。很少有这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景,这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感受。很久很久以前,大家比邻而居,住在单位的一排一排的平房里,听得见隔壁的门响,闻得到邻居的饭香。早晨,或者黄昏,家家户户的男人女人,端碗而聊,隔窗而瞅,追打嬉戏……现在,长年累月蜗居在一家一户的高楼之中,过门而不入,比邻而不识。今天,此刻,我们在旅途之中,在泸沽湖畔的“抚云客栈”,找到了这一种早已逝去了的美好的尘世情味儿,能不兴奋得象过年时的乡村孩童一样吗?八个人心里都有一种隐约的希冀:一直象这样,一直在这里,该有多好啊……!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8点20分,大家又来到昨夜聚餐的“川味红.成都食堂”,稀饭、豆浆和泡菜都免费,面条、米线、包子、馒头,让我们大饱口福。</p> <p class="ql-block">  9点,大家又来到房间后面的通台,在阳台疯狂拍照,在群里疯狂晒照。</p> <p class="ql-block">  杨松林发“娘们儿晨妆”照、“母代东翻墙走婚”照。 </p> <p class="ql-block">  袁璐发“杨松林何小红翻墙走婚”照、“梁冬梅端坐观湖”照。 </p> <p class="ql-block">  杨松林发“同在一道屋檐下”照。 </p> <p class="ql-block">  梁冬梅发“何小红翻墙走婚”、“蒲元斌袁璐并肩远望”照、“蒲元斌袁璐相依而坐”照、“刘锦舒端坐观湖”照、“何小红端坐观湖”照、“母代东刘锦舒翻墙走婚”照。</p> <p class="ql-block">  袁璐发“敬剑华优雅观湖”照。 </p> <p class="ql-block">  敬剑华发“袁璐千姿百态”照、“梁冬梅登阶远望”照。 </p> <p class="ql-block">  洪绍群在群里问:“母哥,昨晚走婚没有?” </p><p class="ql-block"> 母代东在群里骄傲地回答:“洪总,这次来的男士都做了这件事,而且得到老婆的大力支持!这次你不来要遗憾八辈子。” </p><p class="ql-block"> 洪绍群在群里懊丧地回应:“我去过了,那一夜老婆看得紧哟,没机会。”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点40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抚云客栈”,离开美丽的尼赛村,沿湖而行。我们今天的行程,就是沿湖而游,想停就停,想走就走。 </p> <p class="ql-block">  9点55分,我们车停湖边,在一处观景台眺望泸沽湖深远浩瀚的水面。烟波淼淼。扁舟悠悠。远山森森。云天沉沉…… </p> <p class="ql-block">  10点20分,我们来到左所镇泸沽湖景区大门。大门高耸。霓虹广告牌上流动闪现着一句宣传口号:“天下泸沽湖,情归女儿国。”我们之中,有人晃眼一看,把“归”字看成了“妇”字,不禁哑然失笑。店铺林立,游人成群。纳西族风情、摩梭族风俗、彝族风味的商品与美食琳琅满目,令人留连忘返。 </p><p class="ql-block"> 在一条长街的街口,一块巨石上刻着三个醒目的红色大字:“走婚桥”。摩梭族同胞的走婚风俗,古老,神秘,浪漫,每每让远来的异族游客心驰神往,浮想连篇。无法目睹,更无法亲历,只好在这块石碑前拍照留念。老杨家、老母家、老蒲家双双依石而望,梁冬梅、敬剑华一一抚石而笑。 </p> <p class="ql-block">  顺街漫步,忽然看见一家特色旅游商品小店。店里琳琅满目,却无人坐守,抬头一看,门匾上大书:“老板不在创意店”。老板不在,但一系列招揽客人的标语却分明表达了主人的意趣,叫人过目难忘: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游世界;泡妞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走婚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体重不是压力,金钱不是能力,情感才是动力;走婚是浪漫纯洁自由的爱情。 </p><p class="ql-block"> 杨松林站在小店门口,使劲高喊“老板在!”袁璐抢拍了一张情景照。 </p> <p class="ql-block">  顺街漫步,忽然看见一家烤红薯包谷的小店。袁璐童心未泯,烤了一个烧包谷,焦黄,喷香,咔嚓了一张“童年的味道”,发在群里,引得大家童心与食欲突生。