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传播》效果对比实验

芦苇青青

<p class="ql-block">  一.设计背景及原实验局限性</p><p class="ql-block">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并且媒介会产生振动,而这一现象是看不到的。课堂上老师的表述比较抽象,同学们很难理解。冀教版小学科学的实验设计是: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让水振动形成水波。教材这一实验有以下缺点::一是实验现象要靠近才能看到效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二是学生进行实验时,把水弄得到处都是,很不安全。三是将音叉放入水中容易损坏仪器设备。</p> <p class="ql-block">原实验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改进后实验装置材料准备</p> <p class="ql-block">三.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照片</p> <p class="ql-block">四.使用方法 </p><p class="ql-block"> 打开激光笔,让光点通过镜子反射到屏幕上,调整好激光笔的方向和角度,直到屏幕上出现“扎”字。对着PVC管的一端的扩音器发声,另一端的薄膜和镜子发生振动,再观察实验现象通过镜子反射到白色屏幕上的字样有什么变化。改变音量的大小,同学们再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介质会发生振动;音量越大震动的幅度越大;音量越小震动的幅度越小。</p> <p class="ql-block">改进后的实验演示照片</p> <p class="ql-block">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p><p class="ql-block"> 实验不需要用到音叉和水,避免了对仪器设备的损害,降低了实验的危险性。《物体传声》新型实验装置就是通过人的发声,让物体薄膜发生振动,粘贴在薄膜上的镜子也会振动,让照射在镜子上的光点也随着振动,光点再反射到屏幕上,因为声音的频率很快,反射到屏幕上的光点就会因为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现象而形成图案这样介质的振动就清晰可见了。</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老师用它进行教学,同学们通过亲自实验,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加深了声音是“物体的振动"又引出了“固体、液体、气体是架在发声物体和人耳之间的桥梁"的理解,进而使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体验成功的乐趣。</p>

实验

振动

屏幕

光点

镜子

声音

物体

音叉

改进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