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课堂--八里桥小学优质课评比工作总结

八里桥小学张力

为落实"双减"政策,明晰课堂教学方向,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我校于2021年11月1--2日,开展了"落实'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期间,共有12位教师展示了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成果,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整个活动过程,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一、本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学校组织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踊跃参加,敢于承担授课任务,主动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参加授课的主讲教师既有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青同志,他们都能够把本次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展示自己和学习交流、充实提高的机会。这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动共有12人参加了授课,62人次参与了听课和评课活动。<br><br> 二、授课教师能够精心准备,大胆尝试。有多位同志采用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还课堂于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转换得以体现。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学习、尝试和推广,这也是后一段时期我校在教学教研方面重点要做好的工作。比如陈艳老师在讲授《圆的周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和思考交流的时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动手测量、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身经历探寻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规律的过程,从而归纳周长公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很好的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br><br> 三、授课教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娴熟,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如王颖老师所讲的《六的乘法口诀》、朱杰老师所讲的《2、5的倍数特征》两位老师使用希沃白板把一道道练习题变成了一个个小游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刘海艳老师讲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不但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而且播放了西沙群岛的视频,缩短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感。刘小敏,丁继美两位英语老师,大量的使用了flash动画练习英语跟读,使用视频创设教学情境,使用音频唱英文歌曲,生动形象。<br><br><br> 四、本次活动中采取了听三节评一节的办法,组织了及时认真的评课活动,每一位听课老师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析,提出了宝贵意见,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从中都得到了很大收获。<br><br> 五、本次活动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一是极少数授课教师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二是少数主讲教师备课不充分,目标设置过多或无教学目标,课堂容量太大,时间较紧,教师进得多,学生练的少。三是对学困生关注不够,由于大多数老师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多以小组合作为主,汇报很少用到学困生。<br><br> 六、反思与建议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常规教学。强调集体备课,强化精品意识,在备课方面,教师在全面深入备课的前提下,要写出详细的教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在上课方面,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练习设计要做到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梯度密度要合理。2.合理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特别是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评选观摩等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br><br>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素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明确了我校教研工作的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全体教师将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共同奋进,让“双减”政策更好的落实落地。 <br><br>

教师

学生

课堂教学

活动

双减

教学

授课

听课

教研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