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1点23分,大家快要走上走婚长桥时,母代东在群里语音惊呼:“快,你们马上可以碰到昨天的师傳,正对面!”母代东在前面漫游,忽然看见昨天在冲天河边帮我们修车的那个老师傅和两个女人迎面走来。两个女人立刻认出了母代东,热情地打招呼,询问是否安全到达此地。显然,那个老师傅没有把他扭反了螺丝的失误告诉她们。尴尬了,老师傅装作没看见,匆匆地擦身而过。母代东心地善良,没有与老师傅打招呼。此刻,不打招呼,不说破实情,就是对老师傅的尊重,对老师傅的爱护。对的,老师傅热情帮助困境中的路人,特殊时刻见真情,确实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扭反螺丝,无心之误,虽陷我们于危险,好在我们历险而安,我们原谅老师傅。我们默默地祝福老师傅和自已:好人,一路平安!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11点25分,我们迈上了草海上长长的“走婚桥”。这一处景观,是为了展示摩梭族特有的走婚文化而在湖边湿地草海之上架设的木桥长廊,相当于一座情人桥,爱情桥。深秋枯黄的草海,草浪起伏,野鸭出没。一上“走婚桥”,女游客自然激动,男游客自然兴奋,于是,大量的美照在群里频频闪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杨松林发“草海上的维纳斯”照。</p> <p class="ql-block">  敬剑华发“头戴花冠的梁冬梅”照、“杨松林为何小红戴花”照。 </p> <p class="ql-block">  杨松林发“走婚桥上的五朵金花”照、“走婚桥上的五个摩梭姑娘”照。 </p><p class="ql-block"> 梁冬梅发“敬剑华湖边婷婷玉立”照、“草海边的刘锦舒”照、“草海边的袁璐”照。 </p> <p class="ql-block">  12点50分,蒲元斌说:“大家从洛水码头乘猪槽船,划到湖中的王妃岛上游一转。泸沽湖荡桨,特别有意思。”洛瓦码头的猪槽船,长长的,窄窄的。一个老船工划着两支桨,载着我们八人,晃晃荡荡地驶向万顷碧波的泸沽湖中。</p> <p class="ql-block">  蒲元斌在群里发“乘船游湖”照。</p> <p class="ql-block">  蓝天,碧水,风吹浪起,浪涌推舟。袁璐说:“唱一曲!” </p><p class="ql-block"> 她带头领唱:“唱山歌嘞,呃嘿呃嘿嘿,这边唱来那边和。”大家一起合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嘞,呃嘿呃嘿嘿,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远处,来往的游船上的游客也被我们这一船的激情感染了,有人也大声应和。 </p><p class="ql-block"> “再唱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对,这首经典更能表现此时的景,更能表达此刻的情。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 风景如画的泸沽湖上,一船青春,一船歌声,唯有我们最豪放,唯独我们最欢乐。 </p> <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25分,船靠山边,我们登上了美丽的王妃岛。王妃岛7.5亩,岛屿四周,碧水茫茫。岛上,有末代左所土司为他的汉族夫人肖淑明修建的豪华别宫。肖淑明是一个来自雅安的16岁的美丽动人的“雅女”。在这个如画如诗的岛上,这个现代版的“王昭君”,度过了她的整个青春岁月。如今,王妃已去,美人不再。湖光依旧,别宫空寂。物是人非,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念天地之悠悠,珍惜今生,珍惜今天,不负山水,不负光阴…… </p><p class="ql-block"> 敬剑华提议,拍个视频。袁璐提议,以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为背景。刘锦舒、何小红、梁冬梅改编歌词。于是,见证我们此行的一个永久难忘的视频在敬剑华的镜头下诞生了:蒲元斌、袁璐两个人朝气蓬勃地携手走来(再过二十年); </p><p class="ql-block"> 梁冬梅、敬剑华两个人招着手轻快地走来(我们来相会); </p><p class="ql-block"> 母代东、刘锦舒两个人一瘸一拐地走来(拄着拐棍儿); </p><p class="ql-block"> 杨松林、何小红两个人颤颤巍巍地走来(相互搀着走)…… </p><p class="ql-block"> 视频在群里一发,大家笑得乐不可支。