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全面落实“1356”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于11月2日上午针对第二阶段的公开课进行了研讨评议。</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两大环节:讲课教师自评和听课教师互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自评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 廉云老师讲的是《认识线段》。</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廉老师让学生用一根小小的毛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线段,再概念中分析关键词,掌握线段的特点。通过画线段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对端点的认识,并优化端点的画法,最后通过用纸折一折的方法,找线段、数线段。</p><p class="ql-block"> 廉云老师认为自己对于目标做得不够好,没有做到心中有标;时间把控不够合理,做好的微课练习没有及时用上,放在了后续的练习课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提前预设,这样就能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 芦丽雅老师讲的是《可能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芦老师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一.摸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二.翻牌游戏,通过摸扑克牌让学生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接着通过微课的形式,记录了摸球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可能性的不确定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芦老师</span>认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精益求精,多向老教师学习。</p> <p class="ql-block"> 白丽丽老师讲授的是《分数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白老师分三个环节设计:(一)认识单位“1”,通过猜谜语和微课导入,理解单位“1”的含义。(二)概括并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例题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进行完整的表述。(三)抢答游戏。</p><p class="ql-block"> 白老师认为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1.不能大胆放手,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2.留给学生动手、动脑、交流的时间也不够充足。3.语言有时也不够简炼。</p> <p class="ql-block"> 冯娜娜老师讲的是《认识射线、直线、线段和角》。</p><p class="ql-block"> 冯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一)创设情境导入:西游记短片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通过动画观察金箍棒的变化,加深对直线、射线的区分。</p><p class="ql-block"> 冯老师认为自己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好:1.课堂设计容量太大,有些题目没有练习。2.时间分配不当3.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讨论和自我练习。</p> <p class="ql-block"> 和倩倩老师讲的是《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p><p class="ql-block"> 和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一)创设情境导入:通过足球比赛视频导入,进行思政教育。(二)根据图写出四个算式。通过游戏让孩子激发孩子们兴趣。</p><p class="ql-block"> 和老师认为自己还存在不足:1.游戏时间太长,对孩子们把控能力不够好。2.重点内容不够突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康屹鑫老师讲的是《求未知加数》。</p><p class="ql-block"> 康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思维导向,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二)重点突出。让学生了解了求未知数的三种方法。(三)思维拓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养成多动脑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康老师认为自己还有一些不足:1.讲授速度略快。2.未及时表扬孩子们。3.板书设计有欠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互评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老师们对六节数学课的优点及建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span></p> <p class="ql-block"> 首先,低年级的老师谈了各自的想法。认为廉云老师的课有以下优点:1.教学层次清晰,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目标出示简单明了。2.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发散思维。3.紧密结合教学,渗透思政教育。4.微课的制作让人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 其次,中年级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芦老师的课有以下优点:1.教学结构合理,目标清晰,“1356”模式落实的非常好。2.微课有亮点,思政教育渗透较好。3.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插上翅膀。</p> <p class="ql-block"> 接着,高年级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白老师的课有以下优点:1.将人教版和苏教版内容有效整合,丰富孩子们知识。2.对重难点的讲解层层递进,目标清晰,教学环节紧扣。3.打造科技课堂,注重引导学生。 </p> <p class="ql-block"> 孟涛书记对这次公开课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认为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功夫体现在设计思路、语言简练准确、师生互动上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架构、合作交流能力、学练相融合。希望教师能不断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张文波副校长对六位教师给予了肯定,微课制作精心,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并且渗透了思政教育。建议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分配时间,使用微课,进一步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阙燕丽校长最后做了总结:这次公开课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充分突显了数学教学理念:自主、启智、育人、共进、创新。信息技术的支撑也为数学课堂插上了翅膀,微课的应用展示了“1356”教学模式。同时也肯定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青年教师有所思、有所悟,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