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炉》有感

约定

<p class="ql-block">《古炉》这本书是2019年购置的,买回来之后便束之高阁,因为在为审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试做准备。心底里还一直督促自己尽快完成考试,也有时间有精力一睹为快了。10月份考完审计师便投入到阅读这本书的快乐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的排版有点紧,字比较小,因为眼睛的原因读起来比较费力,但还是很快被这个封闭、落后、偏远、保持传统习俗的村子深深吸引了,村子里几乎每一个人,似乎在童年的记忆里或是听说或是亲历都能找到其模糊的影子。我从小也是在闭塞落后的小山村长大的,虽没有经历过“文革”,在童年,听见奶奶一提到“文革”,从奶奶不知所措的表情及惊慌的语调中我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害怕。因为已故的大伯在那个时代也是一名村支书,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对奶奶来说“文革”便是她刻骨铭心的伤痛。也使我感受到了瘦骨嶙峋的人们在那个年代里生活的不易及每天都在与“肚子饿”做艰难困苦的抗争。也感受到了对那些“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典型人物的同情,以及对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书读了一半,便是被书中的很多场景深深的吸引了,甚至内心深处能感受到小时候自己生活在小山村的场景。比如有一段描写夏季下“白雨”的场景“雨势来势凶猛,雨点子砸到地上就冒烟,打麦场上立刻烟乎乎一片,接着烟散了,有了水潭,水潭上密密麻麻都立着雨脚,像跳舞的钉子”,似乎又让我回到了记忆中的“公房”前面村办小学的操场上,童年时代的这个操场承载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大部分喜乐,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捉迷藏、跳绳、学骑小伙伴从家里偷出的自行车。还有队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会计给社员们分粮,吆喝社员去“公房”开会等场景。</span>小时候母亲是村里一名乡请教师,父亲远在外地工作,所以关于社员上工、放工只有模糊的记忆。从书中“狗尿苔”的身上似乎能找到当年自己的影子,总是在趁大人不注意时悄悄的从家里溜出去,去村里转悠,然后谁家门前坐的人多便去谁家听大人们都在饭后歇脚时聊天。回来晚了,偶尔奶奶也会指责我是“不着屋的野人”和“苞谷林深了,小心有狼”的责备。也能找到村子里那时身体有缺陷的小伙伴的影子,和"狗尿苔”一样总是受人嘲笑、使唤和奚落。</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也算是有文字洁癖,不喜欢粗俗的语言。但是这本书里边的很多方言,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觉得内心深处暖暖的,比如“年馑”、“怯火”、“麻迷”、“墓圪堆”、“碌碡”、“笸篮"、“虼蚤”……,似乎让我又回到了小时候和婆、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场景中,仿佛又看到了那些旧时曾用过的熟悉的物件,不知不觉能勾起很多回忆,读读书、再停一停、然后想想过去和奶奶、母亲虽艰苦但很暖很暖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古炉》后记这段话:</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过很精彩的话,说因为你与你的家人和亲朋在这个世上只有一次碰面的机会,所以得珍惜,因为人与人同在这个地球,所以得珍惜。可现实中这种珍惜并不是那么就做到了,贫穷使人容易凶残,不平等容易使人仇恨,不要以为自己如何对待了别人,别人就会如何也对待自己。永远不要相信真正,没有真正,没有真正的友谊,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有善与丑,只有时间,只有在时间里转换美丑。这如同土地,它可以长出各种草木,草木生出红白黄蓝紫黑青的花,这些颜色原本都在土里。我们放不下心的是在我们身上,除了仁义理智信外,同时也有着魔鬼,而魔鬼强悍,最易于放纵,只有物质之丰富,教育之普及,法制之健全,制度之完备,宗教之提升,才是人类自我控制的办法。</p>