特别是母代东一瘸一拐的神态、步法、表情,绝了!简直经典到可以和宋丹丹的演技一较雌雄,难分高低。看一遍,笑一遍,看十回,笑十回。大家评价,母代东的表演,本色到看不到表演的痕迹。众人赞不绝口:母校,天才呀!母帅,实力派的艺术家呀! </p> <p class="ql-block">  返回洛水码头时,天上乌云渐起,湖面风急浪大。窄小的猪槽船在水里摇晃得厉害,众人惊叫不止。船工却坦然地说,别怕哈,安全得很。好不容易踏上岸,众人悬着的心才落下来。这时,下雨了。 14点15分,袁璐在群里发语音:“看到母哥和刘姐的视频,笑岔气了。把我笑得哟,一口气差点儿没回过来。”……许多天以后,袁璐坐在办公室,偶尔点开视频,看到母代东的镜头,顿时,开怀大笑。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5点10分,我们在洛水村午餐,品尝摩梭特色小吃。 </p><p class="ql-block"> 饭后,一边环湖而游,一边挑选旅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7点57分,我们入住达祖村湖边的“雅兰亭客栈”。客栈坐落在泸沽湖边,布置得十分精美,充满艺术气息与小资情调。有钢琴,有茶座,有书架。我们选定二楼的四间滨湖客房。坐在阳台的吊椅上,轻轻地一摇一晃。放眼泸沽湖,蓝天云飞,碧浪闪光。凉风习习,思绪绵绵…… </p> <p class="ql-block">  身临此景,拍照,发照,乐此不疲。今天,天疑是我们最快乐的一天。那么多的美照和视频,生动地记录和保存了我们的幸福与欢乐。</p> <p class="ql-block">  20点14分,刘锦舒在群里发视频:“让我们一起变老”。 </p> <p class="ql-block">  是的!天长地久,人生苦短。青山常在,人生易老。这一次的旅行,这一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我们顿悟,让我们醒悟,让我们感悟,让我们觉悟:自然亿万年的变迁,人类千万年的演化,归根结底,——珍惜今生今世,珍惜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优雅地,快乐地,幸福地,成群地……</p> <p class="ql-block">  第八天(10月22日):从泸沽湖到西昌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是从泸沽湖出发,经盐源县,入住西昌市。虽然路况较好,但也有220多公里。 </p><p class="ql-block"> 6点01分,袁团长在群里提示:“今天很冷哦,大家一定要多穿一点衣服。” </p><p class="ql-block"> 7点08分,袁团长在群里提示:“早餐时间是7点30分,如果洗漱完了的就先去吃饭哈。早餐卷在我这里。早餐地点在昨晚吃饭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大家把行李收拾好,放在车上,到“雅兰亭客栈”旁边的餐馆里吃早饭。在客栈大厅外临湖的露天茶吧,大家觉得这里布置得极有温馨浪漫的艺术情调,忍不住又拍了一些很有情味儿的美照。袁璐举着手机说:“杨局,跟何姐靠拢点,要有中彩了的笑容。”杨松林伸着手指说:“中彩三千万,分袁璐一半。”袁璐咔嚓一声,定格了这一情景。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7点17分,敬剑华在群里发“泸沽湖之晨”视频、照片。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带着对美丽的泸沽湖的深深地眷恋,在晴朗而柔美的晨光中,我们起程出发了。 </p><p class="ql-block"> 8点08分,袁璐发“杨松林何小红花间小憩”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8点17分,敬剑华发“梁冬梅湖边玉立”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纯净透明的泸沽湖水,漫入草海湿地,然后从草海湿地的沟洼汇聚成一条充沛的激流,顺坡而下,顺沟而转,逐渐形成一条浩荡的河流。我们的车队就在山沟里顺着河谷行驶。 </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小时后,高峻的山岭逐渐后去,狭窄的河谷逐渐宽阔。终于,我们的车队驶出山野,进入一片广袤的平畴,仿佛来到了成都平原。 </p><p class="ql-block"> 公路两旁随处可见满山遍野的苹果林。