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二中】明方向 成模式 促规范——高三历史教学视导跟进研讨会

为总结高三开学两个月来的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情况,分析滨州市高中教学视导反馈的问题和不足,讨论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高三一轮复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视导跟进研讨会11.2日上午在邹平二中举行。会议由邹平市教研员韩乐福主任主持。邹平二中王淑明校长、主管高三教学的贾云涛副校长和邹平一中、二中全体高三历史教师参会。 观摩课由邹平二中刘珊老师和邹平一中邓晓光老师就纲要下第十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进行同课异构,遵循了历史学科内在逻辑与规律,同时也体现出两个学校异曲同工的课程设计模式,还展示出两位教师独特的个人风格,给与会老师以深刻启发。在之后的说课中,两位老师更加清晰地讲述了各自的设计思路,问题设计的形式有所创新,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育扎实推进,核心素养的渗透丝丝入微。 接下来,由两位备课组长介绍了各自组的做法和改进措施。二中的袁满老师谈到针对教学视导反馈意见在原有的集体备课流程上如何完善、如何精细化备课。首先的调整就是学校层面展现出迅速应对和执行能力,出台了“唯真课堂256教学范式”、邹平市第二中学集体备课规范、邹平市第二中学全科阅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意见。针对集体备课时间不充分,将集体备课时间扩展至一次两节课以及在讨论环节怎么确保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做法。这一节课是在集体备课的讨论结果上刘珊老师做了反思与改进,并将思索的结果呈现于课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袁老师也谈到了如何处理好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问题,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等问题。 市教研员韩乐福老师针对教学视导反馈的共性问题,结合这两节课例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与指导。在前期备课,课堂教学,对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强调了重视基础、基本概念、情景创设、同类概念的辨析、阶段特征等基本要求,同时也指出在史料的精选和学案设计、作业布置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实事求是加以改进 。建议课堂教学再深化。教学主体落到学生身上,教师切实发挥出主导、指导作用。教学常规上再落实。如备课的环节、有效性、目标的达成度,课后的反思等不可或缺。 学校出台模式,教师优化模式。学校领导本着加强教学实效,规范教学常规,促进教师成长,有效应对高考的目标,提出了邹平二中唯真课堂256教学范式。王淑明校长利用本次研讨会,给二中高三历史教师做了相应解读。提出要聚焦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反思,都要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站在课堂的中央。这样才能让核心素养落地。做到以上两个聚焦必须把握五个原则:核心价值引领、真实情境创设、推进深度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师生激情投入。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必要的目标导学、情境导课、自主合作、展示点评、总结梳理、巩固训练六个环节进行授课。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最终在教学评价方面围绕比课堂教学效果,比重点难点的突破,比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分层次教学的落实,比课堂民主的程度。看教学基本功,看教学活动设计、看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看学生合作学习展示、看课堂管理这五比五看展开,以此层层落实,最终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断规范,打造唯真高效的课堂和育人天地。 本次研讨会为全体高三历史教师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和全体教师对考向的研究。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邹平二中省级历史学科基地建设的机会,把规范化教学范式打造成邹平二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教学

邹平

课堂教学

二中

备课

高三

教师

视导

学生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