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次特别的聚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这是一群特殊的朋友!</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群铁杆的发小!</b></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我们“六十四栋发小”微信群中部分同学倡议,来一次开心快乐聚会,虽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还是有二十几名发小报名参加了这次聚会。</p> <p class="ql-block">图1:参加发小聚会的全体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8日,我们相聚在沈阳铁西区千品香饭店。组织者还精心布置了“会场”,在包房悬挂了“喜相逢畅述发小情,再聚首六十载青春依旧”,购买了红领巾让大家配带上,这让大家马上就感到回到儿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图2:聚会全体女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3:聚会五位男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六十载,昔日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们如今都已两鬓斑白,步入了花甲之年,岁月在我们的脸上都刻下了“风风雨雨、沟沟坎坎。”</p><p class="ql-block"> 岁月虽远,但情依旧。这是一次难得的相聚,大家再叙往日的发小友情,倾诉生活的苦乐,尽享重逢的喜悦。 </p> <p class="ql-block">图4: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5: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6:女生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 <b>我们这群发小,是邻居。</b>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不同时期,我们都是住在省委西边正门对过(和平大街路西)、老沈阳体育场和灯光球场南侧(南四马路路南)、南五马路路北、民主路路东南的64栋日式小楼(简称64栋,图7),这里曾经是满洲国时期日本满铁株式会社高级职员的住宅区,据说它的设计者是当时日本国内的非主流设计队伍,标新立异是他们的追求,因此这些小楼与日本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差异很大,与欧美的建筑也不完全一样,很现代派。每栋楼的设计风格各异,根据所住人员的职级不同,楼的格局大小也不同,为了明确级别,每栋楼都有标记,一般是在楼体上标出三个环形、四个环形不等(图8),以显示级别。有的楼里外观是日式,但内部却是欧洲风格,甚至带有壁炉设施。基本上都是独门独院,大部分是小二楼,每个楼里住户少的住一两家,多数都住4到6家(我家住过的两栋楼内都是住6户人家)。每个小楼形态各异、造型精巧,没有一座是重样的。解放后,特别是文革后在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在省委及省直机关工作的家庭。我们这些孩子,也就随着家庭走进了“64栋”,成为邻居,成为“发小”,成为同学。我家是1964年从丹东搬到沈阳的,就入住在64栋,开始住在中间位置,后来在1976年换房入住在省委对过、和平大街边上,老省委卫生所南侧(图9),图10是我父母和弟弟、妹妹在我家后来住的房子动迁前合影留念。64栋应该是从1987年开始分三期动迁的,现在看这些房子是应该保留的,它是沈阳一段历史的写照,见证着日本的侵略罪行,也是近代建筑史的一个缩影,它们的消失,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损失。</p> <p class="ql-block">图7:曾经64栋住宅俯拍图</p> <p class="ql-block">图8:日式楼墙体上三个环形标记</p> <p class="ql-block">图9:我家住过的省委对面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图10:八十年代末我家动迁前,父母及弟弟、妹妹在我家门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10+:这是动迁前,我家南边那个楼全体邻居门的一张大合影。在照片的右侧,能看见我们家这个楼的几扇窗户,其中楼下对开的四扇窗户就是我家原来居住的房间。</p><p class="ql-block"> 这个楼很有特点,每年都有一些鲁美的学生来这里写生,只可惜楼还是没有照全。</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这群发小,是同龄人。</b>我们大部分同学是1959年至1961年生人,当然个别也有1962年生人。我们有着相近的年龄,也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p><p class="ql-block"> <b> 我们这群发小,有一部分人是在一个幼儿园长大的。</b>省委幼儿园是我们第一个集体生活的家园,我们是真正穿“开裆裤”长大的发小,是名副其实的“光腚娃娃”。在省委幼儿园,那时我们都是长托,周一到周六。每到周六时,老师就会让我们坐在教室或院子里等候家长,这个期间还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些吃的(花生、水果之类的),那时都盼着自己的家长能早点来,也很羡慕最早被接走的小伙伴。</p><p class="ql-block"> <b>我们这群发小,是小学同学。</b>我们是1969年寒假后开学入学的小学生,其中很多人是在同一个小学,甚至同一个班级共同学习长大的。当时上小学是分片上学,我们省委这片的小学是集中在东北育才学校、南京街第二小学、光荣街八一小学(后来的光荣二小学)。我是上的南京街第二小学,后来南京二校改中学,我们又全班集体转入和平区第二小学,我们64栋里我同班小学同学就有十几位,图12是这次参加聚会中我们和平二校五年三班的同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图11:现坐落在沈阳马路湾的和平二校</p> <p class="ql-block">图12:本次聚会的小学同班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12+:几位发小女生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13:在64栋居住的部分发小在2014年小学同学聚会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图13A:64栋部分发小合影(含下几届的小姊妹们)</p> <p class="ql-block"> <b>我们这群发小,是中学同学。</b>我们其中的大部分发小中学都在东北育才学校上学的,那个时候没有中考,全是靠划片上学,附近的小学毕业生都是在1974年暑期集体转入东北育才学校的,我们大部分同学自然都走到了一起。当时我们这届刚开始时是十八个班,因为生源太多,后来扩到二十个班;再后来八年级考快班,九年级考高中,我们当中的一些人自然就走到了一个班。</p> <p class="ql-block">图13B:64栋发小初中同学旧影,拍摄地点是在李佳和王显伟家的那栋楼墙外小路旁。