正是苹果成熟上市的季节,果农们在路边摆摊设店,向南来北往的路人叫卖兜售。我们都知道,盐源县的海拔、光照、降雨、气温等等条件,最适宜种植优质苹果。30多万亩的“盐源苹果”,已形成亚洲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闻名遐迩的“盐源苹果”,色泽厚重,香味浓郁,肉质细脆,汁多爽口,是难得的无公害、纯天然优质水果。 </p><p class="ql-block"> 后车与前车联络呼叫:停车,买点儿盐源苹果。 </p><p class="ql-block"> 一家果农在路边摆了几筐苹果,看起来特别新鲜。停车一问,1块钱1斤,随便挑选。婆姨们深谙行情,都说,这么好的苹果,在城里的超市,5块1斤都买不到,快多买点!路边摆摊的果农是一个彝族大爷和他的老伴儿,朴直得就象他们的苹果。他们的儿子是一个高大壮实的汉子,对我们说:每年他家要卖几万斤苹果,对面山坡上,还有未采摘的十几亩苹果,可以去树上现摘现卖。何小红、敬剑华、袁璐欢呼雀跃,兴奋不已,闹闹嚷嚷地跟着彝族小伙子开着三轮车上对面山坡去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1点46分,袁璐在群里发“敬剑华何小红釆摘苹果”照。</p> <p class="ql-block">  12点07分,敬剑华发“袁璐开三轮车拉苹果”照、“何小红敬剑华山路提果篮”照、“袁璐采摘苹果”照、“何小红采摘苹果”照。 </p> <p class="ql-block">  12点11分,袁璐发“何小红敬剑华担苹果筐子”照 </p><p class="ql-block"> 三个娘们儿摘苹果、担苹果、拉苹果的一张张美照,看得叫人眼热心动。在此处我们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家家户户都买到了心满意足的苹果。两辆越野车塞得没有一点空隙,于是,都与这个彝族小伙子加了微信,留下地址,10斤50块一件,他随后快递到家。这个耿直的彝族小伙子的微信名叫“发财兄”。我们一行回家不久,自己和亲友都收到了“发财兄”保质保量的快递苹果。亲友们吃了赞不绝口,有的朋友想买,我们便联络介绍了“发财兄”的远程快递。今天,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旅途风景,而是“盐源苹果”。这也是一种缘份,彝族兄弟耿直诚信,我们这群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将是他远在绵阳、广元的长久的顾客。 </p><p class="ql-block"> 车到盐源县城,蒲元斌说:“我们把车停到汽修厂,趁修车换胎的时间,我们吃午饭。”到县里一家最大的汽修厂一问,这里没有同一型号的轮胎。看来,只好到西昌的4S店去才换得了我们的轮胎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8点05分,袁璐为我们选定了邛海湿地公园附近的一家“汉庭酒店”,为的是方便大家明天游邛海。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蒲元斌说:“都说不吃李小肠,枉自来西昌。大家放好行李,今晩我们打滴去吃李小肠哈。”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两辆出租车把我们拉到观海路的大名鼎鼎的特色烧烤店“李小肠庄园”。此时,偌大的庄园人声鼎沸,摩肩擦踵。好不容易找到楼上的一个雅间,一个小师傅专门为我们这一桌服务。我们邀请小伙子一起进餐,他说,这些东西早把他熏腻了。请他喝酒,他不喝白酒,给他拿了一瓶啤酒,大家举杯感谢小师傳给我们带来的美味佳肴。荤菜素菜品种很多。最好吃的一道菜是葱香味儿的小肠,吱吱的一阵火盆烧烤之后,小肠的油脂与葱花融合在了一起,散发出一种十分诱人的香味儿,香气浓郁,口感饱满,让人大呼过瘾。为了一饱口福,顾客们排队等候一两个小时,也在所不惜。生意太好,店里不接受预约,只能提前去排队。这就是名店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品尝了西昌的美食之后,已是深夜了。大家兴致高昂,说,别打滴了,一起热热闹闹、说说话话地走回酒店去吧。街灯明亮,车灯晃眼。三个爷们儿在前,五个娘们儿在后,高声大笑,常常引得路人侧目回头。娘们儿提议,三个爷们都背上背包,她们从后面照一张“仨爷们儿逛大街”。 </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谁在背后喊了一声:“爷们儿,回眸一笑!” 三人回头一笑,刘锦舒咔嚓一声,抓拍了一张“蓦然回首迷倒大妈无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人回头一笑,背后齐呼:“好帅啊!”