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秋里的坚守色

爱如红莲

<h3>  辛丑金秋,美丽的丹城尽展秋日的风姿,不料,肆虐的新冠病毒一下子就侵入了我的小城,犹如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的层层涟漪,扰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一夜之间,美丽的小城按下了暂停键。</h3><h3> 2021年10月20日,这应该是让我们每个丹城人都为之难忘的时刻。下午六点钟我还坚守在学校值周的岗位上,群里发来要求学生停课的紧急通知,一下子,一场始料未及的匆忙竟让我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急忙通知学生不上晚自习赶快返校取书包。群里的消息不时发来,我的心也突突突跳个不停。当金城兰州爆发了疫情后,我们随时都担心课堂被叫停,这一次,在劫难逃了。我也从校门口赶回办公室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等学生来取书包。<br></h3><h3> 办公桌上放着学生们的作文本,我装了一个班的,准备带回家批阅。还想装本书,闲暇了翻翻,袋子已经满了,只得放下,我心想等明后天再来取一次吧,因为我还要去超市买点食物,怕东西太多拿不了。学生们陆续来到了教室,我又告诫了他们一番注意防护、注意安全的话就让他们赶快回家了。匆匆赶往超市,里面挤满了人,付款的队伍排了很长,我等不及,只好空着手出来了。寒风吹起,地面的树叶沙沙作响,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裹裹衣服顺着回民街往家赶,走到小区北门时,门已经被封闭了,我只好绕了一大圈从丹河岸边的正大门进入,大门口已经有了值班防守的工作人员,登记完信息后才让我进来,回到家已是八点多了。坐下来缓口气,心里却紧张的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似的。<br></h3><h3> 昔日喧闹的丹城就这样沉寂了下来,可我还是习惯性地早起,却再也出不去小区的门了。爬在阳台上,看着昔日繁闹的公园变得如此寂静,我竟有些不习惯,晨起锻炼的人没有了,早市上嘈杂的叫卖声没有了,车水马龙的喧闹没有了,连丹河也沉浸在悄无声息的沉默里了,栈道上没有一丁点儿人影,只有瑟瑟的凉风不时刮过树梢,吹落一些枯黄的树叶,小城顿时沉寂的犹如冰封了一般。<br></h3><h3> 深秋了,竟是这样的颜色。<br></h3> <p class="ql-block">  小区里设起了核酸检测点,寒风中来回忙碌的是身着洁白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从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准备,扫码、登记、检测,一轮、二轮、三轮,为了守护一城百姓的安危,他们丝毫没有顾忌寒风的吹刮,手冻僵了不在乎,护目镜哈起了白雾不妨碍,防护服遮住了灵活不要紧,只要还有一个人在排队,他们就坚守在检测点上,忙得不亦乐乎。遇到不能下楼的高龄老人,他们还要上门去检测,一个都不能落下。有的小区人多,深夜里亮起了一盏连夜检测的夜灯,医护人员顶着寒风,披着夜幕,筑成一道安全的防线。口罩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给了人们镇定和坚信,有他们在,我们就安心。深秋寒风中一抹医护白是最美丽的秋色。</p> <h3>  树木凋零,层林枯落,红色成了丹城最鲜艳的色彩。疫情防护,红马甲是最关键的力量。小区秩序管理,值班防守,人员登记,物资调配,物品运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红马甲的身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做起了人们最坚实的后盾。车辆管制之后,他们凭着两条腿,穿梭于各个小区,把最需要的物资交到人们的手上。你在家的每一份安心,都是他们两条腿踏出来的。寒秋里的一披马甲红是最暖心的秋色。</h3> <h3>  一辆辆警车呼啸而过,划破了丹城的宁静,封城后只有那深蓝的警服是街上最坚实的存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坚守在各大路口,管制交通、全天执勤,守卫着丹城百姓的安全,坚实的身影站成了责任与使命,他们全面筑牢高效、顺畅、安全通行的钢铁长城。深秋里一袭警服蓝是最坚实的秋色。</h3> <h3>  外面寒雨滴滴,深秋的雨总是让人禁不住打颤,屋内却温暖如春,从来没有一个家庭如现在这样的和睦温馨。平日里忙碌的脚步来不及细品与家人的温馨。现在,随着丹城按下的暂停键,人们不再忙碌,不再奔波,回归了家庭,男人打扫卫生、做家务、教育孩子,体会了女人的辛苦;女人洗衣、做饭、照顾一家人的起居,体谅了男人的不易;老人尽享天伦之乐,孩子勤快孝顺知学习,岂不是一幅幸福和谐的家庭图。寒秋冷意里一屋素衣裤是最贴心的秋色。</h3> <h3>  是啊,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丹城儿女从来都懂得责任与担当,做好自己,团结力量,众志成城,静待灾祟消除,他们就是丹城的脊梁。</h3><h3> 瑟瑟秋风吹起,沉沉夜幕降临,每一抹色彩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不畏寒风,不畏冷雨,舍小家顾大家,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一定云开见日,美丽如初!<br></h3><h3> 山丹县南关学校 宋俊诘</h3><h3><br></h3><h3> 2021年10月2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