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陕西时光摄友团一行46人,开始了赴陕北金秋十日游的旅程。我们先后经过了子长、清涧、绥德、米脂、佳县、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等陕北的十县市,饱览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和北方典型的农耕文化,以及黄河和沿途陕北革命老区的多个旧址、展馆等,既是一次愉快的旅游,也是一次红色传统的教育。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br>喜迎全运,桂花飘香。<br>时光摄团,驱车北上;<br>旅程十天,首日子长。<br> 一、子长县(市) 8日下午3时许到达子长县,大家顾不上安排住宿,大巴车就把我们直接送到了毛泽东在瓦窑堡的旧居,开始参观“瓦窑堡会议旧址”等。<div> <br></div> 在“毛泽东在瓦窑堡”旧居前合影 在此你可能有疑问“不是说到了子长县城了吗,怎么又说到了‘瓦窑堡会议旧址纪念馆’呢?”其实,子长县原来叫“安定县”,老县城位于安定堡(安定镇),1942年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中央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县城也从安定堡迁到了瓦窑堡。<br> 子长县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里,是中央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到陕北的首个落脚地,也是抗日东征的出发地;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这里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br> 解放后,有关部门在寻找瓦窑堡会议旧址问题上遇到了难题,因为当年这里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央领导的住处和中央机关都曾在这里,征用过比较多的窑洞大院,毛泽东主席东征前后就曾住过两个院子,到底哪一个窑洞大院才是瓦窑堡会议的旧址呢?说起来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中央领导都忙着关心大事,哪能留意这些小事。多亏了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是个细心人。据她回忆:瓦窑堡会议是在她和张闻天婚后所住院子的窑洞里召开的,他们夫妻住的窑洞门头上有“持盈保泰”四个字,隔壁窑洞既是张闻天的办公室也是我党瓦窑堡会议的旧址。 当年张闻天和夫人刘英所住的窑洞 “瓦窑堡”会议旧址、张闻天旧居 在瓦窑堡,我们还参观游览了毛泽东、任弼时、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故居以及中共组织部等中央机关的旧址。 毛泽东旧居 周恩来等旧居 参观途中,还看到了子长县的一个小食品厂,正在为中秋节赶制月饼。 子长县食品厂 下午五时左右安排好住宿然后自由活动。领队时光告诉大家抓紧时间,在日落前可以拼车上县城西边的龙虎山看看,在那里可以俯瞰县城拍夜景。我和甘老师、流星还有两位女士(苏云、华夏)不想走得太远,就近向东(住宿宾馆后面)上了不太高的文昌山,准备从山上绕行去看子长县的地标建筑安定塔。没走出多远,在夕阳的灼烤下,人高马大的流星就走不动了,他和苏云下山去了县城;我和甘老师、华夏继续上行。看着这段路不太远,估计也就一公里的样子,翻过一个小山峁就到了。但走起来还挺费时间,因为要翻的小山峁不是一个而是两个。等赶到安定塔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子长县安定塔 文昌山 安定塔前有一个大殿,大殿前面还有一座四柱重檐的石牌楼,正面正中匾额上刻有“业追孔孟”四个大字。我们在石牌楼前拍后面的大殿和安定塔。 安定塔前的石牌坊 华夏女士的瑜伽功夫了得,左腿蹲、右腿伸,身体向前匍匐几近着地,双手前伸举着手机……,这样的拍照姿势打死我也做不到。 <p class="ql-block">华夏女士在拍照</p> 走到大殿近处天已黑透,大殿和塔上的装饰灯也突然亮了起来,近距离的观赏华灯装饰的大殿和安定塔,真是太美太壮观了,我们不约而同的举起手中相机、手机拍起来。 华灯初放的安定塔 子长县夜景 子长游后感<div>子长老县名安定,<br>瓦窑堡是新县城。<br>纪念英雄谢子长,<br>安定改用新县名。<br>红军长征到此落脚,<br>瓦窑堡会议很著名。<br>明确当时形势任务,<br>批判党内出现“左倾”;<br>统一抗日民族战线,<br>全国抗日不分国共。<br>一九三六年元月,<br>毛主席率部东征。<br>今天子长县很美,<br>红色根据地光荣。<br>瓦窑堡会议旧址,<br>陕北窑洞的典型。<br>中央领导人故居,<br>清一色陕北窑洞。<br>安定塔畔文昌山,<br>龙虎山上瞰全城。<br></div> 2、钟山石窟<br> 9日一大早,我们乘车赶到钟山石窟。