何小红脱口而出:“情人眼里出西门庆!” </p><p class="ql-block"> 娘们轰的一下笑成一团。袁璐笑得蹲在地,抬不起腰来,念念不停地回味着何小红即兴自创的名言警句:“哈哈哈哈……情人眼里,——出西门庆!哈哈哈哈,——出西门庆!” </p><p class="ql-block"> 夜色深沉,霓虹闪烁。八个开心快乐的旅伴,沿着长街停停走走,走走停停,欢声不歇,笑语不断……</p> <p class="ql-block">  第九天(10月23日):从西昌到上里古镇 </p><p class="ql-block"> 今天,有350公里左右的行程,从西昌出发,到雅安的上里古镇住宿。我们的稻城亚丁之旅已近尾声,大家心里隐约生起两种情绪:一是长途奔波离家九天,想家了;一是快乐之旅即将结束,很留恋。怀着这种惆怅,我们度过了最后两天的旅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7点27分,袁团长在群里发出信息:“由于起床的时间各异,早餐自行解决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7点35分,历来早起的敬剑华和梁冬梅己找到一处小食店,在群里发了一张“馒头米粥”照,并说“这里稀饭可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家陆续早餐,并议定:蒲元斌开着何小红的越野,去4S店修车;杨松林、母代东打滴去逛西昌的南红玛瑙市场;梁冬梅、敬剑华、刘锦舒、何小红、袁璐五个女伴去游邛海湿地公园。上午耍西昌,下午到雅安,晚上住古镇,爽一天! </p><p class="ql-block"> 三路人马,分头行动。</p> <p class="ql-block">  8点03分,敬剑华发“梁冬梅酒店书吧阅览”照,并赞“爱学习的人!” </p> <p class="ql-block">  9点42分,蒲元斌在群里发出“凉山州中盛汽车销售服务站”位置信息,并说“你们玩结束了,直接到这里。我就不往回转了。大概12点左右修好。”由于帮着何小红修车,蒲元斌在西昌没有时间游玩,大家心里很是歉然。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个女伴来到邛海湿地公园,陶醉在深秋的湖光山色之中。 </p><p class="ql-block"> 大家开心的象孩子,眺望碧波荡漾的邛海,走在邛海栈道上,拍视频,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杨松林、母代东打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到“西昌南红玛瑙市场”门口。这是全国最大的南红玛瑙市场,全国各地庞大的南红玛瑙经销网络就发源于此。店铺一排又一排,几街几巷都是。人头攒动,市声如潮。卖原料的,卖雕件的,买地摊的,买专店的,一群一群的,一队一队的,一批一批的。南红玛瑙,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奇珍异宝,这是几亿年前一场又一场惊天动地的火山爆发后,岩浆凝结冷却而留下的灿烂无比的舍利子。鲜艳欲滳的樱桃红、浓艳厚重的柿子红、绚丽凝重的玫瑰红、明丽深沉的锦红、晶莹剔透的冰飘……胸坠、耳坠、手链、项链、把件、摆件,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最昂贵的一克一万多元,价格是黄金的几十倍。这种南红矿石,全世界只在四川凉山才有。凉山,是中国西南最贫穷最偏远的地方,彝族同胞世世代代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过着令人痛心的穷苦的生活。近年来,人们突然在这片贫瘠之地发现了南红玛瑙这种举世罕见的奇珍异宝。于是,全国商家熙熙而至,亿万资金滚滚而来。南红玛瑙,再加上近年新发现的盐源玛瑙,成了凉山的一大产业,千万彝胞因此而脱贫,因此而致富。上帝是公平的,上帝以这种举世无双的珍宝,赐福于困境中的彝胞。于是,广袤的凉山,地上开着美丽的格桑花、索玛花,地下埋着贵比黄金的南红玛瑙、盐源玛瑙。这是大自然对彝族同胞的怜惜,这也是大自然对彝族同胞的慰藉……母代东在一家摊子上挑选了五颗精美的“平安扣”。杨松林买了三颗漂亮的“平安扣”、一颗大号手握彩珠、一枚8字图案玛瑙。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金鳞沙滩,婆姨们站在海边石头上、椰树边换着各种姿势不停的摆拍…</p> <p class="ql-block">  梁冬梅、敬剑华坐在沙石上眺望远方…</p> <p class="ql-block"> 蒲元斌提前修好了轮胎,开车接上杨松林、母代东,到邛海与女同胞汇合。