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第十小学食品安全知识讲座</font> 全校师生,各位家长朋友:<br>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快报:2021 年 10月20日22时30分,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报告阿城区第二幼儿园多名幼儿出现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并分别在阿城区人民医院、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等医院入院治疗。为严防发生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第十小学德育处向诸位宣讲以下食品安全知识,坚决预防食物中毒,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br><br> <font color="#ed2308">一、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font><br>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br>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br>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br><font color="#ed2308">二、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font><br>1.饭前便后要洗手;<br>2.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能吃;<br>3.不购食来路不明(如不熟悉的山野菜和蘑菇)与超过保质期的食品;<br>4.不购食没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br>5.不吃已经确认是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br>6.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不是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br>7.平时要注意食物科学搭配,不能一起吃的食物不要一起食用,防止非细菌性食物中毒。<br><br><font color="#ed2308">三、认识食物中毒特征</font><br><font color="#39b54a">潜伏期短:</font>一般食用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br><font color="#39b54a">胃肠道症状:</font>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br> 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由班主任做出相应的措施,及时拔打120入院诊治;在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br> 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br><font color="#ed2308">四、食物中毒时急救方法</font><br>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假设没办法尽快就医,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br> <font color="#39b54a"> 1.催吐:</font>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也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咙,引发呕吐。<br> <font color="#39b54a"> 2.导泻:</font>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能达到导泻的目的。<br> <font color="#39b54a"> 3.解毒:</font>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用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如果是误吃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br><font color="#ed2308">附常见的食物搭配中毒的包括以下食材:</font><br>1.猪肉和田螺,两者都属于寒性食物,两者一起食用对人体脾胃不好。<br>2.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但是与黄瓜同吃的话会破坏维生素C。<br>3.水果和海鲜,两者一起吃的话,会不容易消化,导致呕吐腹泻。<br>4.萝卜和橘子,两个一起吃容易引起甲状腺的肿大。<br>5.梨和开水,吃了梨就喝水容易拉肚子。<br>6.牛肉与板栗同食不易吸收。<br>7.龟肉不能和冬笋在一起食用。<br>8.田螺不能和蚕豆一起食用。<br>9.柿子和白薯同食容易生成结石。<br>10.胡萝卜和辣椒一起食用会破坏营养。<br>11.柑橘与酸奶不能一起食用,容易出现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