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日下午第二节课,在我校集体备课室,实验二中老城校区七八年级全体语文组教师进行了语文组优质课、达标课活动总结。</p> <p class="ql-block"> 总结会分为四个内容:对9—10月份语文组优质课、达标课活动成绩进行公示;对前期公开课中出现的优点进行回顾总结;对于一些好的教法、做法进行延续探究;对前期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达成共识。</p> <p class="ql-block"> 总结会上,赛课组负责人王媛宁首先根据前期赛课过程中的小组《课堂教学评价表》大家的打分记录,按照“青年教师达标课”和“组内骨干教师优质课”进行分类合计汇总,给出排名公示——</p><p class="ql-block"> 达标课:参赛教师4名,按成绩排名依次为:李聪、王玲玲、卫伟、杨淑琼</p><p class="ql-block"> 优质课:参赛教师7名,其中,崔晓丽、孔瑛为市教研员教学调研上公开课不计入成绩排名;其他5名参赛教师按成绩排名依次为:马翠平、贺欣宁、李小冬、马建英、宋艳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着,学科组回顾了本次赛课中呈现的亮点、优点:</p><p class="ql-block"> 1、课堂教学注重朗读,回归语文课本源:</p><p class="ql-block"> 几节文言文教学,在朗读中通过指导节奏、停顿、重音、连读等切入点,培养学生增强语感、朗读中分析人物、朗读中感悟情感与主题、朗读中随文识字、随文积累等,这在崔晓丽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马建英的《咏雪》、贺欣宁的《荷叶母亲》中体现较好。</p><p class="ql-block"> 2、突出学习支架,强化“习惯+策略+能力”,注重方法引领:</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赛课,大家特别注重方法引领,例如崔晓丽的“花样朗读”;卫伟的“微调词序理解、翻译诗句”、“抓关键词感知诗文情感”等;杨淑琼、贺欣宁的仿句练习;马建英的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王玲玲、宋艳利的炼字赏析;还有马翠萍的“读出一波三折—读出人物性格—读出情感—品读赏析语言”;李小冬的“学以致用—多首诗歌合并讲授”;李聪的课作为青年教师的达标课也很有特色,大家有目共睹。</p><p class="ql-block"> 3、突出创新,不落俗套。</p><p class="ql-block"> 孔莹的活动探究课《新闻大世界》按活动课设置,其中“我来做主播”—“精彩瞬间,浓缩微文”—“品析语言—集美之旅”的课堂环节的创新性设计体现出语文课的实用性、趣味性和人文性,最终起到“归纳总结、内化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值得借鉴。</p> <p class="ql-block"> 随即,大家就本次赛课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探究:</p><p class="ql-block"> 1、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到长课短读、短课研读、短课长教、长文精教,在课堂上适时、适当、有效地读中感悟和分析文本?</p><p class="ql-block"> 2、高效教学目标的拟定如何做到有针对性、有抓手、有落实?</p><p class="ql-block"> 3、学生预学学什么,如何落实,怎样做到关注学情,有效提高自学和合作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 4、如何有效提高作文教学?</p><p class="ql-block"> 5、语文课在信息化教学中如何融合?课前预习如何落实检测?平台使用如何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后测试与分类教学如何实施?</p><p class="ql-block"> 6、信息化教学的优点如何更好地凸显?语文课的听说读写在有限的节课堂教学中如何与平台功能融合,体现高效?</p><p class="ql-block"> 7、七年级信息化教学目前存在哪些问题?</p> <p class="ql-block"> 最后,大家各抒己见谈语文:</p><p class="ql-block"> 会上,卫小萌、梁丽红、贺欣宁等做了语文课教学的经验分享;宋艳利、李小冬、等青年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困惑;马翠平、崔晓丽、孔瑛、马建英等也分别从其他层面给出了方法引领;王玲玲就外出学习做出了收获分享。总结会结束大家基本达成了如下教学共识:</p><p class="ql-block"> 1、学习目标的制定:语文课的目标设置不宜多,不可笼统与模棱两可,一般设1到2个即可,要注重突出学习支架,让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p><p class="ql-block"> 2、掌握学情意图,抓住文章教学的“适契点”,突出节课时的教学价值和目标导向;</p><p class="ql-block"> 3、注重过程:随文识字,随文积累,链接中考。使节课时教学突出基础知识积累、强化基本能力提升、提高考场应试实战技巧。</p><p class="ql-block"> 4、 作文课教学:</p><p class="ql-block"> 1)三级作文课要体现出序列化:紧扣课标,按学期、学年完成阶段性训练任务,最终自然合并回归到七—九年级的系统化教学;</p><p class="ql-block"> 2)结合训练点,开展实施微作文的强化训练;</p><p class="ql-block"> 3)作文批改发动学生、教师给出明确的训练目标、方法和要求指导,引导学生落实训练要点;</p><p class="ql-block"> 4)作文备课紧抓教材中的单元写作训练,以配套的《作文》进行序列行训练教学。</p><p class="ql-block"> 5、 名著阅读教学:教师自己要读名著、形成自己的知识构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指导和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和训练;</p><p class="ql-block"> 6、语文课教学除了多学习借鉴外来经验和专家引领外,更多的是要有针对性的抓住精读课,讲方法、讲思路、讲策略,讲透彻、讲明白,学以致用,加强练习,提升能力;</p><p class="ql-block"> 7、语文课中“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要夯实,不可忽略与偏废;</p><p class="ql-block"> 8、信息化教学中,借助“课前预学检测—课上点播解惑—课后巩固提升训练”的三大环节,把《课时练》、大小太阳的训练渗透其中,进行习题处理;</p><p class="ql-block"> 9、 教学中的教师配套的参考用书老化,需要更新重置。</p><p class="ql-block"> 实验二中 语文组</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一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