由于五个糊涂娘们儿没有准确发送位置信息,三个爷们儿沿着邛海,翻山越岭地跑了几十分钟,才在12点35分赶到邛海边“核桃村烧烤广场”,在一家餐馆吃午饭。饭后,车队出发,迈上北向返程之路。 </p><p class="ql-block"> 15点04分,在雅西高速的一处服务区,何小红的车子被交警拦下,因为出隧道时,80公里的限速跑了94公里,被扣3分,罚款150元。 </p><p class="ql-block"> 15点55分,我们驶入“菩萨岗服务区”,休憩,加油。 </p><p class="ql-block"> 蒲元斌发现车子的视频上显示报警。随即在石棉站的出口出站,找汽修店修理之后,返回上路,追赶前面的何小红的越野。 </p><p class="ql-block"> 17点10分,何小红的越野开到“泥巴山隧道”口。刘锦舒意味儿深长地问母代东:“母老头儿,你看,前面这个隧道叫什么名字?”母代东笑着,哼哼哈哈地不说话。后来,大家才明白刘锦舒发问的意思:前几年,母代东出差途经“泥巴山隧道”,晃眼一看,把“泥”字习惯性地误看成了“鸡”字,随口读出隧道名字,引得同行的旅友大笑不止,成了旅途之中的一个逸闻趣事。 </p><p class="ql-block"> 车出隧道,天气大变。阴雨,大雾,何小红只好打开雾灯,在湿滑的道路上缓行慢走。刘锦舒在群里发语音,提醒远在后面的车辆注意安全。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8点07分,何小红的车子驶下髙速,在阴暗的雨雾之中,驶向还有24公里的上里古镇 。</p><p class="ql-block"> 18点44分,何小红的车子停在上里古镇停车场,蒲元斌的车子驶下雅西高速。袁璐在群里发语音:“今天晚上我们还是要吃雅鱼哈!”</p> <p class="ql-block">  19点43分,蒲元斌的车终于停在“红灯笼酒店”前的停车坝子上。 </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古桥画廊客栈(古镇空山鸟语店)”。一个气质高雅的漂亮老板和她忠厚直朴的老公热情接待我们,让我们对夜色昏暗灯火阑珊的上里古镇一下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p><p class="ql-block"> 19点55分,我们坐在“近水楼土菜馆”,点了一条雅鱼,等着店家上菜开饭。杨松林到一楼的洗手间入厕,大惊,——过道、清洗池、厕所等等,肮脏不堪,一塌糊涂!改到二楼餐桌,店家端上的米饭,让人怀疑是剩饭,冷的。大家吃了一阵,感到有些不爽,商议:不吃了,找个小店吃碗面。找了一个小食店,一人要了一碗面条,也觉得淡而不鲜。这下,大家对上里古镇的印象就差了。  </p><p class="ql-block"> 但是,饭后在回旅馆的路上,我们八人在古镇沿街而行,沿河而走,所见所闻,发觉这座古镇真得古老,独特,美丽,有味道!一条清澈丰沛的小河绕镇而过,沿河而建的古镇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很久很久以前,小镇上有五家大姓聚居,俗称“五家口”。传说五家大姓风云一时,各有千秋: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小院,保存着众多的文物,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貎的吊脚楼,早已入选“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夜色深深,古镇还有许多我们此时看不见、看不清的美丽与神秘。今天疲倦了,睡吧,在空山鸟语的“古桥画廊客栈”。明天早晨,我们再细细饱览古镇绰约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  第十天(10月24日):从上里到绵阳广元</p><p class="ql-block"> 昨晚大家商定好了的,早饭后游一转古镇,九点起程返回绵广。 </p><p class="ql-block"> 7点16分,袁团长在群里一连发了4张图片,催促大家:起床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行李装上车,我们在一家小店吃了早饭,就到古镇一条沿河的街道上漫游。石板铺成的街巷,古色古香。沿街的小吃热气腾腾,令人眼馋。街头,从成都来的几十个学生在实习写生。我们走到一处古迹——二仙桥,忍不住登上石拱桥,体验古桥的古境古意。大家拍了一些照片,买了几样东西,说:再见啦上里,下次几家来那座四合院子100块一天,包吃包住玩几天。 </p> <p class="ql-block">  9点10分,一路向北,直奔绵广。 </p><p class="ql-block"> 9点16分,刘锦舒在群里发“杨松林何小红站在二仙桥上”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点31分,敬剑华在群里发“小桥流水人家”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点10分,我们到达“安州服务区”。大家一起在服务区吃了面条、米粉、饼子。这是此次十天旅行的最后的午餐。饭后,重新调整行李和人员。母代东、刘锦舒与蒲元斌、袁璐一车,回绵阳。杨松林、何小红与梁冬梅、敬剑华一车,回广元。临上车前,大家依依道别,并商定:此次旅行,一是平安,二是顺利,三是快乐,所以圆满,难以忘怀!为了永久留念,回去以后,由杨松林撰文,敬剑华配图配音,大家共同参与,制作一份文图并茂的精美的纪念作品,时时回味,久久回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3点52分,刘锦舒在群里发信息:“我们安全到家了,回广元的朋友们开慢点哈。” </p> <p class="ql-block">16点26分,杨松林在群里发信息:“我们广元的队员已安全到家。请大家好好休整,下次再同行同游同乐!”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6点30分,梁冬梅在群里发信息:“谢谢董事长!下次再带领我们出去考察祖国大好河山。”</p> <p class="ql-block">  16点36分,敬剑华在群里发信息:“这次的快乐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谢谢各位队友!这次的惊险惊奇,欢声笑语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16点38分,刘锦舒在群里发信息:“再次感谢团长、感谢两位驾驶员、感谢各位队支!期待下次再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6点52分,何小红在群里发信息:“我正在洗车加油。这次平平安安,说明我们都是好人。好人一路平安!好人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10月25日)上午,7点46分,母代东同志在群里发了一段众人一致称赞的长文: “这次我们行程近三千公里,越高原、爬险坡、奔峡谷……虽然较为辛苦,但快乐更多。平安归来,收获颇多,是一次难得的舒心之旅!本次活动之所以圆满,除全体队员积极踊跃参与外,还有:(一)几位党的好干部,以杨局长为首的几位局长(杨局、梁局、敬局),富有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给予了悉心指导,确保了整个活动组织严密,有意义。(二)袁团长素质高,责任意识强,团长助理更是忠于职守,乐于为民服务,为她(他)们忙前忙后,安排周到。(三)两位驾驶员驾车几千公里,不论什么路况,都凭着娴熟的技术,他(她)们最辛苦,却没有叫苦一声!蒲元斌同志一路导航选路线,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何小红老师虽然性别为女同志,但驾车与男同志一样能干,全程独自驾驶,令人钦佩!(四)好几位同志交流了出行的一些经验,给此次活动成功起到了帮助作用。刘锦舒老师途中不忘给驾驶员做一些辅助工作,保证了驾驶员精力始终旺盛。本次活动已落下帷幕,祝贺本次旅行活动圆满成功!深深感谢除自已以外的7位领队、朋友、家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为期十天、行程千里的“稻城亚丁之旅”,到此结束。我们的旅行团已解散,八人己分散在绵阳、广元、深圳各地的茫茫人海之中。但是,我们八人会在长久的记忆中,时常怀着激动的心情,回想那些快乐的情景,那些幸福的时光,那些惊险的时刻……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就要到来,春天也将随之而至。冬天、春天、夏天、秋天,都有美丽,都有快乐。又一次快乐之旅的愿景在我们的心中升起,——晋中的平遥之旅?湘西的边城之旅?云南的丽江之旅?西藏的林芝之旅?新疆的和田之旅?</p><p class="ql-block"> ……行者无疆,游者常乐。雪花飘飞,梅花绽放,春天的脚步已在天际走来,春天的序曲已在心中响起。……旅伴们,下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