钟山,是因山的形状犹如一口倒扣的巨钟而得名,钟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子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36-370年),据史料记载原有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东望子长市区,南临秀延清流,西眺安定故城,是中国古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路。 钟山石窟外景 石窟前的秀延河桥 石窟自西向东排列,其中以三号窟保存最为完整被排为主窟。石窟内部呈回字长方形,回字走廊超过两米宽。石窟内开凿成三个相通相连的巨型佛龛,中间雕有佛像;所有石壁和石柱表面也都刻满了佛像,大小有万余尊,故称万佛岩。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佛像雕刻细腻、形象逼真生动;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被誉为“第二敦煌”,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山门外的石狮 石窟上面的小塔 观后感<div>钟山石窟,子长城西;<br>秀延河畔,三十华里。<br>共十八窟,纵轴布局。<br>始建于晋,千年有余。<br>发掘五窟,三号最奇。<br>窟室硕大,高约四米。<br>大小佛像,超过万余。<br>雕工精良,神态可鞠。<br>石像着色,至今艳丽。<br>一级文物,珍贵无比。<br>第二敦煌,石雕奇迹。<br></div> 二、清涧县<br>1、黄河太极湾<br> 9日中午来到清涧县黄河太极湾。<br> 太极湾位于清涧玉河镇赵家畔村东南角,与山西省石楼县南嘴村隔河相望。景区目前分为四部分:游客服务区、静音寺和十王殿宗教文化遗址、南广场碑廊休闲区等。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近乎360°总长度为8000米的大湾。湾內石崖壁立高耸,最高处与水面垂直距离为200米。站在观景台举目四望,天高地阔、风轻云淡,滔滔黄河、在此转湾,居高临下、何等壮观。因此,太极湾被当地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br> 景区里有一个被毁的古寺庙群。相传这个古寺庙群,是由一个叫秀莲的寡妇修建,俗称为“寡妇坪”。据《清涧县志》记载,寺庙始建干元朝泰定三年(1326),明清两代曾扩建。依山而建的“静音寺”(也称后寺),曾有真武祖师庙、太上老君庙、娘娘庙、老爷庙、药王庙、土地祠、古戏台等。清同治年间,西捻军与寡妇坪庙上僧侣准备反清起义,结果被人告密。清廷围剿,百余名和尚道士惨遭屠杀,寺院被毁,如今只有残垣断壁。另一处坐落在悬峭壁上的古寺庙群叫“十王殿”也称前寺。始建于明朝成化十九年(1483),是古代道徒为警示后人,以道德惩恶扬善故事为底本,模拟再现阴森的阎罗十大王,可惜文革中被毁。 被毁的静音寺 被毁的十王殿 观后感<div>天下黄河水连天,<br>东流到海湾连湾。<br>秦晋交界湾多处,<br>处处美景都震撼。<br>相对哪里最壮观?<br>清涧黄河太极湾。<br>太极湾,在清涧,<br>玉河赵家畔东南。<br>两岸崖壁石高耸,<br>湾内长度有八千。<br>观景台高二百米,<br>天高地阔风云淡。<br>广场碑廊寡妇坪,<br>静音古寺十王殿。<br>只可惜古寺已毁,<br>十王殿断壁残垣。<br>残缺美衬托景区,<br>新景区道法自然。<br>不愧清涧最美景,<br>天下黄河第一湾。<br></div> 2、袁家沟<br> 下午参观游览袁家沟,正好碰上清涧县委书记等领导也来这里,景区请出了王牌的老解说员为我们讲解,我们有幸和县领导一起受教育。因为毛主席曾在这里住过,所以当地人把袁家沟成为“天下第一沟”。<br> 前排第四为清涧县委书记 袁家沟是毛泽东酝酿创作古体诗词《沁园春•雪》的地方,位于县城东45公里、黄河西岸10余公里处,于两山之间的沟道深处,两侧山势险要,便于隐蔽和防空。1936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袁家沟村居住战斗了16个日日夜夜,为的是指挥红军抗日先锋队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河北及察哈尔抗日前线,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所以这个景区一分为二,一个是毛主席当年在袁家沟的旧居;一个是大雪后毛主席信步赵家坬塬上赏雪的地方,这里现在叫“北国风光”景区。 藏雪楼 毛泽东诗词收藏馆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千壑丘,<br>秦晋交界黄河流。<br>红军长征到陕北,<br>东征抗日歼敌寇。<br>北国风光好大雪,<br>伟人登高信步游。<br>山舞银蛇帐寥廓,<br>原驰蜡象竞自由。<br>触景生情蒙诗意,<br>填词创作袁家沟。<br>重庆谈判首公开,<br>好评如潮见报头。<br>蒋令群儒作诗对,<br>要与伟人比春秋。<br>可惜结局很打脸,<br>竟无一人敢应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