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真像一条河,它把很多过往冲向无尽的远方,直至淡出我们的记忆。而有时时间又像一个记忆闹钟,越是久远的事情,却变得越来越清晰,久久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吃过很多大餐,喝过很多美酒,有些是应酬,有些仅是聚聚而已,情谊和欢乐自在当下。但是,曾经一位大学同学请我吃过的洋芋卟啦,已经过去了十五年,我却一直不曾忘记,尽管我无法确定请我吃饭的人就一定记得这件事。</p> <p class="ql-block">闫冬和我不是同班同学,我们只是同属一个学院,他学管理,我学教育。他留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实在,和他打交道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我俩很多时候,也是擦身而过,相互微笑打个招呼,有时在食堂碰上,大家围坐一起,匆匆吃过饭后转身离去。</p><p class="ql-block">因为宿舍离得近的缘故,我也去过他的宿舍串门,闲谈中,知道他是庆阳正宁县人。宿舍同学都称赞闫冬的地理知识是学得最好的,平常也非常喜欢研究地理方面的知识。记得有一回,他给我们普及“陇东”的概念,他给我们的解释是:所谓“陇东”,是以六盘山为界来说的,陇东是个大区域,六盘山以东的地区都叫陇东。对我一个从未去过庆阳,很少踏足陇东的人来说,充满了很多想象。除此之外,他对庆阳的民俗文化也情有独钟。他也真算得上是一个知识渊博、眼界开阔、很有生活情趣的人。</p> <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我在朦胧的睡意中听着窗外的歌声,不止一次的泪流满面,后来我也就开始追寻这是什么歌竟是如此触及灵魂,那时我才知道这歌曲的名叫《祝你一路顺风》,还有一首叫做《三月里的小雨》,原来是学哥学姐们的毕业季到了,看着一件件的行李,一个个背影,瞬间感觉时间是多么地无情,把每一个青春的年岁推向另一个彼岸。</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我们这一届学生毕业的时间,那时候才发现,人的成熟也是在一瞬间,我不再伤感,也不再留恋,对未来似乎还多了一份勇敢。我曾想,再难的路我去走,再苦的日子我也往前冲。我是属于较早已确定好了工作的人,工作签到了从未去过的庆阳庆城县。</p> <p class="ql-block">那天,走出公寓大门,看到对面走来的闫冬,他冲到我面前说:“听说你把工作签到了我们庆阳,太好了,以后你就是庆阳人了!走吧,我请你吃一碗我们庆阳的洋芋卟啦。”说实话,平日里,同学之间请着吃碗饭,再平常不过了。可是我明天就要离开学校了,在我的潜意识里,人与人是礼尚往来的,我吃了他的饭,啥时候才可能回请啊!让我感动的是,也许闫冬他压根就没想着让我哪日能回请他,他只是出于真情和我告别,这种善良和真诚足以打动我。</p> <p class="ql-block">来到学校西门口一家庆阳人开的饭馆,我不由得感叹,四年的时光结束了,我却是第一次来这家离得很近的饭馆。很快,两碗洋芋卟啦冒着热气上桌了,我俩没有太多的仪式,就开吃。他问我,能吃惯不?我说,这个很像我们老家的饭,我们没有洋芋卟啦这个说法,但是总感觉能吃出家乡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毕业前的日子里,学校很有仪式感地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精美的留言册,大家都想着既然发了册子,就相互写写呗。我清楚地记得,闫冬给我写的话是这样的:你我都是黄土地上长大的孩子,我们有着对黄土地同样的情感,你和我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秦腔、麦田、窑洞……</p> <p class="ql-block">也许,我看到他总感觉是那样的真诚、可靠和憨厚,也许他看我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同属于这片黄土地,是这片土地给了我们深情、厚重和善良。</p><p class="ql-block">后来,很多年,我再也没有见到闫冬,听说他去了武汉,工作和生活都很好,我们再也没有见面一叙旧情的机会。正如我当年所料,这顿洋芋卟啦注定是无法回请的。</p> <p class="ql-block">我只有一个心愿,如果我无法再请当年的老同学吃饭,只愿让你知道,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当年你请我吃的那碗洋芋卟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