刘忆欣和王显伟、左大方、李宏,都是12班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图13C:64栋发小初中同学旧影</p> <p class="ql-block">图13D:64栋发小初中同学旧影</p> <p class="ql-block">图13E:64栋发小初中同学旧影</p> <p class="ql-block">图13F:64栋发小初中同学旧影</p> <p class="ql-block">图14-1:这是我们刚入东北育才时的校门,那个时候叫“沈阳市第一二一中学”。这是我们这届九班的部分女生。</p> <p class="ql-block">图14-2:这是我们从东北育才毕业时的校门,那个时候叫“沈阳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当时沈阳市教育学院也在此院西楼办公。这是我们高中班部分男生与物理老师季栢青的合影,其中有我的发小邻居李佳同学。</p> <p class="ql-block">图14-3:这是现在东北育才学校北校区正门</p> <p class="ql-block"> <b>我们这群发小,是玩伴。</b>从小的时候,特别是在寒暑假假期,可以经常在一起玩耍。那个时候寒暑假还有家庭学习小组,作业并不多,什么补习也没有,就是个玩。我们在一起逮蛐蛐、捉迷藏、玩泥巴、玩烟盒、过家家、弹玻璃球、打陀螺、走方格,看邻居家的电视……省委大院、省委合社(商店)、沈阳市体育场、沈阳市体育宫、沈阳市灯光球场、和平广场、和平大街绿廊、中山公园都是我们玩耍的好场所。那个时候我们进省委大院是有“家属证”的,可以进院里洗澡、去食堂吃饭、去游泳池游泳、去礼堂看电影,甚至在省委大楼里捡烟盒,常委楼垃圾箱里(实际就是大纸篓)好烟盒多,什么中华、红双喜等等。沈阳市体育场、沈阳市体育宫、沈阳市灯光球场经常有体育赛事,很多是全国性的比赛,有时还有世界级的比赛,我们男孩也会在第二天早上很早去那里捡东西玩。我们发小之间甚至有好东西还能一起分享,一根5分钱的冰果可以分别咬着吃,一把花生瓜子分着磕,要是有一包北京大米花,那也是一人抓一把。七十年代前一个小楼里是一个锅炉房,一层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后来改为集中供暖,有的改为多个厨房。当年那种一个小楼里,我家包了饺子送去一盘,你家煮了汤圆送来一碗的事情时有发生。太怀念我们那个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了!</p><p class="ql-block"> <b>我们这群发小,是幸运儿。</b>我们大多都是东北育才学校七八届、七九届毕业生;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参加高考的在校生;我们又是1978年沈阳市九年一贯制改为十年制,第一届可以报考高中二年的在校生,一些人就赶上了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参加1978、1979年两年的高考,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是一个大部分人不用下乡,可以接班找工作的年代,我们同学中只有极个别的同学毕业下乡了;还有部分发小赶上了那个特殊年代特殊兵,就是1977年(准确的讲是1976年12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役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内招了一大批16至18岁的小兵,我初中的那个班一夜之间就走了十来个。</p><p class="ql-block"> <b>我们这群发小,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b>绝大多数同学的父母都是在省委大院或省直机关工作,有的甚至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工作,而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是在省委大院里工作。长辈之间的交往和走动,也造就了我们从小的频繁往来,自然是“亲上加亲”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b> 我们是邻居、是玩伴、是同学、是同事、是亲朋,是真正一起从小长大的铁杆发小!</b></p> <p class="ql-block">图14+:发小们记忆中的省委合社草图,大体布局是2个进出口门,还有一个门盖小房了;从右边门进去,先是卖肉鱼的;经过小拱门形就是卖熟食干豆付,咸菜酱油大酱;再经过拱门形进入卖饼干、糖果、水果、干果、烟酒;再经过拱门进入百货布匹;中门是卖菜的;门外右手边外搭台子夏季卖水果卖菜;门外左手边是粮店。</p> <p class="ql-block">图15: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16: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17: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18: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19: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20: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社会,是利益驱动的社会,在权势和金钱的利益关系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人们的相处,早已变得不再纯粹。加之城市高楼林立、大厦繁多,现在人又频繁<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换房子,</span>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邻居之间的情感也越来越淡了。当年的小独楼、小平房、大院子越来越少,走家串户的事情更少了,成为“发小”的概率也少了,所以今后“发小”或将消失。很庆幸我们那个年代造就了我们这群“发小”。</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这些发小多数都已退出了事业的舞台,走进了花甲之年,开始享受“老年人”生活。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总有一块位置留给“小时候”,这是挥之不去的“发小”情。能够在一起相聚,回忆起曾经的开心岁月,这应该是我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童年结下的“发小”之谊,功利少,情谊多,这种纯真、可贵的“发小”之谊让人觉得踏实,安全感强,在“发小”面前,我们每个人更容易做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及这两天整理记忆,勾起我太多的回忆,老房子、老邻居、老同学……一幕幕总是不断的重现在脑海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活力的儿童少年时代,再次感谢本次活动的组织者!</p><p class="ql-block"> <b> “发小”,一生的朋友,一生的兄弟姐妹!</b></p> <p class="ql-block">以下均为聚会照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里特别感谢老邻居王喜田大哥、老邻居老同事张放小哥及老邻居、老同学刘忆欣、王红、南芳、马翠君、姜君为本美篇提供的图片及文字数字资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为参加聚会同学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编辑与制作:影子</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日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